第一章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基础资料1.1 工程设计背景某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市进程较快的地区。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东江南支流南岸、东城区下桥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
1.2 设计规模该净水厂总设计规模为(5+N)/2×104m3/d,式中N为学号,即15×104m3/d。
征地面积约40000m2,地形图见附图。
1.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1)原水水质原水水质的主要参数见表1。
(2)厂区地形地形比例1:400,设计高程取清水池水面为0.00m。
(3)工程地质资料1)地质钻探资料见表2:表2表土砂质粘土细砂中砂粗砂粗砂石粘土1m 1.5m 1m 2m 0.8m 1m 2m2)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
3)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
4)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4)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1)最高洪水位: 342.5m;最大流量:Q=295m3/s。
2)常水位:340.5m,平均流量:Q=15.3m3/s。
3)枯水位:338.7m;最小流量:Q=8.25m3/s。
4)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 。
(5)气象条件1)风向(以所取风玫瑰为准)。
1班:主导风向东北风; 2班:主导风向西南风。
2)气温:最冷月平均为5O C最热月平均为28.4O C。
极端气温:最高38O C,最低为-0.5O C,最多10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193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88.6mm,日最大降雨量367.8mm(2011.7.1),年平均相对湿度79%。
3)土壤冰冻深度:0.7m(6)处理要求出厂水水质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相关要求。
第二章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2.1资料分析与整理2.1.1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了地表水水域功能分类、水质要求、标准的实施和水质监测等。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梭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2.1.2水质评价与分析由上述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可知,可作为地表水源的水质应符合三类及以2.2水厂选址2.2.1地址选择原则(1)水厂选址的原则:1)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2)水厂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3)水厂应少占农田或不占农田,并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4)水厂应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5)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在一起。
2.2.2设计规模给水处理厂的设计水量以最高日平均时流量计。
设计处理水量15×104m3/d,水厂自用水量占5%,故设计总进水量为Q=150000 ×1.05=157500m3/d=6562.5 m3/h=1.823m3/s。
征地面积约40000m2。
根据处理水量,水厂拟分为4个系列,平行布置。
2.3工艺流程选择PAC 氯消毒原水静态混合器折板反应池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静态混合器:设备简单,不占地,但是当流量减小时可能在管中反应沉淀,效果较好,但是水头损失较大,适用于流量变化不大的水厂。
折板反应池:应用广泛,水力条件改善反应时间短,池子容积较小。
但是折板反应池板距较小,安装维修困难,折板费用较高。
斜管沉淀池:基于增大沉淀面积,减少单位面积的产量来提高杂质去除率,所以池体小、占地少,但对原水浊度适应性较差。
V形滤池:其截污量大,过滤周期长,采用气水反冲洗方式,下向流水头恒速过滤,反冲洗效果较好且反冲洗强度低,耗水量小,但冲洗配套设备复杂,需要鼓风设备。
适用于大中型水厂。
氯消毒:消毒效果好,价格成本低,接触时间短,同时能保证管网中的余氯量,具有持久的消毒效果。
但是在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水体中易产生消毒副产物。
综上所述,结合原水水质特征和水厂的地形特点考虑,采用本工艺流程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第三章净水构筑物的计算3.1预处理的设施及参数预氧化、预加氯等预处理一般采用化学预处理的方式,处理厂所用的药剂3.2配水井 3.2.1配水井设置一般按照设计规模一次建成,停留时间取30s 。
