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3世界的地形 学案(七年级湘教版上册)

2.3世界的地形 学案(七年级湘教版上册)

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共同点海拔高低地面起伏
高原较高小地面起伏小
平原一般200米以下小
丘陵一般500米以下较大地面起伏不平
山地多在500米以上大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3.两大山脉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肥厚西北部的山脉带。

4.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5.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各个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
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二、友情提醒
1.五种地形简易剖面示意图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是山谷,等高线集中断裂处是陡崖,两个闭合等高线之间是鞍部。

河流一般分布在山谷处。

三、中考必会—夯实基础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湖面为—400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 8448.13米
B 9244.43米
C 8848.13米
D 8808.13米
2.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
A、安第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3.环太平洋沿岸的山脉带包括
A 阿特拉斯山脉
B 阿尔卑斯山脉
C 喜马拉雅山脉
D 科迪勒拉山系
4.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所在的大洲是
A南美洲B北美洲C非洲D亚洲
5.绘制等高线地图时,选择的“高度”是
A 海拔B相对高度 C 两地间的高度差 D 相对高差
6.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间有一片绿颜色,据此我们可以判断中间地区的地形是
A 山地
B 高原C丘陵D盆地
7.在分层设色地图上,表示海洋的颜色一般是()
A.绿色B.黄色C.蓝色D.褐色
8.如果比例尺相同,四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9.在陆地五种地形中,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的是()A.平原B.山地C.高原D.盆地
10.连线题
A山地a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

B平原b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

C高原c海拔较高,一般在500上,需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D盆地d海拔较低,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E丘陵e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

1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地形类型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图中山脉的大致走向是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三村庄中,海拔最高村庄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______________。

(4)②③④三处表示的河流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1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说代表的地形部位A ,C , E , G 。

(2)有A 、B两条线路,从处爬山比较容易。

为什么?
(3)山峰D的海拔高度大约是米。

A、B两处的相对高度是米。

13.读图回答
(1)A在B的_______方向。

(2)图中对于甲、乙两条支流画法不合理的是,原因是。

14.读下面等高线图,读图后回答问题。

(1)敌军阵地位于我军阵地的_____________方向。

(2)敌军指挥部的海拔约低于我军阵地_____________米。

(3)如果我军大炮的射程为60千米,则敌军指挥部_____________(在、不在)我军大炮射程之内。

(4)如果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选择哪条进攻线路较好?___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中考名题—小试身手
1.中考题:看图回答下面两道题。

⑴绘制此等高线地形图时,图中高度数据“300”是:
A.相对高度B.相对高差C.海拔D.两地间高度差
⑵.要将此图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则100米和200米之间应涂的颜色是:
A.蓝色B.绿色C.黄色D.褐色
解析:等高线是指: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成的。

通常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上的平原,黄色表示丘陵和低山,褐色表示高原和高山。

答案:⑴C ⑵B
1.变式题:图是等高线地形图,“虚线”所示位置是
A.山脊B.山谷C.陡崖D.鞍部
解析:特殊地形的判读主要看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
是山谷,等高线集中断裂处是陡崖,两个闭合等高线之间是鞍部。

答案:A
2.中考题:假如下图是赤道附近一座高山的等高线图,读图后回答问题。

(1)这座山的大体走向为,A、D两点的相对高度约米。

(2)从B点爬到山顶和从D点爬到山顶,那条线路较陡?。

(3)玲玲和贝贝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玲玲说:“该山山顶上有可能是白雪皑皑。

”,贝贝说:“不可能,赤道附近很热,怎么会有雪呢?”。

请你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确凿的数据为依据做出评判。

解析:在一般地图上判断山体走向的原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相对高度就是两点的海拔差。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根据海拔差计算温差。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答案:⑴东北-西南走向 3800 ⑵D ⑶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山顶气温约为6.8℃(数值接近即可)
2.变式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分析有关信息,该区域可能位于()A 河北B青海C广东D云南
⑵乙地的海拔高度为。

⑶B点在A点的方向。

⑷A、B、C、D四地中,表示盆地的是。

表示鞍部的是。

⑸要在该区域内修建一座水库,坝址应选在哪里为好?请用II 在图中标注。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大部分海拔低于500米,应属于丘陵。

两条相邻等高线的海拔差,叫做等高距。

依此可以推算出乙地的海拔是300米。

盆地地形
是周围海拔高,内部较平坦。

在该图中应该是B。

两座山峰之间的部位叫鞍部,应该是C。

水库应该建在河流流经的的峡谷河段,也就是在图上河流两侧等高线距离最近处。

答案:⑴D ⑵ 300米⑶东北⑷B 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