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1.技能的基本特点是()。
A.技能是通过遗传获得的B.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C.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的D.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E.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BCDE【解析】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第一,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第二,是一种活动方式,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属于动作经验;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2.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靠()B【解析】这一阶段主体对动作还很生疏,所以还达不到动觉控制水平。
3.观看乒乓球抽球录像后,能以一定的精确度来演示这一动作的动作技能目标是()。
A.模仿B.准确C.连贯D.习惯化A【解析】模仿是学生按提示要求行动或重复被显示的动作的能力。
4.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
A.示范者的身份B.示范的速度C.示范的准确性D.示范的过程E.示范的时机ABCDE【解析】凡对示范结果有影响的因素都影响着示范的有效性。
5.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整合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却有所增加。
()×【解析】此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的同时,多余动作也随之而减少。
6、自动化的操作如穿衣,也可称得上是问题解决。
()×【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穿衣服这样自动化的操作,不属于问题解决。
7.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技能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闭合性操作技能对外界的帮助依赖程度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
以下属于闭合性操作技能的有()。
A.打排球B.自由体操C.汽车驾驶D.游泳E.跳水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
A.记忆表象B.思维表象C.动作表象D.定向映象C【解析】不断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其进一步地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象转化。
知识的学习1、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
A.无关系B.有负相关C.有利有弊D.有显著的相关D【解析】教师表达越清晰,学生的知识掌握越准确,学习效果越好。
2、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上位学习C【解析】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要学习该命题,必须获得“圆”、“直径”和“半径”等概念。
3、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特性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A.清晰性B.稳定性C.包容性D.概括性E.连贯性和可辨别性ABCDE【解析】这五个特性都影响着新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4、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
A.知识的获得B.知识应用C.知识巩固D.知识编码E.知识提取CE【解析】应用不属于加工过程,而编码隶属于获得与巩固过程。
5、学生学习的内容有()。
A.知识技能的掌握B.学习策略的掌握C.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D.道德品质的培养E.健康心理的培养ABCDE【解析】此五项均为学生学习的内容。
6、中小学生掌握概念时,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到命题学习水平。
()×【解析】掌握概念时,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至概念学习水平。
7、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
这种学习是()。
A.连锁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学习B【解析】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中,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
8、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B.联结学习C.辨别学习D.言语联结学习B【解析】联结学习是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体操正是如此。
9、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学习“功=力×距离”是解决问题学习。
()×【解析】题干所述为规则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10、加涅的高级规则学习与问题解决不是同质概念。
()×【解析】加涅的高级规则学习又称为问题解决的学习。
11、圆的面积S=πr2,这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下位学习C【解析】命题学习是概念关系的学习。
12、根据概念的定义,泰山、月球等都是概念。
()×【解析】泰山、月球都属于符号。
13、心理学家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解析】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就是获得新经验的认知过程。
14、将本身没有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也是一种形式的有意义学习。
()×【解析】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就是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将本身没有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这只是一种记忆方式,而不属于意义学习。
15、知识的表征存储方式有()。
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知方式E.概念网络ABC【解析】用以表示知识存在的方式称为知识的表征。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存储方式有命题网络、图式。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有产生式、产生式系统。
