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经典语录大全集
寄语:曾国藩敢如此做,所凭借的也无非一“忠”字而已,所幸咸丰帝并非暴戾之人,阅后心服口服,对曾国藩予以褒奖。
曾国藩最厉害的一点乃是带兵打仗,他虽文人出身,但在带兵方面却调度有方。
曾国藩经典语录大全集分享给喜欢的读者,欢迎了解曾国藩,不一样的为人。
一、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二、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三、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四、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五、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保
六、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七、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八、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九、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十、只一事不存心,此一事便错乱。
十一、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十二、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十三、有其功,必有其效。
十四、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
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十五、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十六、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十七、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
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
十八、憎我者祸,仇我者死,皆当生悲悯心。
有一毫庆幸之心,便与心术有伤。
十九、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二十、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二十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侍亲以得欢为本”。
二十二、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二十三、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二十四、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二十五、听言当以理观。
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二十六、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二十七、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二十八、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
无为谋府,无思也。
无为事任,无为也。
无为知主,地知也。
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
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
”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
”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二十九、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我。
恭可以平人之怒气,我贪必至启人之争端,是皆存乎我者也。
三十、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三十一、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
三十二、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三十三、轩冕而敬,伪也。
匿就而爱,私也。
三十四、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
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
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
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三十五、心至苦,事至盛也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三十六、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
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三十七、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三十八、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三十九、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
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
四十、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四十一、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四十二、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四十三、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
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四十四、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
四十五、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四十六、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四十七、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
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
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
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四十八、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四十九、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五十、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五十一、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
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五十二、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五十三、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五十四、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五十五、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
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五十六、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五十七、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五十八、人有才而露,只是浅,深则不露。
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者。
凝重之人,德在此,福亦在此。
心定气平,而身体之安和舒泰,不待言。
五十九、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六十、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六十一、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六十二、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六十三、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
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六十四、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六十五、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六十六、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六十七、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六十八、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75、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六十九、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七十、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