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程热力学本科生期末复习题2答案-精选.pdf
工程热力学本科生期末复习题2答案-精选.pdf
12.既然绝热节流前后焓值不变,为什么做功能力有损失?
答:衡量做功能力是熵,不是焓值。节流过程是个不可逆过程熵增,做功能力必 然损失。
13 如果由于应用气缸冷却水套以及其他冷却方法,气体在压气机气
缸中已经能够按定温过程进行压缩, 这时是否还需要采用分级压缩?
为什么?
答:我们采用分级压缩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压缩过程中余隙容积的影
响,即使实现了定温过程余隙容积的影响仍然存在, 所以我们仍然需
要分级压缩。
14 压气机按定温压缩时,气体对外放出热量,而按绝热压缩时不向 外放热,为什么定温压缩反较绝热压缩更为经济? 答:绝热压缩时压气机不向外放热,热量完全转化为工质的内能,使 工质的温度升高,压力升高,不利于进一步压缩,且容易对压气机造 成损伤,耗功大。等温压缩压气机向外放热,工质的温度不变,相比 于绝热压缩气体压力较低, 有利于进一步压缩耗功小, 所以等温压缩 更为经济。 15 从内燃机循环的分析、比较发现各种理想循环在加热前都有绝热 压缩过程,这是否是必然的? 答:不是必然的, 例如斯特林循环就没有绝热压缩过程。对于一般的 内燃机来说,工质在气缸内压缩,由于内燃机的转速非常高,压缩过 程在极短时间内完成, 缸内又没有很好的冷却设备, 所以一般都认为 缸内进行的是绝热压缩。 16 根据卡诺定理和卡诺循环,热源温度越高,循环热效率越大,燃 气轮机装置工作为什么要用二次冷却空气与高温燃气混合, 使混合气 体降低温度,再进入燃气轮机? 答:这是因为高温燃气的温度过高, 燃气轮机的叶片无法承受这么高 的温度,所以为了保护燃气轮机要将燃气降低温度后再引入装置工 作。同时加入大量二次空气,大大增加了燃气的流量,这可以增加燃 气轮机的做功量。 17为什么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不采用逆向卡诺循环?
p
2
3
1
T
2 4
1 v
3 4
s
三简答题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 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答:不一定。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 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对不对,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 界。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 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地交换就是绝热
T
t tw td
s (2′) 未饱和湿空气: t>tw>td(1′) 饱和湿空汽: t=tw=td(1′) 10. 试画出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 T— S 图,并用各状态点的焓值表示其制冷系数。
11. 试在 T— S 图上分别画出汽油机理想循环和柴油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12.在 T— S 图画出基本的朗肯循环和带再热循环,并简要说明再热循环的好处。
温放热过程 3-4,等熵压缩过程 4-1 画出该循环的 p-v 图和 T-s 图。 解:
p
T
1
1
4
2
4 3
v
8.定性地画出压缩蒸汽制冷循环的焓熵图。 解:
T 2
2
3 s
3
4
1
s
9.对于未饱和空气,它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及露点温度三者那个最大?那个 最小?对于饱和空气,三者的大小关系又如何?在 T s 图上表示之。( 4 分) 解:
所以 w = u1 u2 , wt = h1 h2 不只限于可逆绝热过程。
10.请归纳热力过程中有哪几类不可逆因素?
答:。不可逆因素有:摩擦、不等温传热和不等压做功。
11.当有摩擦损耗时,喷管的流出速度同样可用 cf 2
2(h0 h2 ) 来计算,
似乎与无摩擦损耗时相同,那么摩擦损耗表现在哪里呢?
答:摩擦损耗包含在流体出口的焓值里。 摩擦引起出口速度变小, 出口动能的减 小引起出口焓值的增大。
32.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下降,湿空气中所含水分不一定减少; (√)
33. 水蒸气的焓熵图上,湿蒸气区的等温线既为等压线,是一组斜率
相同的倾斜直线;(×)
34. 对于饱和空气, t t w t d ;(√) 35. 对未饱和空气进行降温,含湿量先保持不变,再降低; (√)
36. 对于水(蒸汽),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可确定其状态; (错)
四、计算题
1.设热源温度 TH =1300K,冷源温度等于环境温度 To =288K,热机的工质吸
热平均温度为 T1 =600K,放热平均温度 T2 =300K。已知热机的热效率 t 是以工质
吸放热的平均温度作为卡诺循环效率 c 的 80%,若热机从热源吸热 100kJ 求:
1)吸放热量的可用能;
2)实际热机所做出的功;
过程 △T W Q
A
B
v
C
- +-
解:(共 8′) A 、 B 过程每空 1′, C 过程线 2′。
(共 8′) A、 B 过程每空 1′, C 过程线 2′。
p
A
B
T Cs
v
过程 △T W Q
A + --
B + ++
C
- +-
5.试在 T—S 图上把理想气体任意两状态间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表示出来(简
能为状态参数,与过程无关。
7.热力学能就是热量吗 ? 答:不是,热是能量的一种,而热力学能包括内位能,内动能,化学 能,原子能,电磁能,热力学能是状态参数,与过程无关,热与过程 有关 。 8.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有时写成下列两种形式:
q uw
2
q u pdV
1
分别讨论上述两式的适用范围 .
