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鲁迅自传-课件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鲁迅自传-课件
作者不肯做幕友和商人,因为他觉得做幕 友即做官老爷的师爷:为虎作伥,欺压百 姓,作者对此非常厌恶;做商人贪图钱财, 惟利是图,这也是作者招兵买马不齿的。 他要选择和追求的人生应是将个人前途与 国家前途相结合的道路,从中可以感受到 鲁迅先生思想意志的独立与坚定,以国家 民族利益为重的高贵品质。
“考入水师学堂……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我已决意 去学医了……因此我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 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分析:这段话写出了鲁迅先生在学业上的几 次重大转折,他由水师学堂改进矿路学堂是 为了走实业救国之路;到日本后改学医又是 选择了医学救国的道路;当他看到中国人麻 木的国民性之后,决定学习文学,走文学救 国之路。他所学专业几度变化,但始终以救 国救民为前提,可见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 和民族责任感。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极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 员,第二年就走出……第三年又走出……到底被拒绝 了……有几个学者到短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 拿我,……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九月出 广东……”
阅读全文(一)
在第二段中写到鲁迅先生的人生道路 上哪几次重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是 哪一次?
在这几次转折中,鲁迅的人生目标在 不断发生变化,试分析他为什么会有 不同的选择?
在这一过程中,有一样东西却始终未 变,你知道是什么吗?
离家入南京矿路学堂学习-------由学习开矿转而学医 -------由学医改为学文学 ---------
2、半年后进矿路学堂读书
3、毕业后,赴日留学,在东京弘 二 求学 文学院学习日文
过程 4、在仙台医专学医两年
5、感到学医无用,弃医学文
1、在浙江杭州的两极师范学堂做化 学和生物教员
2、任绍兴中学教务长 3、任师范学校校长 三 工作 4、任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 简历 5、移入北京后,兼做北京大学等校 讲师
6、为躲避段祺瑞政府的迫害,到厦 门大学任教授
7、任中山大学教授,后辞职
1、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2、一本论文:《坟》 3、一本回忆记:《朝花夕拾》 四 创作 4、一本散文诗:《野草》 情况 5、四本短评:《华盖集》《热风》《华 盖集续编》《而已集》
6、若干翻译作品 7、一本《中国小说史略》 8、一本《唐宋传奇集》
离家入南京矿路学堂学习--------实业救国 由学习开矿转而学医 --------医学救国 由学医改为学文学 ---------文艺救国
离家入南京矿路学堂学习--------实业救国 由学习开矿转而学医 --------医学救国 由学医改为学文学 ---------文艺救国
鲁迅的爱国、救国情怀。
这些句子和词语真实的再现了鲁迅先生因为 用笔揭露了那个黑暗的社会的现实和反动政 府的丑恶本质后所遭受到的排斥、压制与迫 害,几乎到了谋生艰难的地步,但他对敌人 的迫害极度蔑视,不但没有屈膝投降,反而 更加不屈不挠的与之斗争。Fra bibliotek 谢谢20
结合文中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析鲁 迅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 的变故,……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 时被称为乞食者。于是我决心回家……”
鲁迅先生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并未消极沉沦, “决心回家”的举动充分显示了他自尊、 自爱、自强的性格特点。
“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 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结合下面的表格将作者大半生 的经历按时间顺序填写下来。
一 个人生活 二 求学过程 三 工作简历 四 创作情况
1、1881年出生于浙江绍兴
2、父姓周,读书人;
母姓鲁,乡下人,能看书
一
个人 3、幼时不愁生计
生活 4、13岁时家遭变故,寄居亲戚 家
5、父亲重病三年后死去
1、18岁考入南京水师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