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肿瘤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抗肿瘤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5.百令胶囊
• 药物成分:发酵虫草菌粉,主要由虫草酸/ 甘露醇/甾体以及19种氨基酸组成。
• 功能主治:补肺肾、益精气。 • 临床推荐:冬虫夏草有滋肺阴、补肾阳的
作用,通常作为滋肺补肾、保肺、止痨嗽 等调补的食品。可用于一些咳嗽、乏力、 腰膝酸软的病人。
6.康莱特注射液(胶囊)
• 药物成分:薏苡仁油。 •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消瘀散结。 • 临床推荐:薏苡仁原本功效是健脾渗湿止
• 临床推荐:蟾皮药性辛、凉。因此,临床 上应用于一些瘀热互结的病人。如肝癌或 胰腺癌患者多见:腹胀、疼痛、大便不畅 等症状尤其适合应用。
6.地榆升白片
• 主要成分:地榆。 • 功能主治:升高白细胞。用于白细胞减少
症。 • 临床推荐:因地榆药味苦酸,性寒;有凉
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不宜使用生血 丸的患者可使用此药。
• 临床推荐:方中黄芪温补,慈姑、重楼寒 凉,大黄苦寒,僵蚕辛平。因此,本方属 攻补兼施,药性平和。一般病人皆可,伴 便秘者尤佳。
5.紫龙金片
• 药物组成:黄芪、当归、白英、龙葵。 •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清热解毒、理气化
瘀。 • 临床推荐:方中黄芪、当归补气益血;白
英、龙葵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因此临床 选择气虚夹湿热的病人,证见:乏力,神 疲,纳差等症状。
是药三分毒!
后果:
不恰当的 使用中成 药不仅给 病人带来 经济上的 损失,更 是带来身 体上的伤 害。
二、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中医的基本理论
中医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人是有机整体 天人合一 望闻问切 寒热虚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药基本药性
• 四气:寒、热、温、凉。 • 五味:辛、甘、酸、苦、咸 • 其他:升、降、浮、沉 ;归经
6.威麦宁胶囊
• 药物成分:云南野生植物金荞麦。 • 功能主治:具有祛邪扶正,清热解毒,活
血化瘀的功效。 • 临床推荐:药用部位为金荞麦的根茎。药
性微温,经现代研究发现有抗癌功效。本 身药性平和,无明显禁忌证候。
二、活血化瘀类
1.消癌平片
• 药物成分:乌骨藤 • 功能主治:抗癌,消炎,平喘。 • 临床推荐:乌骨藤在中药药典载:味微辛、
泻。因此它较参麦药性温和,可常规应用, 无明显禁忌。
总结
• 综合性医院中成药的使用人群主要是西医 大夫,对于没有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的西医 大夫而言,不能运用中医理论合理地使用 中成药,是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身体及 经济的损失。
• 为了使西医大夫合理应用中成药,中医科 应肩负向全院西医大夫普及中医基本知识 的使命,定期培训中成药合理使用,发挥 自己的特色,使西医大夫能合理规范的使 用中成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谢谢大家!
