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光缆线路技术规范广东长实通信工程有限公司目录一、总则-------------------------------------------------------------------------1二、光缆线路路由-------------------------------------------------------------1三、新建杆路-------------------------------------------------------------------1—3四、光缆的单盘测试和配盘-------------------------------------------------4五、光缆的敷设安装----------------------------------------------------------4—7 (1)光缆端别------------------------------------------------------------------4 (2)架空光缆------------------------------------------------------------------4 (3)引上光缆------------------------------------------------------------------6 (4)局内光缆------------------------------------------------------------------6六、光缆标志牌-----------------------------------------------------------------8七、光缆光纤的接续-----------------------------------------------------------8八、光缆的预留-----------------------------------------------------------------9九、光缆线路防护--------------------------------------------------------------9—10十、材料的选用----------------------------------------------------------------11十一、竣工技术资料----------------------------------------------------------12一、总则1、为使建设单位传输光缆线路的建设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先进性和规范性,特编制本文件。
本文件适用于架空光缆线路工程建设。
本文件未涉及到的部分,仍按国家颁发的相关标准、规范、规定执行。
施工单位对施工图提出修改意见,需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报设计审批单位批准方可实施。
二、光缆线路路由1、光缆线路路由选择的原则是安全、稳定、可靠,便于施工和维护。
首先应服从规划、城建、水利、交通、公路、航运、铁路等各有关部门的总体规划要求。
光缆线路路由应沿靠稳定的公路,在尚未具体规划的农田,光缆线路距公路的距离为20-150M左右,若公路转弯应顺路取直。
光缆线路沿途遇到广电、邮电及其他的杆路时,应尽量采取避让措施,使之满足倒杆隔距。
2、沿途经过乡镇、自然村、居民区与公路之间能满足20M的,杆路可以不绕居民区,否则线路宜绕开居民区。
3、光缆进入城市时,应结合城市的建设规划,确定具体路由及光缆敷设方式。
4、光缆线路穿越茶园、果园、经济林等经济作物地区,在施工复测时尽量利用空隙,采取避让措施,并在竣工图上标注。
三、新建杆路1、新立电杆采用梢径12CM,1/75锥形预应力砼杆,基本高为7M,对于跨越公路、河流等特殊地段的电杆视具体情况确定。
直线段偏差小于5CM,角杆、终端杆杆根内移为25-30CM。
2、光缆线路跨越公路缆路间净距应不小于5.5米;跨越土路缆路间净应不于4.5米,跨越铁路缆路间净距应不小于7.5米。
3、新立电杆埋深要求见表1。
表14、电杆埋深不够及松土地段,需装设卡盘。
5、在土质松软处角深大于5米的角杆、终端杆、分线杆、跨越杆、长杆档杆、飞线杆的杆底均应加垫底盘。
6、上述电杆在石质土及坚石地带可不装卡盘、底盘或固根横木。
7、河滩及塘边杆根缺土的电杆,应做护墩保护。
8、在路边易被车辆人碰撞的地方立杆,应加设护杆桩。
9、线路偏转角小于30°时,拉线与吊线的规格相同;线路偏转角在30°—60°时,拉线采用比吊线规格大一级钢绞线;线路偏转角大于60°时,分设双顶头拉线,顶头拉线采用比吊线规格大一级的钢绞线。
10、每隔250M左右设双方拉线(防风拉),每隔2KM左右,设四方拉线(防凌拉),吊线并在此处作双向假终结。
11、角深大于5米的角杆,吊线坡度变更超过杆距的5﹪小于10﹪的电杆,吊线应做仰、俯角辅助装置。
12、当杆路跨越较大的河流或特殊地段时,应做特殊处理。
杆距大于120M时设辅助吊线及顶头拉线。
13、上述拉线、吊线辅助装置及吊线接头,原则上采用吊缠法制作。
拉线收紧后,地锚柄出土小于15CM。
14、在无法装设拉线的地点,可改用撑杆加固。
在采用撑杆时还应考虑电杆受撑杆支撑处的抗弯力,角深超过5米时,电杆强度应比一般杆增强一级。
线路测量时,应使角深不超过10米。
撑杆的距高比一般采用0.6,撑杆梢径应不小于连结处电杆直径的4/5。
