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区房报告

学区房报告


(3)彻底斩断违纪违法利益链条
(二)政策产生的原因
1、教育均衡发展,平衡校际差距 加强依法治教力度
(三)政策存在的不合理性
规定的“就近”标准难以把握 政策受到有限教育资源的制约
政策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政策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海淀区新政
新建、扩建八所优质学校
通过合并、承办共享名校资源
九年一贯对口直升
与学区内高校深度合作
新建、扩建八所优质学校
海淀区将新建、扩建一批优质校,包括建成101中学温 泉校区、中关村三小万柳北校区和红英小学六里屯校 区,这三所学校将于今年投入使用。 海淀区还将完成20中附属实验学校二期工程,其初 中部将于明年正式招生;加快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建设,该校将于明年建成招生;加快航天城配套学校 建设,这座位于永丰地区的新校将由名校承办;加快 首师大附中西北旺校区建设;改建育英中学,计划 2017年竣工。
“史上最严择校禁令”
《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严明纪律的若干规定》
其中明确提出,严禁区县、有关单位和学校以任何名义收 取与入学挂钩的费用,切实解决“以钱择校”问题;教育行政 部门和公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不得举办或参 与举办各种培训班选拔生源,坚决杜绝“以分择生”的行为; 抵制入学过程中打招呼、递条子等不正之风,坚决杜绝说情请 托、权学交易等“以权入学”的不良行为。 (1)取消点招等形式的违规招生 (2)入学后再转学择校被封死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5年《关于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 1996年《关于1996 年在全国开展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1年《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5 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6 年 新修订通过的《义务教育法》( 修订案) 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2014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
天津
建设学校联盟,搭建共享平台
市内六区初中招生学区片划定之后,以手拉手的方式,普遍建立了学 校联盟。如:和平区第二南开中学与19中学,20中学与11中学。红 桥区第三中学与佳春中学,天津五中与89中学,民族中学与西青道中 学等。以联盟为载体,实现优秀校长、骨干教师的柔性流动;学校管 理经验的辐射影响;教育教学设施资源的充分共享,共同提高联盟成 员校的办学水平。
中国较早期的学区房
1992年 广东碧桂园学校
广东顺德碧桂园房地产与北京景山学校联合办学,很多业主就 冲这个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而买了房产。这是中国最早的学区房。
2003年 深圳清华实验学校
深圳宝安区桃源居地产与清华实验学校联合办学,引入教育一 条龙服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这个房地产打的口号就是 让你的孩子七岁就能上清华,享受一流的师资。只有买了房子 才能上这学校,“买房子,送学位”。明确地把房地产与教育 资源挂钩。
(五)择校与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即是我们一般认为的教育机会均等, “它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人享有受 教育的机会,二是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教 育”。
1、择校和教育公平
·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 的教育公平。 · 人人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与择校的关系,这方面的公平与择校并没 有因果关系。
扩展优质资源,减小学校落差
南开中学与育红中学合作,建南开中学育红学校。将南开中学初中部 招生转移到育红中学,初中部教师流动到育红中学任教。河东区将28 中建成天津七中的初中部;河北区将新开中学建成天津二中的初中部; 红桥区将铃铛阁中学建成第三中学初中部。由此扩大了优质初中的招 生,降低了学校之间的落差,尽最大努力解决影响均衡的这一突出的 矛盾。
2、择校收费与教育公平
· 交纳一定的择校费用,一来可以为所选择学校增添教育经费,二 来也可以弥补学区内学校的生源教育经费空缺。 · 不正规收费、乱收费现象,它是经济范畴内的不公平
教育公平问题仍未解决!
二、就近择校政策
(一)政策梳理
1980年《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 1983年《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通过合并、承办共享名校资源
海淀区将通过合并、承办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解决部分学区 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国防大学配套小学的红山小学将并入中关村三小,其建制撤销,原校 址称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红山校区”。 北洼路小学将并入海淀区实验小学,其建制撤销,原校址称为“北京市 海淀区实验小学北洼路校区”。 陶行知中学并入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其建制撤销,原校址称为“北 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东校区”。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还将承办105中学,105中学仍保持独立建制, 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 八一学校将承办67中,67中仍保持独立建制,更名为“北京市八一学 校附属玉泉中学”。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将承办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北医附中仍保持独立 建制,区属公办中学性质不变。
杭州
教师校长交流机制
西湖区组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上城区建立 名师工作坊、拱墅区建立区域内学校发展群等, 都是通过区内名校帮带弱校,或是定向输出名 师资源,从而有效实现弱校快速成长的新举措
名校集团化战略
教育集团离不开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名校集团 化办学要遵循集团化办学的特有规律,其前提 是集团内部人权、物权、财权、事权的统一, 真正让新的学校处于名校的管理下,而不仅仅 只是挂一块牌子。
择校反应了家长追求教育 公平的愿望,其本质上反映 出教育资源如何均衡配置的 问题。
(四)择校引起的社会舆论争议
导致了农村和一般学校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得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 越拉越大,择校愈演愈烈 “以钱择校”、“有钱就能上”,对于不同收入水平 的家庭并不公平
杭州“名校集团化”模 式
上海“委托管理”运行模式
义务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公立 学校标准化建设
开放办学,多元办学, 引入竞争机制
特色与个性发展仍是义务教 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
Thank you !
(四)政策效果
1、加剧恶性循环
2、反向不公正对弱势群体的损害
3、为“学区房”植入了教育性意 味
三、学区房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 市场的衍生品,同样也是现行教育 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随着社 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 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 重金购置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 区的房产。 特点: 相对单价较高 投资空间较大
九年一贯对口直升
民族小学 双榆树一小 培英小学 交大附中
中关村中学
育英中学 首师大附中 101中学温泉校区
八里庄小学
和平小学 (温泉中心小学)
与高校合作
海淀区利用辖区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开展 深度合作,提高中小学办学品质。目前,育英中学 已加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校牌;万寿 寺中学、万寿寺小学分别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附 属中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魏公村小学并 入北外附小;田村中心小学更名为“北京教育学院附 属海淀实验小学”;海淀区还与首师大合作,建成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玉泉学校”。
学区房的优势
学习环境与氛围
交通便捷安全 配套设施完善
教育房产双投资 升值空间大
学区房热的外溢效应
引起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形成城市的“藩篱” 导致消费挤兑现象 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学区房热折射的 根本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海淀区——调整学区
2007年,将北大附小、清华附小并 入西苑学区 2012年,将人大附小、海淀外国 语实验学校由海淀区调至四季青学 区 2015年,将各学区及对口中学进行 大幅调整
学区房
报告人: 2015/12/09
一、由来已久的择校行为
(一)择校行为与择校费 择校则是指市民主动放弃划定范围的学校就近入学, 另择他校就读的行为。 其所缴纳的费用称为择校费,择校费也称教育赞助费、 捐资助学费等。
(二)择校的方式
以权择校 以钱择校
以分择校
以特长择校 以户口择校
(三)择校行为出现的原因
1.教育体制问题 (1)教育资源分配倾斜,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差距越拉越大 (2)优质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以及教育资源供给不足 2、家长的主观要求 (1)对孩子自身发展的期望 (2)就业形势的压力,增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3、就近入学政策的催化 (1)区域内学校办学水平存在差异 (2)学区的划分缺乏统一、合理、公众可以接受的标准 4、择校为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提供了就学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