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人民检察院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民检察院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2365”发展战略,高举“公正执法、*安宜宾、罪人员县江明中事和解238二、坚决惩防职务犯罪,全力促进反腐倡廉建设
认真贯彻中央反腐倡廉战略方针,结合环境兴市,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共立案侦查涉嫌贪污贿赂犯罪人员114人,渎职侵权犯罪人员22人,立案查办职务犯罪人数同比上升14%,数量居全省市州第三位。
坚持打老虎、办大案,着力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职务犯罪。
立案侦查县处级以上干部6人,贪污受贿100万元以上大案10件。
立案侦查了四川理工学院院长曾黄麟(正厅级)、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忠元(正厅级)、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张泽华等涉嫌贪污受贿数百万元等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案件。
坚持打苍蝇、挖蛀虫,着力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职务犯罪。
深入开展商业贿赂、工程建设、涉农惠民领域和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等职务犯罪专项治理活动,共立案侦查商业贿赂领域犯罪41人、工程建设领域犯罪42人、涉农惠民领域犯罪52人、教育医疗
领域犯罪23人、行政执法领域犯罪23人。
坚持抓教育、抓预防,着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不断深化对干部队伍的廉政教育,积极推进警示教育基地建设,积极推行预防职务犯罪谈话制度,认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巡回宣讲。
市检察院组织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赴全市10个区县和市级部门作宣讲报告,受教育干部达4000多人。
不断加强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跟踪监督和跟踪服务。
继续深入翠屏新区、宜叙高速、宜宾港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展“工程
优质、干部优秀”双优活动,抓好同步预防。
继续加强对招投标、物资采购、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监督,不断推动
发案单位、行业部门的制度完善。
建立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分析全市及各区县一年来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发案原因、管理漏洞,向党委政府提出预防犯罪的意见建议17件,推动了我市惩防体系建设。
三、依法加强诉讼监督,全力推进法治宜宾建设
重审7
55
件。
大力
环境资源的犯罪,共批捕46人、起诉149人。
严查危害民生的职务犯罪。
立案侦查销售病死猪肉等背后的食品安全
监管人员失职渎职犯罪3人。
依法同步介入矿难等重特大安全事故调查,立案侦查渎职犯罪11人。
积极查办征地拆迁、扶贫开发等民生领域贪污贿赂犯罪30人。
市检察院被高检院表彰为严肃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活动先
进集体。
加强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
积极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帮助解决救助金23.7万元。
健全特殊群体维权机制,依法支持农民工、下岗职工、残疾人追索劳动报酬、人身损害赔偿金181万元。
不断拓展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
加强控告申诉文明接待室建设,建立完善12309举报电话和网络、视频接访等服务群众平台。
进一步推进检力下沉,在人口集中的乡镇探索设立派驻检察室29个,主动贴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五、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切实增强检察工作活力
认真贯彻中央和高检院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着力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坚持抓制度、促规范,不断深化案件集中管理改革。
加快案管大厅建设,制定案件管理实施办法,全面部署使用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统一受案、全程管理、动态监控、综合考评。
共受理案件4685件,对办案期限提出预警83次。
坚持抓情报、强装备,不断深化职务犯罪侦查改革。
健全完善侦查一体化机制,探索建立全市侦查情报信息系统,购置侦查信息化专用设备196台,建成全市远程提讯系统,严格实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开展职务犯罪嫌疑人心理测试,推动办案方式的转变。
坚持强监督、保权益,不断深化诉讼监督机制改革。
认真落实侦查监督改革,探索建立全市侦查监督动态监管平台,制定捕前公开审查实施办法,规范律师参与审查逮捕程序,严格落实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律师意见工作。
认真落实刑事审判监督改革,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辩护和律师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开展非法证据排除、庭前会议等改革,探索对证人出庭作证进行经济补偿的做法被省检察院推广。
认真落实民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