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 第三章 教育制度与基础教育
3 第三章 教育制度与基础教育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的定义及其功能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 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文化要求,是有计划、 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 施和选定的环境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 需要的合格人才。选择有教育价值的知识对学生 进行教育,使之充分做好参加社会生活的准备。
内容,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 国现代学制的初步确立。
1922年壬戌学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留
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 国的学制为蓝本,又提出了改革学 制的方案,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 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
(二)新中国建立以来学校教育制度 的改革
1.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 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与学制相关 的内容有: (1)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 术教育。 (3)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4)基础教育权属于地方,学校逐步实行
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型学制方向发
展
二、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
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幼儿教育阶段 小学教育阶段
初中教育阶段 高中教育阶段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阶段
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教育社会化,即教育对象的全民
化; 社会教育化,不仅表现在正规学校
向社会开放,更主要的是整个社会都 将担负教育的职能。
(2)调整教育结构(确定了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 种类型 )。
(3)改革办学体制(逐步建立以政府办 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 制 )。
(4)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5)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
3.我国在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我国现行学 制作出了规定。
我国现代学制是清末民初从西
方引进的,大体说来,从引进、 发展到基本定型,先后经历了 1902年晚清的“壬寅学制”与 1904年的“癸卯学制”、1912年 民国初年的“壬子癸丑学制”和 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三个 发展阶段。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 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 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学 制未及实施,到1904年又颁布了奏定 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
(二)学校的制度化与现代学校制度 的产生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学校教育 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 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 理规则,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 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 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是制度化程度最高的教 育形式,被称为正规教育,是现代教 育的主体部分。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 制度的核心。
在我国《教育法》第二章中,对 学校教育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国 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 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是与社会的 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把学校 教育机构纵横联系、统一和协 调起来,形成一个幼儿、青少 年、成人教育纵横贯通,学校 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一体化 学校教育机构网。
(二)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 (三)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 教育年限延长 (四)寻求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职 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五)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 类型多样化 (六)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 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三、现代学制已由学校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变为
终身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
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
学制。其突出特点是教育年限长,总 共26年。如果6岁入学,中学毕业为 20岁,读完通儒院则是32岁。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对清末“癸卯学制”进行了较大 的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 制”。
包括:普通教育、师范教育 和实科教育系统、女子教育等。
废除了读经课和忠君尊孔等
校长负责制。
2.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 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主要有:
(1)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 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 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 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简称为“两基”、“两全”、“两 重”。
★ 教育与生产、社会生活:
合
分
合
★ 现代学制施教机构系统的发展趋向:
第一层次: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轨迹 双轨学制——分支型学制——单轨学制
第二层次: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轨迹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包括学
校教育机构和非学校教育机构)——终身教育制 度
第三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变革
(一)清末民初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 与发展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 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 强的疯狂侵略和国内资本主义势力的 兴起,迫使清朝政府不得不对延续了 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于 是“废科举,兴学校”,改革教育, 制定现代学制。
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京师 同文馆正式开学。京师同文馆实 行了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改 变了传统学堂中的个别教学制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京师同文馆是 我国最早实施西方教学制度的现 代学校。
教育制度
一般认为,教育制度是指一个
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 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即一个国 家中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
教育制度包括相互联系的 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 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 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 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学 校教育制度。
在教育学中,人们通常把教 育机构与组织的管理规则当作教 育管理问题来专门加以论述,所 以教育制度论述的重点便是各级 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双轨制 单轨制 分支制 现代学制结构:
♣ 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双轨制); ♣ 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单轨制); ♣ 中间型(分支制、“Y”型学制 )
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小学教育制度 (二)初中教育制度 (三)高中教育制度 (四)大学教育制度
第二节 现代学制的变革
一、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