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 湿地、湖泊、沼泽

第三讲 湿地、湖泊、沼泽


2、湿地的分类
天然湿地: 沼泽、滩涂、河流、湖泊、 根据湿地的 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 形成原因分类 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 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4、湿地的分布
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 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蒙新干旱、 半干旱湿 地
青海湖
•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被喻为“消逝的仙湖”。这里曾 经湖清草美,飞鸟成群;这里曾经人声鼎沸,商旅“丝绸”; 这里曾经万家灯火,楼兰城立。然而,因为人为的破坏和自 然原因,现在它寸草不生,荒无人烟,成为一块冒险之地。
4.按湖水矿化度分类 •按湖水矿化度的大小,可分淡水湖,矿化度小于 lg/L;微咸湖,矿化度在l-24g/L;咸水湖,矿化 度在24-35g/L;盐水湖,矿化度大于35g/L。外流 湖大多为淡水湖,内陆湖则多为咸水湖、盐水湖。 •部分学者将湖水含盐度<0.3‰的湖泊称为淡水湖、 湖水含盐度介于0.3‰-24.7‰的湖泊称为半咸湖、 湖水含盐度> 24.7‰的为咸水湖,含盐度达到饱 和结晶的称为盐湖。
第三讲
湿地资源的 开发与保护
世界湿地日的由来

