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2×660MW机组新建工程煤码头单位工程竣工监理工作总结镇江市兴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国信靖江电厂一期煤码头工程项目监理部二〇一六年五月监理工作总结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2×660MW机组新建工程煤码头工程由我公司承监,目前本工程施工合同范围内工程项目已按设计要求完成。
我公司亦圆满完成了该项目的监理工作,现将本工程监理工作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1、工程参建单位工程建设单位(业主)——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施工承包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施工监理单位——镇江市兴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长江航务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2、工程结构形式和建设规模(1)工程结构型式码头平台一座(251×28米)、T0#转运站平台一座(24×28米)、综合用房平台一座(31.1×15.3米);结构型式:码头平台为高桩梁板结构,上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横梁、预制安装钢筋混凝土纵梁、轨道梁、前后边梁、预制安装面板、现浇混凝土面层。
T0#转运站平台、综合用房平台为高桩墩式结构。
桩基均为Φ1000δ18钢管桩和Φ1000B型PHC管桩两种桩型,共299根。
引桥一座(长90.761米、宽14米);结构型式为高桩梁板结构;桩基Φ1000B型PHC管桩21根、Φ1000钻孔灌注桩6根;上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横梁、预制安装预应力空心大板、现浇混凝土面层。
转运站为三层框架结构,加气砼砌体;综合用房为二层框架结构,加气砼砌体。
(2)工程建设规模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2×660MW机组新建工程煤码头为新建一个50000DWT级海轮卸煤泊位,其设计年货运量为320万吨,设计代表船型为50000DWT散货船,兼顾35000DWT散货船并具有接卸5000t级及3000t级驳船的能力。
配套工程为综合用房一座、转运站一座、钢结构栈桥两条、输送带二条、电气设备以及码头附属设施。
工程总投资10291.8708万元。
3、工程建设期本工程合同工期为2008年11月1日开工建设,2010年3月28日竣工,共513个日历天,其中码头结构主体于11月底完工交付安装。
而实际工期为2008年12月18日正式开工打桩,2009年10月16日通过预验收,2009年11月下旬正式交工验收。
其它四个单位工程于2013年6月28日交验。
二、施工监理工作1、监理工程范围码头水工建筑物(码头平台一座、引桥一座、其他平台两座)、土建项目及钢结构安装(综合用房一座、转运站一座、钢结构栈桥两条、输送带二条、变电设备安装等)以及码头附属设施。
2、监理工作范围施工阶段和完工后保修阶段在监理合同授权和法规规定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进度、质量、投资、安全”控制、协调及合同、信息资料管理责任。
3、现场监理机构根据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2×660MW机组新建工程煤码头工程概况和建设方委托的监理范围和工作内容,我公司在工程现场设立“镇江市兴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国信靖江发电厂一期煤码头工程监理部”,现场监理部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全权代表镇江市兴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在本工程施工阶段行使监理职权,承担相应义务,履行相关职责,并对本合同工程的业主 ---- 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负责。
监理部人员配备、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责分工基本合理,人员全部持有上岗证,具有相应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技能。
从工程监理实践过程看,能够较好的根据合同要求完成本工程现场监理工作任务。
4、现场监理设施本工程现场监理办公设施及相关用品依据监理合同的约定配备,常规检测仪器由本公司负责支持,满足现场监理工作需要;监理平行试验委托泰州市交通工程检测试验中心靖江站试验。
5、驻场监理期本工程合同监理期为2008年11月20日至所监工程通过交工验收、竣工档案资料全部移交为止。
6、监理主要工作内容(1)施工准备阶段根据工程特点编制《监理规划》,审查承包人《施工组织设计》,参与设计交底和质监交底,检查工程参建各方的开工准备工作,参加第一次工地会议,签发开工报告。
(2)施工阶段根据合同和法规要求编制《监理实施细则》,进行现场巡视检查、旁站监理、平行试验和平行抽检,做好“进度、质量、投资、安全”控制和合同、信息资料管理及关系协调;同时抓好安全文明生产的管理工作。
(3)竣工验收阶段,审查承包人分项工程质量自评文件,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工作总结报告;审查承包人竣工资料整理,收集整理监理竣工资料,参与工程预验收、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
7、监理工作依据(1)交通部《水运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J216-2000);(2)交通部现行《港口工程技术规范》和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3)电力部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210.1-2005);(4)依法签订的本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以及补充协议等;(5)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资料;(6)本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设计施工图纸、说明、设计变更文件;(7)经委托人批准的工程监理规划;(8)经批准的由承包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9)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有关的会议记录、函电和其它文字记载。