15、电杆编号15.1杆号应写在面向杆路所沿着的道路一侧,编号以一个中继段从光缆A端开始,向B端依次编序杆号。
15.2 一根电杆编一个杆号,不省略,也不增添虚号,最低字应离地面约2.5M。
15.3具体杆号字样及颜色由建设单位另定。
四、光缆的单盘测试和配盘1、光缆的单盘测试;光缆光纤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供货合同的规定要求,在工地应逐盘逐纤检验测试,当发现光缆盘外包装损坏或技术指标不合格时,施工单位应立即报告建设单位处理。
2、配盘:施工单位应按光缆的实际长度精打细算,科学配盘,不浪费和随意开断光缆,尽量避免因配盘不当而增加光缆接头。
出厂盘号和光缆米标应标注在技术资料上。
五、光缆的敷设安装1、光缆端别光缆的布放端别按设计规定。
2、架空光缆2.1、架空光缆采用镀锌穿钉固定吊线。
新建杆路的光缆吊线安装位置基本原则为:南北向杆路在东侧,东西向在南侧,但全程光缆不得交叉换位,因此吊线也可灵活占用杆面。
吊线距杆梢为50cm,全线应尽量保持一致。
吊线在挂缆后无明显垂度。
2.2、光缆吊线采用7/2.2热镀锌钢绞线,挂钩采用25mm挂钩,每隔50cm安装一只,扣挂方向要一致。
2.3、吊线除特殊地段采用吊线抱箍(ф134mm)外,其他的选用有头穿钉(ф12×180mm、ф12×200mm)吊挂。
2.4、按轻负荷区考虑架空光缆的吊线垂度,详见表2。
吊线程式:7/2.2 基础应力=29表22.5、架空光缆线路最低线条跨越其他建筑物的垂直距离见表3 表32.6、架空光缆与电力线交叉跨越平行隔距要求见表4。
表42.7、光缆在敷设安装中的最小曲率半径应不小光缆外径的20倍,固定后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
2.8、架空光缆的挂设方法可采用“预挂挂钩牵引法”、“动滑轮边放边挂法”、“定滑轮牵引法”三种。
过角杆,应在角杆两旁挂设滑轮,两旁滑轮的间距为60cm左右。
光缆敷设应无蛇弯扭曲。
2.9、光缆在公路上抬放时要设标志,保护施工人员和光缆的安全。
3、引上光缆引上管均应新设,采用ф50×3.5mm镀锌钢管,内穿32/28cm子管1根,引上光缆布放在子管内。
子管应尽量延伸至光缆吊线下50cm处并绑扎在电杆上,引上钢管及子管的上端用油麻和自粘带等封堵。
4、局内光缆4.1、局内光缆应直接放至传输室的光缆分配架上,光缆应敷设在铁架上、线架上和槽道中,在光缆的拐弯点、上线柜每层楼的开门处均应用尼龙扎带绑扎牢固,光缆应排列整齐。
4.2、光缆的余线应从光缆分配架开始理顺后圈绕整齐美观,固定位置合适、牢固。
4.3、因局内光缆由各局站的情况不同,比较复杂,宜采用人工布放方式施工。
六、光缆标志牌1、光缆在局站内及杆路上应加挂统一标志牌,标志牌按建设单位的要求定做,制作单位在施工前按期提供给施工单位。
2、每隔4档杆及跨路、跨河、跨桥等特殊地段应悬挂20cm×40cm的光缆警示标志牌。
七、光纤光缆的接续1、光纤接续采用熔接法,接续时应按光纤色谱顺序一一对应,并采用OTDR进行监测,使每根光纤接头损耗符合要求。
要求单模光纤接续损耗双向平均值小于0.05 dB/中继段,最大接续损耗每根光纤接续双向平均衰减为:0.08dB/纤。
2、光缆接续采用专用的光缆接头盒。
接头盒运达工地后,应集中检验光缆接头盒的技术要求是否符合合同的规定。
3、接续时应记录光缆接头盒两侧的计尺码数,作为竣工技术资料,架空光缆接头采用在接头盒的一端进出线方式。
4、光缆应同纤号相接,不得错号。
5、每个接头处,光缆与光纤均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备日后维修或二次接续用。
6、两端光缆的金属构件在接头处作电气断开。
光缆在局站内终端,光纤编号应正确、正规、统一,尾纤盘绕整齐美观。
光缆加强芯与机房保护地线连通。
八、光缆的预留1、光缆在局站内预留一般不超过30米,预留光缆应盘成圈固定在机房内。
2、管道光缆在引上处作适当预留,预留长度为10米。
3、架空光缆在接头处两侧电杆作适当预留长度超过10米。
4、跨越大于80米的河流,两岸各余留光缆为5米5、架空段每10个杆档光缆余15米。
九、光缆线路防护1、防强电工程选用无铜导线、塑料外护套耐压强度为15KV的光缆,并考虑将各单盘光缆的金属构件在接头处作电气断开,将强电影响的积累段限制在单盘光缆的制造长度(一般为3KM)内,光缆线路沿线不接地,仅在各局站内接地。
架空光缆线路在与电力线、广播线交越时,要采取三线防护夹板进行防护,防护长度应超过交越处两边各50CM。
2、防雷2.1、除各局站外,沿线光缆的金属构件均不接地。
2.2、光缆的金属构件,在接头处不作电气连通,各金属构件间也不作电气连通。
2.3、局站内的光缆金属构件应相互连通并接保护地线。
2.4、架空光缆线路应在下列电杆上装设避雷线:(1)、终端杆、引入杆;(2)、深大于1米的角杆,过河线垮越杆、分线杆、超过杆长12米的电杆,山坡顶上的电杆;(3)、雨较多地区线路中间杆每隔5-10杆加装1处;(4)、市郊或农村每隔1公里设1个接地点。
2.5、架空光缆接地电阻见表5。
表52.6、新建钢筋混凝土杆路可在电杆中穿ø4.0mm镀锌铁线,上部伸出杆顶10cm,下部埋在杆底;距地面50cm处设测试断点,用线夹连接,接地极采用地气棒接地,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0欧姆,山区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2欧姆,每隔500m设一个接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