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中为常见的动植物。
2、能提出有关于动植物的问题,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的名称和特点,认识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动植物,知道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互相依存。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标准给我们周围的这些动植物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如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课前准备一部分动植物或者是动植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物啊?说一说你知道的动物,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动物:狗、猫、马、老虎、狮子、猪、羊、牛等。
我们身边都有些什么样的植物啊,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啊?这些植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植物:麦子、大豆、柳树、杨树、小草、菊花等。
2.教师小结:大家说得都很好,老虎和狮子我们周围是没有的,
在电视里能看到。
我们周围的动物还有鸡、鸭;还有老鼠。
麦子、大豆可以给我们提供食物,杨树、柳树可以给我们提供木材,让我们盖房子、做家具;小草合菊花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
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我们周围这些常见的这些动植物,研究它们的秘密?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周围的动植物》(板书课题)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活动一:我们周围有哪些动植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观察动物
(1)教师:我们在观察动物时应注意些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周围经常所见的动物都有什么特征。
(3)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真了不起,想不想知道更多的动物?下面让我们交流课前搜集的动物图片,看看这些都是什么?(课件出示)
(4)继续交流:通过看这些资料你们了解了什么?学生回答。
(5)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观察我们总结了很多研究动物的好方法;如看看外形.摸摸皮毛.量量长短高矮.喂喂食物等。
观察动物要按一定顺序观察,要注意安全,要多做比较。
鸡打鸣,鸭凫水,鸟会飞;我们周围常见的动物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2、给动物分类
师:我们周围的动物多不多?
生:多,什么样的都有。
师:我们就身处在这些动物的包围之中,我们相互依存,共同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材。
师:为了便于研究、记忆,我们通常会给周围的动物按形体、功能和用途分一下类。
生:会飞的,不会飞的,能吃的,不能吃的等。
生:好看的,不好看的。
师:说的很好,动物有很多种分法,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分的方法也就不一样。
3、观察植物
(1)教师谈话: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我们带来的植物,而观察植物我们又需要注意什么?(板书:我们周围的植物)
师:我们要想知道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看一看植物的颜色、形状。
生:闻一闻、尝一尝可以吃的植物。
(2)师: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同学们带来的这些植物。
本组观察完可到其它小组观察。
学生分组活动,讨论。
(3)师: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得最仔细,发现得最多。
生:我们发现竹子的茎一节一节的长得直直的,叶子细长。
生:仙人掌身上有许多刺,碰到它,像针扎一样疼。
(4)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生:我发现萝卜吃根,芹菜、香菜吃茎。
生:白菜、菠菜吃叶。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多发现。
4、给植物分类
师:通过研究我们周围的植物,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植物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有些植物冬季开花,有些植物夏季开花。
师:既然这样复杂,我们把这些植物分一分好吗,把我们的分法记录下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巡回指导)
生:我想把菊花、月季花、牡丹花、杜鹃花分成一类,因为它们都开花。
师:还可以根据用途分;根据植物的大小分、根据植物的形状分、根据花的颜色分、根据能吃和不能吃分、根据茎的粗细分等。
师:讨论一下分类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植物。
活动二:我们和动植物交朋友。
1、辨认校园里植物的名称。
2、给校园里的植物挂牌。
3、确定校园里动植物的观察对象。
4、及时填写观察记录。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师:同学们,说一说,你这节课的学习感觉怎么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生答。
2、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围的动植物有了什么认识,以后会有什么改变?
生答。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通过讨论学习,细心观察,我们了解了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一些动植物,知道了它们不同的特点,为我们以后更好的研究、利用它们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五、巩固运用,拓展提高
结合“我和动植物交朋友”活动,可以要求学生种植一株植物或饲养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长期观察它们在四季中的变化,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
板书设计:
2、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动物:狗、猫、马、老虎、狮子、猪、羊、牛等。
植物:麦子、大豆、柳树、杨树、小草、菊花等。
【使用说明】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感觉到孩子对科学探究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作为一名教科学的老师,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习和积累各种科学知识,这样才能游刃有余的指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在指导和评价孩子的时候,老师说的话一定要尊重科学的严谨性,对于某些没有定论的问题,不要做肯定性的回答,而应该是对孩子进行一个探究方向的引导。
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互助、自主的进行探究活动。
范建华光明路街道田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