16、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A.开始部分B.中间部分C.不一定D.都一样17.教学中可以借助()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
A.转换B.记忆C.解释D.分析E.推断ACE【解析】领会的三种表现形式是转换、解释与推断。
18对于不成熟的学习者,通过锥形顶端的“言语符号”进行阅读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解析】利用“言语符号”进行阅读学习,对于成熟的学习者才是有效的。
19.弗洛伊德提出的遗忘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D【解析】弗洛伊德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
20、()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语义记忆B【解析】在短时记忆中,来自环境的信息与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相互联系,从而使人们能够进行学习和做出决策,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21、不能再现的内容仍可以再认,说明再认所要求的可利用性阈限水平较低。
()√【解析】学习者把保持的意义提取出来,即为再现,也包括再认。
影响可利用阈限的因素:一是再现法与再认法的要求不同,前者要求高阈限,后者要求低阈限;二是在许多内外因(情绪、态度、动机、竞争等)影响下,阈限值本身就有波动。
22、阐述规则的时候,新教师往往是简单明了的。
().×【解析】阐述规则时,新教师往往是含糊其辞的。
教学心理1、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的功能。
A.培养动机B.激发需要C.促进和维持D.培养纪律C【解析】课堂管理的两大功能为促进功能和维持功能。
2、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
A.教师的领导方式B.教师对学生的期望C.班级的规模D.班级的性质E.教师的情绪状态ABE【解析】CD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
3、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经验,则宜选择()。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合作学习D.掌握学习A【解析】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的经验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因此宜选择发现学习。
4、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的领导属于()。
A.民主式B.专制式C.监督式D.参与式C【解析】题干是监督式领导的课堂管理特征5、具有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等品质,是()教养方式导致的结果。
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A【解析】放纵型的教养方式下,儿童无所适从,缺乏主见,导致孩子产生不良的行为。
6、下列属于非正式测验的是()。
A.观察B.谈话C.测验D.问卷E.案卷分析AB【解析】CD为正式评价的方式,E为非测验的一种评价技术。
7、非测验的评价技术有()。
A.案卷分析B.标准化成就测验C.观察D.情感评价.自编测验ACD【解析】BE两项是两种主要的教学评价技术手段8、评价量表和行为检查单有一定的关系。
()√【解析】二者都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判断,可以在观察过程中或结束后使用。
但二者的评价标准不同,检查单只需要做定性的判断,而等级评价量表要做定量的判断。
9、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学生的成绩是以在团体测验中的名次为依据的。
()×【解析】采用这种方法,学生的成绩是以成功完成内容单元所需时间为依据的。
10一般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是指狭义的。
(对)11、适应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包括()。
A.掌握学习B.发现学习C.个别指示教学D.个人化教学系统E.观察学习ACD【解析】适应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包括:(1)掌握学习是一种教育观,又是一种教学形式。
(2)个别指示教学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研究开发中心所提出的,是当前很受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
(3)个人化教学系统是由凯勒于l968年提出的。
12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有()。
A.群体成员的人数B.对群体目标的赞同C.对活动的满意感D.群体领导方式E.和谐的人际关系BCDE【解析】群体士气的高低与群体人数无关。
13、CAI的优越性体现在()。
A.交互性B.即时反馈C.所呈现信息生动形象D.机器规定速度E.自定步调ABCE【解析】机器不能为学习者定速度,其余选项均为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的体现。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1、小刘老怀疑自己的手脏,所以一天不停地洗手,这属于()。
A.强迫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考虑D.强迫焦虑B【解析】不停地做某一件事是一种强迫行为。
2、睡眠障碍包括()。
A.失眠B.过度嗜睡C.睡行症D.夜惊E.梦魇ABCDE【解析】这五个选项都是睡眠障碍的表现。
3、一个人在考试的前夜出现了失眠现象,这种失眠属于()。
A.失律性失眠B.假性失眠C.药物性失眠D.情境性失眠D【解析】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于生活情境的改变引起的。
4、焦虑症的表现是()。
A.紧张不安B.忧心忡忡C.集中注意困难D.极端敏感E.难以做决定ABCDE【解析】此五项均为焦虑症的主要表现。
5、抑郁症主要表现为()。
A.情绪消极B.低自尊C.食欲不振D.动机缺失E.过分谨慎ABC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抑郁症的理解。
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它不仅表现在精神上的消极、失去满足感,也表现在躯体上的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6、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
A.森田疗法B.松弛训练B.果敢训练D.暴露疗法E.系统脱敏法BCE【解析】本题考查中学生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它包括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
7、焦虑总是对学生学业产生不利影响。
()×【解析】不同程度的焦虑对学生学业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可使学生处于一种适当的焦虑水平,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