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科常用药方

骨科常用药方

[配方]桃仁9 红花6牛膝 6当归12白芍6川芎12乳香 5没药 5薏苡仁9 茯苓12 泽泻12 桂枝6 白术12(黄芪12)三七8血竭2骨碎补10麦冬10甘草6
四物汤:补血、养血;当归(10g) 川芎(8g) 白芍(12g) 熟地(12g)
桃红四物汤:当归 15g、川芎 10g 白芍 10g 熟地 15g、桃仁 9g (打碎)、红花 10g
四君子汤;补气。

益气健脾。

党参12g、白术9g、茯苓9g、炙甘草6g。

麻子仁丸;治脾约,燥热津亏便下难,枳朴大黄蜜杏芍,润肠泄热便下来
四逆散:调和肝脾。

只烧干柴。

解:只(枳实),烧(芍药),干(炙甘草),柴(柴胡)。

生脉散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人参(9g)麦门冬(9g)五味子(6g)
血府逐瘀汤。

当归生地各9g 桃仁12g红花9g枳壳赤芍各6g柴胡3g 甘草6g桔梗4.5g 川芎4.5g牛膝9g
复元活血汤[组成]柴胡半两(15g)瓜蒌根,当归各三钱(各9g),红花,甘草穿山甲炮,各二钱(各 6g),大黄酒浸,一两(30g),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五十个(15g)
[配方]苏木、当归、三棱、川椒各10g,鸡血藤、透骨草、伸筋草、海桐皮、桑寄生、续断、天仙藤各15g。

[用法]将上药加水1500毫升,煮沸20--40分钟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盆内,先以蒸汽熏蒸患处,稍温,用毛巾蘸药液反复擦洗患处。

每剂药用2天。

[功效]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接骨续损。

适用于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功能障碍者。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当归三钱(9克)生地三钱(9克)桃仁四钱(12克)红花三钱(9克)枳壳二钱(6克)赤芍二钱(6克)柴胡一钱(3克)甘草二钱(6克)桔梗一钱半(4.5克)川芎一钱半(4.5克)牛膝三钱(9克)
金铃子散(《圣惠方》)
金铃子、玄胡索各一两
活血止痛汤(《伤科大成》)
当归2钱,苏木末2钱,落得打2钱,川芎6分,红花5分,乳香1钱,没药1钱,三七1钱,炒赤芍药1钱,陈皮1钱,地鳖虫3钱,紫荆藤3钱。

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
熟地 15 克、当归 15 克、白芍 10 克、川芎 8 克、桃仁 9 克、红花 6 克
壮筋续骨丹(《伤科大成》)
当归2两,川芎1两,白芍1两,炒熟地4两,杜仲1两,川断1两5钱,五加皮1两5钱,骨碎补3两,桂枝1两,三七1两,黄耆3两,虎骨1两,破故纸2两,菟丝饼2两,党参2两,木瓜1两,刘奇奴2两,地鳖虫3两。

三痹汤(《妇人良方》)
川续断1两,杜仲(去皮,切,姜汁炒)1两,防风1两,桂心1两,华阴细辛1两,人参1两,白茯苓1两,当归1两,白芍药1两,甘草1两,秦艽半两,生地黄半两,川芎半两,川独活半两,黄耆1两,川牛膝1两。

右归丸(《景岳全书》)
大怀熟地8两,山药(炒)4两,山茱萸(微炒)3两,枸杞(微炒)4两,鹿角胶(炒珠)4两,菟丝子(制)4两,杜仲(姜汤炒)4两,当归3两(便溏勿用),肉桂2两(渐可加至4两),制附子2两(渐可加至5-6两)。


金黄散(《医宗金鉴》)
姜黄、大黄、黄柏、苍术、陈皮、甘草、胆南星、白芷、天花粉、厚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