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明文专题公开课优秀获奖 ppt课件

说明文专题公开课优秀获奖 ppt课件


练一练:找出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1、南极大陆是个神奇的冰雪世界, 有一些自然现象令人困惑不解。最为神 奇的是,在这终年飘雪的冰川雪原中, 竟然有许多地方都是无雪地区。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南极大陆), 它的特点是( 神奇 )。
2、“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 冰,赤橙黄绿看不尽,春夏秋冬最难分。” 这是描绘地处我国西部高原与东部低山丘 陵过渡区域和亚热带与温带过渡地带的神 农架的一首古诗,写出了神农架生物资源 丰富的特色。
答: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蚕
的身躯比作加工厂(0.5分)生动形象地 (0.5分)说明蚕的身躯具有奇妙的加工 能力。(1分)
2.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 人类才会烧熟了吃。(2分)
答:这句话用了作比较的说明
方法,把人和动物进行比较, (0.5分)突出强调了(0.5分)只有 人类在吃熟食的特点.(1分)
答;(1)不能删除,(2)“至少” 这个词表推测
和估计,(3)“至少”这个词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 ,(4)如果去掉这个词, 意思就变成“我国每年 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是200亿元”,表 达就不准确,与实际情况不符,(5)“至少”这 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路面平 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事理说明文
•着眼于阐明抽象的事理 从原理、概念、来源 演变、成因、规律、联系 等方面说明.
说明文常见题型
1、说明对象及特征 2、说明顺序的判断 3、常见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 4、理解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 5、说明文的结构 6、综合素质考察
说明对象VS说明内容(中心)
说明对象:被介绍的某种事物或事理 说明内容(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
方法
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
➢ 易混知识点(三)
说明方法的注意事项
说明方法用三个字表达,表述 要规范。不要与修辞方法、表达
方式,论证方法混淆。
(总结:修2说3论4)
真题演练(规范答题):
1.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 常奇妙的“加工厂”。(2分)
教学目标:
1、回顾说明文相关知识; 2、通过典型例题,总结解 题技巧,规范答题格式。
何为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客观地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 体。目的在于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 功能或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
科学性 条理性 准确性
一般性说明文的种类
事物说明文
•着眼于客观解说事物的 外形、性质、构造、类 别、功能或特征等。
3、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 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 性粒细胞就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列举了
5000~10000个,55%~70%这些数据,( 0.5分)科学准确具体地(0.5分)说明了白血 球在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数量,以及 中性细胞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1分) 。
表态+解词+带词解句+去词解句+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不仅是文章材料安排上的一种技巧,更 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们认知事物 、事理的某种应有的 过程和客观规律.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生产 生长过程或 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空间活动方式或活 动的形态,按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的,说 明事物布局、构造多使用这种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技巧:
说明方法﹢作用+对象﹢特点
四、说明文语言特点:
准确 周密 简明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科学 特点的修饰限制性词语有: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表时间:当时…… •表范围:一切、部分、全部…… •表频率:经常、常常……
例题、“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 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一句中“大约”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010年滨州市中考题)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神农架 ), 它的特点是( 生物资源丰富)。
怎样判断说明对象及特点?
1、看题目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3、挑关键词语
易混知识点(二)
下定义VS作诠释
下定义”:揭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甲 是乙,乙是甲。) “作诠释”:解说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说明 的内容与说明的对象不能变换位置。
逻辑顺序-----是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或 某一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人们认 识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
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
概括-------------具体 主要-------------次要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一般-------------个别 特点-------------用途
判断下面三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 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 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 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 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二)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 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 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 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答:(1)不能去掉。(2)“几乎”是 表程度的推测,(3)它说明了桥面与河面 平行的程度,(4)去掉“几乎”意思就变 为桥面与河面完全平行了,与实际不符。 (5)“几乎”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
得出技巧:
答题方式:不能,该词表示什么,它说明什么,去掉该词, 句子就变成了…,太绝对化了,与实际情况不符,XX词语 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答:(1)不能删。(2)“大约”表示 估计,(3)更切合实际的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 总建筑面积,(4)去掉后,意思就太绝对了, 不够准确,(5)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技巧分析:
1、表态:不能删
2、分析原因:解词+带词解句+去词解句+体现了 语言的准确性
实际运用
下列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 至 少200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