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高一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教学对象:时间:课题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课程标准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权利法案》的内容的分析,了解《权利法案》的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内容分析其实质。

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明朝的内阁制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异同。

掌握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历史现象,深入比较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

从中获得对历史的完整的认识的能力。

X k B 1 . c o m
过程与方法: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

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再到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直至女子普选权的获得这一过程的学习,认识到民主的取得是经过漫长的斗争过程的。

这其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白经济基础才是上层建筑的根本。

重点难点重点: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
难点:英国政体运作过程,并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方法比较法、资料收集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集体教案个性化教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回忆明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教学过程】
A各组合作按照学案提纲完成本课基本内容。

(25分钟)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①历史传统:13世纪初,大贵族迫使英王签署限制王权的《大
宪章》,以后
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②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最终推翻了
君主专制。

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3、意义:
①《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②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③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④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二、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出现:光荣革命前,国王的内阁
2、内阁制形成:内阁仍对国王负责
“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统而不治”;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内阁制
由此形成(1721年,沃波尔,最高行政机关)
3、责任内阁制形成:内阁向议会负责
时间:19世纪中期,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原则:
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②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
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19世纪中期,伴随着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基本完善
4、议会普选权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
原因:①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新-课-标-第-一-网
②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参政愿望增强
影响:①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②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

(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会推动政治变革)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
①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②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角色,统而不治
③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
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
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是实际最高行政首长。

⑤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拥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
B、小组长主持,合作探究以下重点难点问题。

(5分钟)
在责任内阁制下,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
C、各组质疑。

(5分钟)
D、课堂检测。

(5分钟)
第二课时
学案练习评讲(见学案)
板书设计第8课渐进的制度创新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政治权力:国王议会)
1、《大宪章》
2、《权利法案》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行政能力:国王内阁)
1、内阁制w W w .X k b 1.c O m
1721年,沃尔波尔担任英国第一首相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物集体负责
2、两党制
三、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
四、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
作业布

1.完成《练案》
2.比较英国跟美国政
体的异同
教学反

教学中能突出
重点和难点,教学
条理也清新,但在
材料分析方面不够
透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