为使水位稳定和便于后期改造,配水井出水端设置调节堰板;为防止调压阀误操作和失控,配水井一端设置溢流井和调节堰板。
3.2.2配水井有效体积335554.69m =30×1.823=t ×Q =V m = 3.2.3配水井尺寸确定设进厂原水管道经济流速为2.0m/s ,则水厂进水管管径D 进水=1078mm ,实际取D 进水=1100mm ,对应流速为1.92m/s 。
设计其高位H=2m ,其中包括0.5m 超高。
则配水井底面积为:3375.1555.1m V S ===m 87.614.33744=⨯==πSD ,取D=7.0m 。
池子的有效容积为320m 585.12=⨯⎪⎭⎫⎝⎛⨯=D V π>55m 3,满足要求。
3.3混凝剂类型及加药间 3.3.1混凝剂的选择与投加量 (1)混凝剂的选择:综合考虑到原水水质、成本、操作难易等因素,选用碱式氯化铝。
(2)混凝剂投加量的确定:常用的混凝剂投加量按照20mg/L 设计,所以碱式氯化铝每天的投加量:M=157500×1000×20×10-6=3150kg3.3.2溶解池、溶药池的药液浓度和体积混凝剂的投加浓度一般采用5%~15%(按商品固体质量计)。
混凝剂每日调配次数不超过3次。
溶液池的数量一般不少于两个,以便交替使用,保证连续投药。
溶解池的容积按溶液池容积的0.2~0.3倍计算。
(1)溶液池容积W 13316114.99210417250620417m m n b Q u W ≈=⨯⨯⨯=⨯⨯⨯=式中:u ——混凝剂最大投量,本设计取20mg/L ;Q ——设计处理水量,6250m 3/h ;b ——溶液浓度(%),混凝剂溶液一般采用5%~20%(按商品固体混凝剂重量计算),本设计采用10%; n ——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宜超过3次。
设计容积取16m 3,溶液池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2个,以便交替使用,保证连续投药。
单池尺寸为L ×B ×H=4×2×2.5=20m 3,高度中包括超高0.5m 。
有效高度2.0m ,置于室内地面上。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L ×B ×H=4×2×2=16m 3,满足要求。
池旁设工作台,宽1.0~1.5m ,池底坡度为0.02。
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
(2)溶解池容积W 2()3122.3162.00.3~0.2m W W =⨯==式中:W 2——溶解池容积(m 3),一般采用(0.2~0.3)W 1;本设计取0.2W 1。
溶解池分1个,单个溶解池尺寸:L ×B ×H=2.0×1.6×1.3=4.16m 3,高度中包括超高0.3m ,有效高度1.0m ,池底坡度采用0.02。
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L ×B ×H=2.0×1.6×1.0=3.2m 3。
溶解池的放水时间采用t=10min ,则放水流量:s L t W q 33.5106010002.36020=⨯⨯==查水力计算表得放水管管径d 0=100mm ,相应流速为0.68m/s ,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溶解池底部设管径100mm 的排渣管一根,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溶解池的形状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
3.3.3投加系统构成和投药控制系统选型此设计方案采用湿投法。
此设计方案选择加药泵投加方式。
(3)投药管流量:s L W q 37.06060241000216606024100021=⨯⨯⨯⨯=⨯⨯⨯⨯=,查水力计算表得投药管管径d=20mm ,相应流速为1.18m/s 。
(4)计量投加设备:本设计采用计量泵投加混凝剂。
计量泵每小时投加药量:m Wq 3133.112==。
计量泵型号为J-Z1600/0.6型柱塞计量泵,选用两台,一用一备。
3.3.4加药间及药库布置1.加药间布置的一般要求如下:(1)加药间宜与药库合并布置。
布置原则为:药剂输送、投加流程顺畅,方便操作与管理,力求车间清洁卫生,符合劳动安全要求,高程布置符合投加工艺及设备条件。
(2)加药间位置应尽量靠近投加点。
(3)加药间可布置成各种形状,工程实例中,采用较多的为一字形、L 形、T 形等。
(4)靠近和穿过操作通道、运输通道及人员进出区域的各种管道宜布置在管沟内,管沟应设有排水措施,并防止室外管沟积水的倒灌。
(5)根据药剂品种确定加药管管材,一般混凝剂可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6)加药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2.药库的布置(1)药剂仓库与加药间宜连接在一起,存储量一般按最大投药量期的一个月用量计算。
(2)仓库除确定的有效面积外,还要考虑放置泵称的地方,并尽可能考虑汽车运输方便,留有1.5米宽的过道。
(3)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并应防止药剂受潮,同时仓库的地坪和墙壁应有相应的防腐措施。
药剂按最大投加量的30d用量储存,则所用药剂总质量为:3150×30=94.5t,碱式氯化铝的相对密度取1.3,则药剂所占体积为:94.5/1.3=72.69m3,药剂的堆放高度按2.0m计,则所需面积为36.35m2,考虑药剂通道等因素,这部分面积按药品所占面积的15%计,则药库所需面积为:36.35×1.15=41.80m2,取42m2,药库平面尺寸取7×6m2,仓库上端留有超高1m。
库内设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一台,型号为DX0.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