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分析基本方法与工具

工作分析基本方法与工具

导致该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 员工的行为哪些是特别有效或多余的 关键行为的后果 员工能否支配或控制以上后果
24
(三)关键事件法的优缺点
优点
焦点集中于可观测、测量的关键职位行为上; 可以确定行为任何可能的利益或作用; 对员工绩效评估、培训需求识别的作用明显。
缺点
费时、费力; 对中等绩效的员工难以涉及,遗漏了平均绩效水平; 不能提供完整的工作描述。
22
六、关键事件法
(一)关键事件法的内涵
关键事件是使工作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特征或事件; 指通过关键事件确定关键的工作任务以获得工作上 的成功; 关键事件法是要求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本岗位员 工,将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详细加以记录,在 大量收集信息后,对岗位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的 方法。
23
(二)关键事件法记录的内容
调查问卷的设计、编制难度较大,费时、费力;
缺 点 由于缺少交流、沟通,单方面填写问卷可能导致
误解; 调查质量取决于被调查者的配合的态度。
19
(三)调查问卷的类型
通用型与专用的调查问卷; 标准的与非标准化的问卷; 结构化与开放式的问卷;
20
(四)如何设计与使用调查问卷 1、如何设计调查问卷
要注意的问题
信息可靠性强,费用低,适用于获取有关工作职 优 点 责、内容,工作关系、劳动强度等方面的信息;
信息量大,且具有自我诊断功能。 使用范围小,不适用于工作循环周期长,工作状 缺 点 态不稳定的职位,信息整理工作量大,较繁琐; 作为有关额外的工作,难以坚持; 有关难免有表功心态,夸大工作内容。
8
(三)工作日志法的应用 通常与面谈法结合应用 适合于管理、随意性大、内容复杂的职位分析 要求按规定详细记录连续10天以上
16
2、访谈内容
工作目标; 工作范围、性质; 工作内容; 工作责任;
3、要准备访谈提纲及典型问题
17
五、问卷调查法
(一)概念
指采用调查问卷来获取工作分析的信息, 并通过对问卷加以归纳分析,实现工作分析目 的的一种常用方法。
18
(二)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
优点
费用低、速度快、节省时间; 调查范围和适用面广; 信息容易数量化,便于计算机数据处理;
①要明确获得何种信息,并化为可操作的问题; ②每个问题的目的要明确,语言要简洁易懂,可加 注说明。
21
2、如何使用调查问卷
(1)要根据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类型调查问卷; (2)问题排列要按照一定逻辑顺序; (3)要采用不同形式引起回答者的兴趣; (4)要注意的问题:
①要进行相关的培训; ②小规模企业可采用开放式问卷结合定性分析; ③要及时回收问卷,鉴定信息,进行必要的处理。
9
工作日志例表
日期:
工作 名称
工作 内容
事务来源 计划 上级 例外
事务内 容及结

处理 时间
是否完成 是否
10
三、主管人员分析法
(一)概念
是由主管人员通过日常的管理权力来记录 于分析所管辖人员的工作任务、责任与要求等 因素。
11
(二)主管人员分析法的优缺点
优 点 主管人员对工作内容、职责与工作技能等非常熟悉 缺 点 难以克服偏见与偏差 通常可以将主管人员分析法与工作日志法结合起来使用
25
(四)记录关键事时应注意的问题
调查和记录的周期不能太短; 关键事件的数量不能太少,要能说明问题; 正反两方面都要兼顾。
26
(五)扩展的关键事件法
让任职者鉴别“工作范围”; 工作分析人员要求任职者描述能反映三种不同绩效(优 秀、一般、不及格)的典型事件或情况概要; 工作分析人员分析这些事件中人的行为以及该行为后果 ,以考察这些行为是否达成了工作目标。 由工作分析人员写出工作说明书。
3
(二)观察法的优缺点
通过直接观察获取信息,有助于分析人员全 优 点 面深入了解工作要求,特别是那些工作内容主要
由身体活动来完成的工作。
缺点
对于观察记录的内容、方法,需要对观察者培训 局限于短期、重复循环的工作; 工作员工较难接受。
4
(三)观察法的程序
1.准备
2.观察
3.面谈
4.合并
5.核实
工作信息 工作描述
第三章 工作分析的 基本方法与工具
传统工作分析方法 工作导向型分析技术 人员导向型分析技术 工作分析方法的选择
1
第一节 传统工作分析方法
2
一、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含义
指有经验的工作分析调查人员亲自到工作 地点观察,并以标准格式记录某一时期工作的 内容、形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分 析、归纳,以达到工作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
12
四、访(面)谈法
(一)概念
是指工作分析者就某一个职务或职位面对 面地询问任职者、主管、专家等人对工作的意 见和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工作分析结果的 一种方法。
13
(二)访谈法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可以对工作的相关内容有深层次和详细的了解; 应用面广,可简单迅速收集各方面的信息; 增强对有关信息具体而准确的理解; 有助于理解单方面观察不易发现的情况和问题; 通过与任职者沟通,可以缓解其工作上的压力。
访谈技巧性强,需专门的培训; 费时间、成本高; 信息容易被扭曲; 有关会夸大或弱化工作职责。
14
三 、访谈法的类型 个别有关访谈 群体访谈法 主管人员访谈法
15
四、访谈法的运用
1、访谈准则
与主管人员密切合作; 尽快与访谈对象建立融洽关系,消除其压力; 以工作为主题,避免谈论具体的“人”; 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清楚准确,避免用专业术语; 对没有规律性的工作方式、内容,要一一例举; 与访谈对象、主管审核访谈资料。
检查现有文 件,形成工 作的总体概 念; 准备观察任 务清单。
取得部门 主观协助; 适时、详 细记录。
选择主管或 有经验的员 工,了解工 作整体情况 以及各项任 务之间的衔 接与配合。
检查任务或 问题清单, 并随时获取 补充资料, 确保信息的 完整; 合并信息, 作综合性的 工作描述。
将工作描述 反馈给主管 和工作者, 并根据他们 的反馈意见 进行修改、 补充,形成 完整精确的 工作描述。
5
(四)运用观察法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的问题
观察的工作要有代表性 尽量必要打扰或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 可通过适当的沟通,消除戒备情绪
2、要准备观察提纲
6
二、工作日志法
(一)概念
指任职者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自己的工 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归纳、分析,达 到工作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
7
(二)工作日志法的优缺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