答: q u w 适用于任何过程,任何工质。
答:由于空气定温加热和定温放热不易实现, 故不能按逆向卡诺循环运行。 在压 缩空气制冷循环中,用两个定压过程来代替逆向卡诺循环的两个定温过程。
18 混合气体中如果已知两种组分 A 和B的摩尔分数 xA>xB ,能否断定
质量分数也是 ωA>ωB?
答:否。 i
xi M eq
M i ,质量分数还与各组分的摩尔质量有关。
二图示题
1. 利用 p—v 图、 T— s 图分析多变指数 1<n<k 范围内的膨胀过程的性质。
解:首先在 p— v 图、 T — s 图上画出四条基本过程线作为分析的参考线,然后依题意画出多 变过程线 1-2,如下图所示:
过程线 1-2 在绝热线的右方和定容线的右方,这表明是热膨胀过程(即 过程线在定温线的的下方,表明是一降温过程。
要写出推到过程)。
.解:
6.将下图所示的水蒸气的饱和曲线和各热力过程相应地画到 T—S 图中。 其中 2-6、1-4、5-8 为等温线, 2-5-7 为等熵线, 1-C-2、3-4-5-6 为等压线 ;
解:
7.某气体工质经历可逆等温吸热过程 1-2,可逆多变膨胀过程 2-3( κ >n>1可), 逆等
3)热机和热源、冷源整个装置的熵的变化量;
4)整个装置的做功能力损失。
解:
300
t 0.8 c 0.8 (1
) 0.4
600
wo 100 0.4 40kJ
Q2 Q1 wo 100 40 60kJ
E xQ1
Q1(1 To ) 100 (1 288 )
TH
1300
77.8kJ
E xQ21
Q 2 (1 To ) T2
系。 3.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 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 4.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能否恢复原来状态?包括系统和外界 的整个系统能否恢复原来状态? 答: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可以恢复为原来状态。 系统和外界整 个系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5.工质及气缸、活塞组成的系统经循环后,系统输出的功中是否要减 去活塞排斥大气功才是有用功? 答:不一定。主要看输出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排斥大气功是否有用。 6.能否由基本能量方程得出功、热量和热力学能是相同性质的参数结 论? 答:不会, Q U W 可知,公式中的 U 为热力学能的差值,非热力学能,热力学
37. 相对湿度较高的空气,其露点温度也较高; ( ×)
38. 湿饱和蒸汽的焓等于饱和水的焓加上干度乘以汽化过程中 1kg 饱
和水变成干饱和蒸汽所吸收的热量; ( √)
39. 过热蒸汽的温度总是大于未饱和水的温度; ( × )
40. 湿空气在总压力不变,干球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湿球温度愈低,
其含湿量愈小。(√)
一判断题 1. 均匀则一定平衡。反之平衡也一定均匀; (×) 2. 稳定状态一定是平衡状态; (×) 3. 判断一个热力过程是否可逆的条件是准平衡过程且无耗散效应; (√) 4. 焓只有在流动工质中才存在; (×) 5. 对于定压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可写为 q h ;(√) 6. 闭口热力系吸收一定热量后,其熵一定增大; (√) 7. 用压力表可以直接读出绝对压力值; (×) 8. 自发过程为不可逆过程,非自发过程必为可逆过程; (×) 9. w pd v 可用于准平衡过程求功量; (×) 10. 热力系没有通过边界与外界交换能量,系统的热力状态也可能变 化;(×) 11. 初、终态相同的热力过程,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可逆过程的熵 变;(×) 12. 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效率都是 ηt =1-T2/T 1;(×) 13. 经不可逆循环,系统和外界均无法完全恢复原态; (×) 14. 理想气体的 Cp,Cv 值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则它们的差值也与温度有 关;(×) 15. 气体的比热可以从 - ∞变化到 +∞的任何值;(×) 16.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与工质、温度和过程有关; (√) 17. 理想气体任意两个状态参数确定后,气体的状态就一定确定了; (×) 18. 理想气体的的焓只和温度有关,是状态参数,而实际气体的焓不 是状态参数;(×) 19. 工质稳定流经热力设备时, 所做的技术功等于膨胀功减去流动功; (√) 20. 多变过程即任意过程; (×) 21. 工质进行了一个吸热、升温、压力下降的多变过程,则多变指数 n 满足 0<n<1 ; (√) 22. 定温压缩是压气机最理想的工作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