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结构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结构

• 官僚资本,也叫买办资本,相对民族资本而言,指半殖 民地社会中同国家政权和外国资本密切结合的资本,它 通过出卖民族利益、依靠政治特权来牟取利润。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 有利于社会进步。是近代进步性、革命性的经济成分, 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侵略有一定的抵制 作用,也为中国的社会变革(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 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 基本结构
农业 手工业
形成时间、原因、特点、
构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商业
是其发展
的基础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阻 碍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海禁、闭关锁国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犁技术成熟; 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区别手工工场和机器生产
同: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 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异: 手工工场里,生产仍以手工技术和手工劳 动进行,而机器生产是使用机械化劳动;手工工场 的规模要小于机器生产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率先采用机器生产)
外国商 品涌入
鸦 片 战 外商企 争 业兴起 的 影 自然经 响 济逐渐
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 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的利益代表,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促进资本主 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和瓜分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
阶段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主要途径 影响
15~16世纪
新航路的 开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⑴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重工业的 比重增大,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⑵生产关系:系: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 非拉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 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⑷世界市场:发展
垄断组织
(1)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2)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影响
▲海禁(明)、闭关锁国(清)政策
①时间:明清时期
②含义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政策(不 是全部禁止,还留下广州一处港口进行对外贸易
③原因:
根本原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的
具体原因:a、明初为防患倭寇;b、清初为对付东 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④评价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④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受封建制度的阻碍(如“重农抑 商”“闭关锁国”政策)
②经济根源:小农经济的阻碍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民极端贫 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 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拓展,小农经济妨碍了社会分 工的发展。
技师和熟练工人
科学家、工程师
起始部门
棉纺织业(轻工业) 重工业
科技含量 起源国家
科学未与技术真正结合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英国
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组织 工厂取代工场
新兴产业: 纺织业、机器制 造业、煤炭(能 源)、钢铁工业
垄断组织产生
电力、石油、化学工 业,汽车、飞机制造 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商周)
氏族公社土 地所有
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实质?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以私有制为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主体的多种 小农土地私有制 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屯田制、
均田制
★重农抑商政策
1.首倡战国商鞅变法,为后来的朝代所推崇。 2.推行的目的: ①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3)对亚非拉地区:殖民掠夺带来沉重的民族灾难。
1. 早期的殖民扩张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16—18世纪后期) 的殖民扩张
(1)早期的殖民国家:
西、葡、荷(17C)、英(18C中后期)、法
(2)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
①垄断商路,进行欺诈性贸易 ②抢劫和掠夺财富 不同:西欧重商主义 ③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 中国重农抑商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标志: 鸦片战争后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
⑴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 原因
⑵商品经济的发展
主要的也是直 接的原因
表现 洋纱输入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洋布输入使中国的“织”与“耕“分离
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
刺激中国城乡商品经济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条件 影响
葡萄 牙
西班 牙
葡萄 牙
西班 牙
方向 向东 向西 向东 向西
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 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 雏形开始出现。
(2)对欧洲:引起商业革命(世界贸易中心由地 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和价格革命(黄金白银大量 注入欧洲,价格下跌,物价上涨,西欧封建主衰 落,资产阶级崛起)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 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1、对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对社会关系:社会日益分化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 阶级; 3.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兴起; 4.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 5.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 6.政治变革:工业资产阶级扩大参政要求,巩固了资产 阶级的统治(1832年议会改革) 7.对外关系:资本主义列强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8.对国际格局: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世界体系初步形 成(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统治) 9.对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问题1:各国为什么纷纷举行纪念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500周年的活动? 问题2:印第安人后裔为什么打出这样的标语? 问题3:应该怎样全面评价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这一 重大的历史事件?
全全面面评评价价::((1)1)积积极极::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美洲 纳入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 。 (2)消极:西方殖民者 开(始2入)侵消美极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①对欧洲: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 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西班牙、 葡萄牙除外)
②对被殖民地区: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但同时也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
③对世界: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问题探究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 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 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 是我们的苦难”。
近代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 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 民主化。
“近代” 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 如工业革命
1.原因(必要性) (1)经济根源:欧洲____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____ 萌芽,导致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大,同时要求扩大对外市场。 (2)社会根源:欧洲出现“寻金热”,《____________》 的流传使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____________建立后对东 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商路受阻。
b、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 流
判断
1.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唯一模式。 2.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其发展缓 慢的原因是封建制度衰落。 3.夏商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只有对土地的世代使 用权,而不可以买卖,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可以买卖 4.曲辕犁的发明标志耕犁技术成熟 5.“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6.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 主导地位。 7.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 非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8.闭关锁国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
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政府直接经营、 武器军用品
官营手工业 集中、大作坊 和官府贵族
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 通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

民间消费 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 交纳赋税的产 品
剩余部分出 售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
航海家
开辟的新航线(终 点)
所经大洋
1487年 迪亚士
抵达非洲最南端的 好望角
大西洋
1492年 哥伦布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 航路
大西洋
1497- 1498年
达·伽马
开辟从海上直通印 度的新航路
大西洋、 印度洋
1519- 麦哲伦 1522年 等
环球航行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支持 国
②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3.评价 小农经济是维护封建专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积极——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 经济发展;在封建社会初期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
消极——明清时期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①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中;
②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贩卖黑人奴隶
重要概念
资本原始积累:
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使小生产者同生 产资料分离,把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使之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