中医中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
辨证 寒 热 虚 实
用药 热 凉 补 泻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肿瘤 热毒内结 淤血结聚 正气不足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扶正培本
三、抗肿瘤中成药分类及使用推荐
抗肿瘤中成药大致分类
清热解毒类
活血化瘀类
分类
扶正培本类
一、清热解毒类-(寒凉药)
1.西(犀)黄丸
• 出处:(清)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 • 药物成分:牛黄、麝香、乳香、没药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和营消肿。 • 临床推荐:方中牛黄清热解毒,性寒凉;麝香
3.金龙胶囊
• 药物成分:鲜守宫、鲜金钱白花蛇、鲜蕲 蛇等。
• 功能主治:破淤散结,解郁通络。 • 临床推荐:药物多为鲜活动物类,活血化
瘀力强,应用于血瘀证较重者;症见:右 胁肋疼痛难忍且痛处固定,舌质紫暗,口 干不欲饮者。肝癌患者尤其适用。
4.回生口服液
• 出处:(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化癥 回生丹。
天津市肿瘤医院中西结合肿瘤科
主要内容
• 一、中成药目前的使用现状 • 二、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 三、抗肿瘤中成药的分类及使用推荐
一、中成药的使用现状
矛盾:
中成药说 明书上提到 的“辨证论 治”不同于 西医的“辨 病论治”。
现状: 目前,在综合医院里,
由西医大夫开出的中成 药处方占全部医院处方 的70%。
辅助治疗。 • 临床推荐:气虚证明显的患者。证见:身
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 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
4.参一胶囊
• 药物成分:人参皂苷Rg3 • 功能主治:培元固本、补益气血。与化疗
配合用药,有助于提高疗效,可改善肿瘤 患者的气虚症状,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临床推荐:与参芪扶正大致相当。
涩,性温。功效为祛风湿,通经活血,止 血。用于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骨折;外伤出血。 因此,消癌平片采用的 是它的提取物,可按说明书执行。
2.平消胶囊
• 药物成分:郁金、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硝石、 干漆(制)、枳壳(麦麸)、马钱子粉。
•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痛散结、清热解毒。
• 临床推荐:方中除枳壳外诸药均为活血化 瘀类,而且白矾、硝石为矿石类药物,干 漆、马钱子有小毒。在中药分类中均属下 品。因此,本方选择患者应为瘀证明显者, 证见:面色黧黑,舌质紫暗或舌下静脉曲 张。此方不宜长期应用。
7.槐耳颗粒
• 成分:槐耳菌质 • 功能主治:扶正活血。 • 临床推荐:槐耳药性苦辛,平,无毒。古
人用治痔疮,便血,脱肛,崩漏。因此, 可用于伴下焦瘀证的肝癌患者。
8.艾迪注射液
• 药物成分:斑蝥、人参、黄芪、刺五加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瘀散结。 • 临床推荐:攻补兼施,人参、黄芪补气,
斑蝥、刺五加活血,适用于气滞血瘀的患 者。证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急躁易 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 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 或见瘀斑,脉涩。
三、扶正培本类-(补药)
1.参麦注射液
• 主要成分:红参、麦冬。 • 功能主治: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 • 临床建议:气阴两虚。 红参药性较热,温
补作用较强,应用于虚证较明显的病人。 证见:乏力、气短、易出汗,动则加重, 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 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
2.生血丸
• 药物组成:鹿茸、黄柏、白术、山药、白 扁豆、紫河车等。
•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填精补髓。 • 临床推荐:方中的鹿茸、紫河车都属于温
补药,药性偏热,因此适用于与脾肾阳虚 的病人。证见:怕冷、食欲差,完谷不化, 腰酸腿软,舌淡脉沉等。口干舌燥,舌红 者应慎用。
3.参芪扶正注射液
• 主要成分:党参、黄芪。 • 功能主治:益气扶正。用于气虚证肿瘤的
• 药物成分:益母草、鳖甲、水蛭、桃仁、 红花、乳香、没药等。
• 功能主治:消癥化瘀。 • 建议应用:此方活血药为主,应用于瘀证
较严重者。如舌质紫暗,可见有瘀斑者。
5.华蟾素注射液(片)
• 药物成分:干蟾蜍皮提取物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
瘀、软坚散结。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 型肝炎。
辛温走窜,加乳香、没药活血化瘀。应用于瘀 热互结的病人,证见:口干欲饮,舌红苔黄, 便秘等症状。平素脾胃虚寒(喜热食、热饮) 或有出血倾向的应禁用。
2.抗癌平丸
• 药物成分:珍珠菜、半枝莲、白花蛇舌草、 蟾酥等。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临床推荐:方中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蟾
酥等都为寒凉药,清热解毒为主。临床应 选择热毒壅盛者,证见:口干,怕热易汗 出,舌红苔黄等。
3.复方苦参注射液
• 药物成分:苦参、白土苓 •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
痛。 • 临床推荐:苦参、土苓均为清热燥湿之药,
临床应用选择湿热型患者,证见:食欲不 振,舌苔厚腻,大便粘滞不易解出者。消 化道肿瘤多见此证。
4.博尔宁胶囊
• 药物成分:黄芪、光慈姑、重楼、僵蚕、 大黄等。
• 功能主治:扶正祛邪、益气活血,软坚散 结、消肿止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