三、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的评价、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评价(一)工程质量控制情况1、质量、安环管理及技术准备(1)审查了承包人质量管理体系与安环管理体系,现场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及特殊工种操作人员执业资格,检查了承包人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落实情况,结果符合相关要求。
(2)根据施工合同约定,督促承包人组建了现场试验室,审查了现场试验人员任职资格及试验设备,能够保证现场各项常规试验工作的正常开展,并通过了长航质监站的专项验收,准予发证开展各项试验检测工作。
(3)严格执行经批准的《监理规划》规定的质量预控程序,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主持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邀请质监部门进行质监交底,并在监理过程中保持与设计、质监部门的经常性沟通,积极落实设计、质监意图。
(4)对主要工序,要求承包人编制细化施工方案,以工艺合理、质控措施明确及具备可操作性为审查重点对各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了审查。
如沉桩、现浇横梁、预制构件、梁板安装、现浇转运站墩台、水上抛石、码头面层现浇混凝土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临时用电专项方案等,监理均对其进行及时审查并提出意见;对重要的方案及时召开专题审查会进行审查,以确保关键节点的施工顺利实施。
(5)在认真熟悉本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环境的基础上,编制了《监理规划》,并结合工程的不同结构部位编制了主要分项工程的《监理实施细则》,组织监理人员学习并遵照执行,同时向承包人进行了质量、安环程序性交底,共编制了交底文件1份、11项监理实施细则、3项旁站方案。
本工程质量管理准备工作总体充分、有效,为工程后面能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施工测量控制(1)开工前复核了承包人设置的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并敦促承包人在施工期间定期复测。
(2)根据本工程的测量监控点,在旁站测量的基础上,对工程主要构、建筑物的施工测量放样及成品标高、轴线等按一定频率进行了独立复核,结果符合要求。
3、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1)水工码头部分的原材料和施工过程中的常规试验采取见证取样的方法,原材料进场后在对批量、批号、质量保证书核查无误的条件下,由监理人员现场见证取样,送工地试验室检测试验,合格后予以使用。
另我部又在施工单位见证取样的基础上按规范单独进行平行检测,检测频率为20%,检测单位为有水运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房建部分的原材料和施工过程中的常规试验采取见证取样的方法,送经审查确认的试验单位进行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2)对本工程主要成品构配件(如钢管桩、混凝土管桩等),定货前对生产厂家进行了考察和了解,审查了生产厂家的资质、生产能力及质量管理措施,钢管桩加工监理驻厂。
每批产品进场使用前,核对了出厂合格证及相关质保资料,并对外观质量进行了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允许使用。
(3)监理部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健全相关台帐,施工过程中定期统计、核查承包人报验材料用量与理论用量,确保无缺漏。
本工程所有使用的原材料及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均按规范规定的频率进行了见证取样,所用于本工程的原材料及半成品经检测后结果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4、工序、隐蔽工程验收首先要求承包人做好自检和互检工作,督促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之间不能形成以包代管的格局,做到完善自检制度的基础上,对所有工序和隐蔽验收项目进行及时检查并符合要求情况下向监理工程师报检,以提高工序验收的一次验收合格率。
5、抽检、旁站在工序、隐蔽验收的基础上,监理工程师按照新规范规定的检验批进行了抽检,做到以实测数据说话,并以此作为签认承包人质量评定资料的依据。
对灌注桩、水上沉桩、横梁、预制构件及房建施工等涉及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关键工序,监理采取跟班旁站的措施,并按规范规定的内容进行检查,及时指出和纠正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不留隐患,并及时、如实的记好旁站记录。
对于完工后形成的缺陷均要求采取事后处理,直到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6、阶段性检查由于本工程的特点,引桥空心大板在孩溪预制厂预制,平台部分的预制梁、板等均在现场预制厂预制。
监理部本着质量第一的宗旨,派专人到孩溪生产地进行定期检查验收,对原材料进场、钢筋模板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配合质监中心站、业主、设计对桩基及其他单体工程进行了中间验收。
7、监理指令、组织协调对于涉及工程质量、安全的重大问题,监理部以《监理业务通知单》的形式提出改进要求,并要求施工单位抓好落实工作,并在承包人整改后进行了复查。
要求有措施、有检查、有改进效果,做到管理上的闭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共发出《监理业务通知单》8份,全部进行了闭合。
本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质量管理总体规范、有序,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能够及时整改,处理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未出现质量事故和大的返工现象。
施工过程中我部坚持组织召开周工地例会,对上周施工情况进行总结并布置下周计划,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协调,对专业性较强的问题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解决,本工程共召开106次周工地例会,17次专题会。
(二)工程进度控制情况本工程自2008年12月18日正式开工,2013年6月18日具备交工条件。
本工程合同开工日期是2008年12月18日,竣工日期是2010年3月28日。
因业主原因,延期至2013年6月18日完工。
其中:码头水工在2009年11月24日进行了交工验收,综合用房、TO转运站、电气控制、输送设备等单位工程在2013年6月28日交工,工程进度符合业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