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例教案及练习题教案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例教案【教材分析】首先,通过我国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分布图让学生感性地认识我国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结合各地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间的矛盾,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检验、督促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结合“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对比”表,让学生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为何要从长江流域调水结合“南水北调线路分布示意图”让学生从工程难度、水量大小、调入区效益等方面对比三条线路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分析南水北调为何首先起动东线工程。
在分析南水北调的影响时,既要分析对于调入的有利影响,也应分析对于调出区的不利影响,这种影响应从资源、环境、生态等多方面剖析。
分析不仅要关注调入、调出区,还应关注沿途区域。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2.掌握南水北调工程三条方案的路线及优缺点3.分析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表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锻炼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线路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水作为可更新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从而自觉增强节水意识,提高保护水资源的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督促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教学重点】1.南水北调工程三条方案的路线及优缺点2.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教学方法】学案教学【学法指导】学习本课可以结合水资源短缺的成因、解决措施来理解南水北调的意义,可以通过绘制综合图示展示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课件展示:我国的四大跨世纪工程)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隐含着“我国资源分布不均之意”。
表现在两个方面:(课件展示:如下)师:为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我们所知道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主要有: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
师:我国水资源总量比较大,但地区分布很不均衡,总体上是南多北少。
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以及西北内陆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12%,属缺水区。
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土地、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粮棉油的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尤其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半岛是我国人口密集、耕地比重高、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造成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板书)一、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新授)师:大家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填写学案。
生:读书,填表(略)(板书)1、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师:讲评(略)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资源分布与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水资源南多北少矿物能源(煤石油)南少北多,东少西多 水能集中在西部和西南部的部分省区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在西部高原到东部山地丘陵的过渡地带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却资源短缺 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
师: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l ×1012立方米,约占全球河川年径流量的5.8%。
但从地域上看,我国水资源分布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
师:读知识窗,了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分析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生:读书,分析(略)师:大家填写学案。
(课件展示:学案2)(板书)2、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2、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多个,严重缺水城市 个万元GNP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板书)3、我国北方(华北)缺水的原因师:讲评(略)师:华北缺水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展示:学案3)3、我国北方(华北)缺水的原因北方水资源 , 面积大,水土资源配合欠佳华北地区 稠密, 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 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师: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率先开工。
长江水将通过扬州江都抽水站和即将兴建的宝应抽水站等,通过1156千米的输水主干线送往天津地区。
我国为什么要从长江调水呢 分析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填写学案。
生:填写(略)(课件展示:学案4)4、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干流长 千米 流域面积 万米2 水资源占全国 % 人均、地均占全国水量高于全国平均值 稳定 流域广 水量大 流量稳定分配较均衡流经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上游靠近,中下游邻近。
(板书)4、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师: 20世纪50年代,我国水利部门即对从长江上、中、下游引水北调进行了专门研究,经过几十年来的研究论证,确定南水北调的总体方案是: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
自学教材,详读插图,了解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方案,并填写学案。
(课件展示: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课件展示:学案5)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西线方案中线方案东线方案路线:从长江引水到上游水源区:长江上游及其支流江、河供水区:黄河上中游的和地区评价:优点:可供水。
缺点:有限,工程路线:从长江水库引水至水库,再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水源区:长江中游水库,汉江上游水库供水区:平原大部分地区优点:可供水评价:缺点:缺引水干渠,工程量路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水,沿运河到华北地区水源区:供水区:淮河下游地区,山东河下游地区,海河流域优点:水量,可利用运河,工程(板书)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师:讲评(略)(板书)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师:南水北调工程全面实施后,将有效缓解调入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促进其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师: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南水北调工程在带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请大家阅读教材,填写学案。
(课件展示:学案6)1、积极意义改善供水区,吸引国内外。
缓解、、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缓解供水区的生产用水,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缓解大幅度下降趋势和面积进一步化现象2师:人教版教材是以西气东输为例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我们也要对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有所了解。
大家阅读知识窗,填写学案。
(板书)四、西气东输工程生:阅读(略)(课件展示:学案7)1、中国能源输送的大动脉:西起__________盆地东南,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达上海。
2、实施背景3、意义:对长江影响:(水资源)长江流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质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重,淤塞__________。
对沿水地区:(供水区)对沿线_____________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土壤容易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线地区经济发达,__________排放,降低水质(1)我国能源结构以__________为主,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比重偏低(2)长期以煤炭为能源,使我国环境污染严重(3)天然气是一种__________、使用方便、__________高、__________低的能源(4)我国天然气储量_____(5)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主要分布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体格局西____东____,北____南____①改变以__________为主的能源利用机构,提高__________的利用比例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影响(课件展示:西气东输图)师:(总结)我国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明显,各地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间的矛盾突出,所以资源跨区域调配非常必要。
对输出地区——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进而大大促进输出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输入地区——提供清洁、优质、可靠、廉价的能源,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输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还能够有效地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拉动国内需求,达到输入和输出地区的“双赢”。
(练习)我国华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的1/3,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4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气候持续偏旱,缺水形势日益严重。
1980~1989年京、津、冀地区和山东半岛。
10年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10%~15%,气温偏高O.1-O.6°C,由于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地面蒸发损失加大;同时又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补给量明显减少。
依据上面的内容回答:1.人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 )A.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C.陆地上的水体总量 D.陆地上的淡水总体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 )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C.夏秋多,冬春少D.冬春多.夏秋少3.我国华北地区缺水最严重,其最主要原因是 ( )①将__________优势转变成__________优势②带来__________,改善__________,增加__________。
③改善大气质量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不利:工程建设对沿线______________影响A.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B.江河径流量少C.受冬季风影响小 D.地处内陆,季风很难到达4.目前世界上60%的地区用水紧张,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水资源总量不足 B.降水地区分布不均C.气候变暖,蒸发加强,江河径流量减少D.人口剧增,且大部分分布在干旱地区5.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两广地区6.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C.夏秋多、冬春少D.夏秋少、冬春多7.造成水资源的地区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A.各地径流量不同B.降水量的地区差异C.纬度位置不同D.海陆位置不同8.关于水资源利用的正确说法是( )A.水资源虽可再生,但其数量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B.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水是不可替代的资源D.节水保水防治水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9.调节水资源季节变化的主要措施为()A.跨流域调水B.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C.兴修水库 D.植树种草,改变地表植被状况答案:1.D 2.C 3.B 4.B 5.B 6.C 7.B 8.ACD 9.C(板书设计)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例一、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1、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2、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3、我国北方(华北)缺水的原因4、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西线方案、中线方案、东线方案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四、西气东输工程1、中国能源输送的大动脉2、实施背景3、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