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 全球性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 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 公约》)。它是当时针对一种特定生态系统的自 然保护全球性公约。
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 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练习: 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D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C ①海洋 ②耕地 ③河流 ④湖泊 ⑤森林 A、①②③④ C、③④ B、②③④⑤ D、②④⑤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 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 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
三、湿地资源问题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
泥沙淤积
围湖造田
四、保护湿地
保护湿地的措施: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 •防止水污染;
•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 •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一、湖泊
湖泊和沼泽
•(一)湖泊概述 •湖泊的定义:
湖泊是指终年蓄积了水,又不直接与海洋相连 的天然洼地。它是湖盆和湖水的总称。
•湖泊与水库的区别?
•湖泊是天然成因;水库是人工建成的。
浙江千岛湖
•地球上湖泊的总面积有270万km2,占全部大陆面积的 1.8%。世界上湖泊最集中的地区有芬兰(号称“千湖 之国”)、瑞典,以及加拿大和美国北部。
几个问题:
里海 ?世界上最深的湖是 世界上最大的湖是______ 贝加尔湖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是______ 青海湖 ?世界上 ________ 贝加尔湖 ?世界上面积最大 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苏必利尔湖 的淡水湖是______________ ?
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
•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位于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次克州境内。湖型 狭长弯曲,宛如一弯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 之称。它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最宽79.4 千米,面积5.57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744米,最 深点1680米,湖面海拔456米。其总蓄水量 23600立方千米,两侧还有1000~2000米的悬崖 峭壁包围着。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 条河流注入湖中,贝加尔湖构造罅隙四周围绕着 山脉,这些山脉高度达到2500多米。此湖泊的湖 底沉积物厚度超过了8千米。这就是为何贝加尔湖 罅隙的实际深度为10~11千米。此深度可以与世 界海洋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相媲美。
• 维多利亚湖是 非洲最大的湖 泊,世界第二 大淡水湖(仅 次于北美五大 湖中的苏必利 尔湖),也是 尼罗河主要水 库。位于东非 高原上。
•火口湖:火山喷发停止后,火山口成为积水的 湖盆。其特点是外形近圆形或马蹄形,深度较大。 如白头山上的天池、雷州半岛的湖光湖。
长白山上的天池
•堰塞湖:有熔岩堰塞湖与山崩堰塞湖之分。熔岩堰 塞湖为火山爆发熔岩流阻塞河道形成,如镜泊湖、 五大连池等;山崩堰塞湖为地震山崩引起河道阻塞 所致,这种湖泊往往维持时间不长,又被冲而恢复 原河道。例如岷江上的大小海子(1932年地震山崩 形成的)。此外,水库是一种人工堰塞湖,它由人 工在河道上建坝蓄水而成。
•所有湖泊都有其形成、发展与消亡的过程。 •湖泊是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相互作用下形 成的。以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湖泊主要有构 造湖、火口湖和阻塞湖等;以外力作用为主 形成的湖泊主要有河成湖、风成湖、冰成湖、 海成湖以及侵蚀湖等。 •一般内力作用形成的湖泊规模较大,而外力 作用形成的湖泊规模较小。 •干燥区的湖泊由于盐分不断积累,淡水湖转 化为咸水湖。
一、湿地含义及价值
1、湿地的定义
(1)简明定义: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世界《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 湿地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 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 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由沼泽、泥沼、 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 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月牙湖
敦煌的月牙湖为什么没有被风沙掩埋?
• 月牙泉有四奇: • 月牙之形千古如旧、 • 恶境之地清流成泉、 • 沙山之中不淹于沙、 • 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 1、现经科学家们实地考察后认为:月牙泉本是党河河湾, 并非孤立的湖泊。由于党河改道,残留的河湾脱离了现在 的党河,才成为一个单独的水体。 • 2、它之所以能在强烈的太阳蒸发下而不干涸,是因为丰 富的党河地下潜流源源不断地补充到泉内,尽管沙漠中蒸 发如同抽水一样,但其水量仍能保持动态平衡。 • 3、又由于月牙泉夹在两座沙山中间,沙山相对高度在 100米以上,最高处达170米,南山北坡凸出,北山南坡 凹进,由此决定了泉的月牙形状。 • 4、此外,泉区风的运动也很奇特:如泉外刮西北风,风 从谷口进入泉区后,由于特殊地形的影响,风被加速并分 成东南北三股,沿着泉水域四周的山坡作离心上旋运动, 把山坡下的流沙往上刮,抛向山峰另一坡面,刮其他风向 时也是如此,所以月牙泉不会被流沙填没,也不会像沙漠 中的其他河流和湖泊一样漂移不定。
宁夏风成湖
•冰成湖:由古代冰川或现代冰川的刨蚀或堆积作 用形成的湖泊,即冰蚀湖与冰债湖。其特点是大 小、形状不一,常密集成群分布。例如芬兰、瑞 典、北美洲及我国西藏的湖泊。
北美洲五大湖
•海成湖:在浅海、海湾及河口三角洲地区,由于 沿岸流的沉积,使沙嘴、沙洲不断发展延伸,最 后封闭海湾部分地区形成湖泊。
盐度最大的湖——死海
死海跨约旦、以色列和 巴勒斯坦三个国家。
盐度最大的湖——死海
·
死海的水含盐量很高,一般为250‰,每公升湖水含盐227~275克,在110米深处, 可达到327克。因此,死海成了一个“大盐库”,所蕴藏的盐量足够全世界40亿人食 用2,000年。此外,湖水里还有几十亿吨的钾盐、硫酸镁、溴、碘和其它许多有用 的化学元素。死海湖水的盐类含量高,比重也大,一般为1.172~1.227,比人体比重 (1.021~1.097)大,因此,人在水面上躺着也不会下沉。
拦湾坝(万宁市)
拦湾坝
海成湖
• 2.按湖水进出情况分类 • 可分吞吐湖(泄水湖)和闭口湖(不泄水湖)。前 者既有河水注入,又能流出,例如,洞庭湖、鄱阳 湖等;后者只有入湖河流,没有出湖水流,例如, 青海湖、里海等。
新疆哈纳斯湖
3.按湖水与海洋沟通情况分类 •可分为外流湖与内陆湖。外流湖是湖水能通 过出流河汇入大海者。例如,太湖、洪泽湖 等;内陆湖则与海隔绝,湖水不能外流入海 。例如,新疆的乌仑古湖、罗布泊(现已干 涸)、青海湖等。
(二)湖泊的分类
• 湖泊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按湖盆成因分类, 按湖水补排情况分类,按湖水矿化度分类,按湖 水营养物质分类等。 1.按湖盆的成因分类 •构造湖: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而沿断裂(断裂、 断层、地堑等)产生一些凹陷形成湖盆。其特点 是:湖岸平直、狭长、陡峻、深度大。例如,贝 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滇池、洱海。还有一些是 由于构造运动引起区域地壳下沉而形成湖盆,如 维多利亚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
洱海
• 洱海月,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晚上,居 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 中,欣赏倒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云彩、月 亮和海水相应在一起,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关 于洱海月,流传最广的是天宫公主下凡的故事。 传说天宫中有一位公主羡慕人间的美满幸福生活, 下凡到洱海边上的一个渔村,与一渔民成婚。公 主为了帮渔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 的宝镜沉 入海底,把鱼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让渔 民们能打到更多的鱼。从此,宝镜就在海地变成 了金月亮,放着光芒,照着世世代代的捕鱼人, 于是成了“洱海月”,供人观赏。
• 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 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 水湖。
苏必利尔湖
• 苏必利尔湖是北美洲五大湖中最大的一座, 是世界仅次于里海的第二大湖。也是世界 上第一大淡水湖泊,以蓄水量而言,是世 界上第四大湖泊,世界第三大淡水湖。
• 苏必利尔湖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湖东北 面为加拿大,西南面为美国。
水怪谜团
• 一提到贝加尔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贝加尔湖水怪。贝 加尔湖也因为水怪的传闻而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 由于贝加尔湖生成的年代久远,在幽深的湖底生活着很 多珍稀生物, 是世界上拥有濒临绝种的特有动植物最 多的湖,共有848种动物和鱼类、133种植物濒临灭绝。 • 同时,因为贝加尔湖是亚欧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 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尽管湖面平静,却时有起雾 的天气,加上湖的深度,让人们不知觉间产生了诸多联 想。 • 不少科学家考察认为,某些古老的物种经过漫长时间的 演变,可能逐渐演变为成为人们口中的“水怪”,但同 尼斯湖水怪一样,至今仍没有确切的证据和足够清晰的 照片表明“水怪”的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