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中医药干预方案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中医四大难证之一,一直以来在中医诊疗事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中风素有“真中风”与“类中风”之分,或日“外中风” 和“内中风”,辨证分型又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
虽
然概念各别,但就中西医结合的医理而言,今日所说的中风,通常特指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即“脑血管意外” “脑卒中” “偏瘫”等。
中医中风的定义是因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原因,导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而引起,临床以猝然昏仆、口眼喂斜、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亦有未见昏仆,仅表现为歪僻不遂者。
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善行而数变的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命之为中风,又名“卒中”。
一、病因病机
中风的发病突然,是其病理是逐渐形成的。
与肝、肾、心、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病因与虚、风、痰、火四者密切相关,发病机理罗为复杂。
(一)情志所伤或年老肾衰,致阴阳失调,发为本病。
或因暴努伤肝,使肝阳暴动,引起心火,风火相扇,气热郁逆,气血并走于上,心神昏冒而发病。
(二)过食肥甘或劳倦伤脾,或肝阳素旺,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或肝火内灼,灼烁液成痰,痰郁化火,蒙敝清窍,流窜经
络而卒然发病。
(三)脉络空虚,风邪内侵,中于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或形盛气衰,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湿,闭阻经络而致喎噼不遂。
脑卒中属“中风”范畴,对其病因病机,现代大部分学者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不外乎“风、火、痰、瘀、虚、毒”六大主因,诊断标准亦趋于统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分为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七个证型。
中药根据本病病机特点,多采用活血化瘀、息风化痰、通腑泻火等辨证治法。
因此,分期、分阶段进行辨证论治,灵活加减,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治疗脑卒中的关键。
二、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将脑卒中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
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病情较轻;中脏腑神志不清,则病情较重。
(一)中经络
1、肝阳暴亢型
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头目眩晕,面红目赤,心烦咽干,便秘溲黄。
舌红或绛,舌苔黄,脉弦。
治则:平肝潜阳,通经活络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2、风痰阻络型
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挛,头目眩晕,黄腻舌苔白腻或,脉弦滑。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3、痰热腑实型
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黏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
舌红,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则:清热通腑,化痰通络。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合大承气汤加减。
4、气虚血瘀型
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强语蹇,手足肿胀,
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暗淡,舌苔薄白,或白
腻,脉细缓或细涩。
治则: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5、阴虚风动型
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
舌红或暗淡,少苔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治则: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二)中脏腑
1、风火闭窍型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禁项强,两手紧握拘急,甚则抽搐。
舌红或绛,舌苔黄而燥,脉弦数。
代表方: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加减。
2、痰火闭窍型
突然昏倒,昏聩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痰多气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
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治则:清热降火,涤痰开窍。
代表方:安宫牛黄丸合涤痰汤加减。
3、痰湿蒙窍型
突然神昏,嗜睡,半身不遂,肢体瘫痪,面色晦垢,痰涎壅盛,四肢逆冷。
舌暗淡,舌苔白腻,脉滑或缓。
治则: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代表方:涤痰汤加减。
4、元气衰败型
神昏,面色苍白,瞳孔散大,手撒肢冷,两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舌淡紫或萎缩,舌苔白腻,脉散或微。
治则: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 4 代表方:参附汤和生脉散加减。
三、社区中医随访干预指南
(一)中医食疗
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
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
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
饮。
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
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5.中风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6.大枣粳米粥:以黄芪、
生姜各15克,桂枝、白芍各
10克,加水浓煎取汁,去渣。
取粳米100克,红枣4枚加水煨粥。
粥成后倒入药汁,调匀即可。
每日1次。
可益气通脉、温经和血,用治中风后遗症。
7.豆淋酒:取小黑豆适量炒焦,冲入热黄酒50毫升。
趁热服。
服后温覆取微汗。
用治中风后遗症以及产后中风、四肢麻木等。
8.乌鸡汤:取乌骨母鸡1只,去毛及肠杂,洗净切块
后加入清水、黄酒等量,文火煨炖至骨酥肉烂时即成。
食肉饮汤,数日食毕。
适用于中风后言语蹇涩、行走不便者高血压患者需同服降压药,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9.黑豆汤:取大粒黑豆500克,加水入砂锅中煮至汤汁浓稠即成。
每日3次,每服15毫升,含服、缓咽。
适用于言语蹇涩者。
10.栗子桂圆粥:栗子10个(去壳用肉),桂圆肉15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先将栗子切成碎块,与米同煮成粥,
将熟时放桂圆肉,食用时加白糖少许。
可做早餐,或不拘时食用。
补
肾,强筋,通脉。
可辅治中风后遗症。
(二)中医茶疗
1、茉莉花茶:茉莉花、石菖蒲各6克,清茶10克。
共研粗末,每日1剂。
沸开水冲泡,随意饮用。
理气化湿,安神。
2、脑卒中方:茶叶15克,素馨花6克,茉莉花1.5克,川芎6克,红花1克。
红花、川芎焙黄研为末,用过滤纸袋装,泡茶常年饮用。
对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悸、夜寐不安、头晕头痛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三)中医按摩
1、颈部按摩。
把脖颈周围分成5块,方法:①用两手
按住脑后颈部两块,双手一齐推拉各80下;②用两手中指
夹住耳朵上下一齐推拉50下;③对嘴巴下边两腮腺,左手按住右边推拉80下,然后用右手按住左边腮腺再推拉80下。
2、头顶部用双手作曲状梳头80下,促进血液循环。
-- 6
3、耳部:①用双手对耳朵上下推拉形式搓揉100下;
②鸣天鼓100下,即一面用手掌捂住双耳孔一面用手指拍打脑后枕骨;③用双手提耳30下;④用劲捂耳8下,目的是把耳膜鼓起来防耳聋,主要解决耳聋、耳鸣、头晕、头痛。
4、面部:①用手掌揉眼50下,增强视力;②鼻两侧,用大拇指背上下摩擦100下,防治鼻炎防感冒;③用双手拍打面部100下,活血美容;④叩齿摩龈防掉牙,即叩齿500 下,摩龈100下,方法是
一手捂住嘴,一手捂住额头,一齐推拉。
(四)针对脑卒中,还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预防高血压、积极治疗血管病变。
2、积极治疗心脏的疾病。
3、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戒酒、戒烟、减肥,养成从
容的性格,适量运动,低脂饮食。
4、选择低盐、低脂而营养均衡的饮食方式;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
(五)中医干预要求
1、干预频次:按照《玄武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干预规
范》要求进行,每季度随访干预1次。
2、干预的要求:责任医生在开展门诊或上门随访或在社区定点随访时,要向被管理的脑卒中病人介绍中医的调理方法,发放中医脑卒中健康教育处方,在随访管理表中记录
-- 7 中医健康教育内容,在电脑输入时,要有中医健康教育内容。
3、每个月团队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中,要向居民介绍中医防治脑卒中的具体的方剂、食疗和茶疗方法、按摩保健手法等,每年讲座不少于4次,讲座有通知、签到、照片、讲稿和小结。
4、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将中医防治脑卒中的食疗、茶疗等做成展板张贴上墙,便于居民观看,可以请老中医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具体示范中医推拿等手法,另一方面利用社区课堂,向居民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降低脑卒中危险因
素的流行率。
如: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身体局部穴位按压、打太极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