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诗经两首PPT优秀课件

高一语文诗经两首PPT优秀课件


(二)阅读下文,完成 9~13 题。(15 分) 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 耽兮,不可说也。
②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 罔极,二三其德。
③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 思之,躬自悼矣。
(1)置之.河之.干兮: 前“之”,代词,指“檀”,后 面省略了介词“于”。后“之”,助词,相当于“的”。 (2)不稼.不穑.: 稼,播种。穑,收获。 (3)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瞻,看见。县,通“悬”,
挂着。
(4)河水清且.涟猗: 连词,而且、并且。
15.《诗经》中最常见的手法是“赋”、“比”、
9.这是一篇著名的__叙__事__诗,故事比较完整,大体 按_事__件___的__发__展__顺序展开情节。(2 分)
10.选文对女主人公进行了__心__理____活动的刻画, 展现了人物___勤__劳__、__温__和__、__坚__强___的性格。(2 分)
11.文中使用起兴手法的两处是: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用原文回答)“桑之落矣,其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

( D)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其:指桑叶 其:指“你”,那男子 尔:指“你”,那男子 之:指兄弟
解析 之:指这些事情。
5.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C )
A.氓之蚩蚩
B.秋以为期
C.其叶沃若
D.俟我于城隅
解析 A、B、D 三项为倒装句,C.为一般句式。
二、文本阅读(22 分)
(一)阅读《静女》第一章,回答 6~8 题。(7 分)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3 分) ①静女其姝.:_美__丽__。__ ②俟我于城.隅.:_城__上__的__角__楼__,__一__说__是__城__边__的__角___落__。 ③搔首踟.蹰.:_心__里__迟__疑__,__要__走__不__走__的__样__子__。______
注 ①选自《诗经·魏风》。②坎坎:砍树的声音。 ③干:岸。④猗(yī):助词,与“兮”作用相同, 相当于“啊”。⑤廛(chán):一亩半地。⑥貆 (huán):幼小的貉(hé),皮可制裘。⑦素餐:白 吃,指不劳而食。⑧漘(chún):水边。⑨飧(sūn): 熟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兴”, 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
一项是(3 分)
(C )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河水清且涟猗
C.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解析 A、B、D 三项都用了“兴”的手法,C.用了
“赋”的手法。
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C ) A.这首诗反映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 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 B.这首诗每段的第三、四句,是奴隶们对不劳而 食的奴隶主发出的愤怒质问。 C.这首诗每段的末句,表现了奴隶们对不平等的 社会现象的感叹,标志着奴隶们的初步觉醒。 D.这首诗采用了“赋”与“兴”相结合的手法, 从而更有力地突出了“刺贪”的主题。 解析 “标志着奴隶们的初步觉醒”属于随意拔 高。
黄而陨”实际说的是 她与丈夫由恋爱而结婚,过了 多年穷苦而勤劳的日子,而她已是年老色衰的意思。(4 分)
12.文中哪句话用了对比的手法?(用原文回答)(3 分) 答案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 也。
13.文章把女主人公恨与悔的感情融进了_叙__述__和__议__论___ 之中,反映了__旧__社__会__妇__女__在__婚__后__被__任__意__遗__弃____的社 会现象。(4 分)
静女其姝.(shū)
D.无食桑葚.(shèn)
咥.其笑矣(xì)
自牧归荑.(tí)
解析 “垣”读 yuán。
2.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氓之蚩.蚩.(忠厚的样子) 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
B.匪我愆.期(拖延) 体无咎.言(责怪)
C.将.子无怒(愿,请) 无与士耽.(沉溺)
D.洵.美且异(的确,确实) 匪.来贸丝(非,不是)
解析 咎:不吉利。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爱而不见. 见:通“现”,看见
B.说.怿女.美 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
C.自牧归.荑 归:通“馈”,赠送
D.匪.女之为美 匪:通“非”源自不是解析 见:通“现”,出现。
7.这一节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作者是怎么样来 表现男主人公的?(2 分) 答案 这一节描写了恋人约会的场景。作者是用 细节描写来表现男主人公的。“搔首踟蹰”四字, 把“我”的憨厚、真诚以及未见到恋人的焦灼、 忧虑的心情十分逼真地表现了出来,表达了 “我”对“静女”的爱慕和思念之深。
8.“静女”是一位怎样的姑娘?从哪些词语可以看 出来?(2 分) 答案 “静女”是一位文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从 “静”和“姝”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三、课堂延伸(16 分) (一)阅读《伐檀》,回答 14~16 题。(10 分)
伐 檀① 坎坎②伐檀兮,置之河之干③兮,河水清且涟猗④。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⑤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 有县貆⑥兮?彼君子兮,不素餐⑦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 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⑧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 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⑨兮!
第 2 课时
(时间:45 分钟 满分:90 分)
一、基础知识(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氓.之蚩.蚩(ménɡ chī)
匪我愆.期(qiān)
将.子无怒(qiānɡ)
B.乘彼垝.垣.(ɡuǐ huán)
靡.室劳矣(mǐ)
载.笑载言(zài)
C.渐车帏裳.(jiān chánɡ) 隰则有泮.(xí pà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