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预防管理措施
药物与输液配伍后发生化学改变,析出产生大量不溶 性微粒以及其它致敏物质等,提高了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Page 7
输液操作因素
1 无菌操作观念不强。
2 配药间及输液间空气洁净度不合要求。
3 皮肤消毒不彻底。 4 反复用同一个针头穿刺。 5 输液的速度不当诱发输液反应。
(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静脉给药的内毒素阈值为5EU/(kg· h),即每公斤 入体在每小时内对内毒素能承受的量为5EU。)
(家兔实验:输入量100~150ml/kg;150~180滴/min)
Page 19
预防:
(1) 输液速度不宜过快。
(2) 液体总量不宜过多。
(3) 老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者需慎重,严密 观察。
Page 20
护理措施 :
1.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取端 坐位两腿下垂。
2.遵医嘱给予扩血管药、平喘 药、强心剂、利尿剂等 。 3.湿化瓶内放入20%~30%乙醇, 高流量吸氧 。 4.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 , 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 的止血带。
个体因素 与气候差异
Page 4
1 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污染:搬运、贮存、使用中,若发生碰撞
出现细小裂纹,或瓶口松动漏气而造成微生物污 染液体,特别是含糖的液体,在上述情况下极易 变质。
Page 5
2 热源迭加
联合用药比较多,致热物质迭加超过阈值而发生 热原反应。
Page 6
3 稀释剂选择不当
输液反应预防管理措施
儿科门诊
陈怡
2015年12月
目 录
输液反应的定义 输液反应发生原因 输液反应预防及护理措施 输液反应的预防总结
Page 2
输液反应定义
输液反应: 是临床采用输液 治疗疾病时,出现的 各种非治疗效应。
Page 3
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发生的原因
药物因素 输液操作 因素
输液器材 的质量
Page 28
预防:
(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输液进针前排 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转换下一组液体时要注意有 无空气进入。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加压输液或输血时应专 人守护。 (3)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必须立 即严密封闭穿刺点。
Page 29
护理措施:
1.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
(猫需注入20~40毫升空气才 可引起发生栓塞而死亡,人一 般迅速进入血循环的空气在100 毫升左右时,即可导致心力衰 竭。)
Page 26
原因:
1.输液管内 空气未排尽。
2.导管连接 不紧,有漏缝。
3.加压输液 输血无人在旁看 守,均有发生空 气栓塞的危险。
Page 27
症状:
病人感觉胸部异常 不适有濒死感,随即出 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 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 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
2.应按药物生产厂家中说明书的要求对易过敏药物进行皮肤 过敏试验。正确实施过敏试验,准确判断试验结果,严密观病人 反应,并准备好急救物品。 3.药物必须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
Page 34
护理措施: 轻 【仅表现为皮疹反应】
1.停药 2.换输液器换0.9%NS维持静滴。 3.通知医生遵医嘱作进一步处理。
空气栓塞
Page 13
药物过敏
发热反应
原因:
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 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 物成分不纯)
Page 14
症状:
多发生于输液后 数分钟至1小时内。 主要表现发冷、寒 战、发热(轻者发 热常在38℃左右, 严重者高热达40- 41℃),并伴有恶 心、呕吐、头痛、 脉快、周身不适等 症状。
Page 35
Page 36
输液反应的预防总结
严把药物及输液器具关
改善治疗室环境
严格操作规程 合理用药,注意配伍禁忌
Page 37
THANK YOU 谢谢你们!
Page 38
Page 15
预防: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 液质量、输液用具的灭 菌期。 (2)严格无菌操作。
Page 16
护理措施: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严重反应者,应 立即停止输液。
(2)寒战时注意保暖,高热者物理降温,观察生 命体征。 (3)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保留输液器具与溶液进行检测,查找原因。
(2)超短波理疗,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
(3)中药外敷
(4)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抗生素 治疗
Page 25
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是空气进入血 循环至肺,阻塞肺动脉, 引起循环障碍的现象。 如进入的空气量较少, 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 如进入的空气量较大, 则会引起机体严重缺氧, 造成立即死亡的严重后 果。
预防: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刺激性的药物充分稀释后再应用,
放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
(3)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 (4)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Page 24
护理措施:
(1)发生静脉炎时,停止在此部位静 脉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 %硫酸镁进行热湿敷,每日二次,每次20分钟
Page 21
静脉炎
定义: 发生在静脉壁内膜的炎症 原因:
(1)长时间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
(2)静脉内长时间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
(3)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感染
Page 22
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 现条索状红线, 局部组织红、肿、 热、痛,有时伴 全身症状。
Page 23
1 病情因素 特别是 感染性病人。
2 体质因素 l0周岁以 下儿童和60周岁以上的 老人。
Page 11
气候因素:
容易出现输液反应的月份是3~7月、11月。这 些月份的气候特点是天气多变,冷暖交替。人体 难以适应,人的耐受能力也下降。
Page 12
输液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发热反应 循环负荷 过重 静脉炎
Page 17
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
原因:
1.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
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 担过重所致。 2. 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Page 18
“蝶翼状”分布,这是中 央 型肺水肿典型的X线
症状: 病人突然感到
胸闷、气短、咳泡沫样 血性痰;严重时痰液可 由口、鼻腔涌出,肺部 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Page 8
输液器材质量
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输液器 一次性输液(血)器及注射器被微生物污染,储存 期愈长污染率愈高 塑料管中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或因生产环境、 生产过程中切割组装等磨擦工艺带入的机械微粒 也能成为热原
Page 9
Page 10
个体因素与气候差异
个体差异:
头低足高位。
2.高流量氧气吸入。
3.有条件时可使用中心静 脉导管抽出空气。 4.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 化。
Page 30
药物过敏
原因: 药物过敏反应常由药物的降 解产物或杂质引起,通常与用药剂量 无关。
【仅见于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原因在于抗原抗体的相互 作用引起过敏反应。】
Page 31
Page 32
症状:
(1)皮肤过敏症状 (2)发热 (3)呼吸系统症状: 严重的表现为呼吸道 阻塞症状这些是过敏性休克 的前驱症状。 (4)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表现为意识丧失、昏 迷、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 严重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Page 33
预防:
1.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对有药物 敏史者禁止做此类药物的过敏试验。 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