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主题、主线和重点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总论1-2章第二部分:毛论3-4章第三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5-15章,分四个相对独立部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5-6-7章(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8-11章(3)祖国统一与外交政策12-13章(4)建设祖国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14-15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靠什么作为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指导思想:马列毛邓三•《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这《六个“为什么”?》分别是:• 1.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第一、十章)• 2.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第四、五章)• 3.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第九章)• 4.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第九章)• 5.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第八章)• 6.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第七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
教学难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理论成果• 3.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背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内曾经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的含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观点和学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另一种是从广义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很多后继者所丰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
我们平常作为指导思想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概念,基本上是属于广义上的理解。
2、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1)何以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中国的特殊国情• 1.在2半的旧中国,不仅革命的条件与马恩列所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而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同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也不可能相同;• 2.在新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结论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何以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由毛泽东在1938年才提出,但是这并不是说,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是突然冒出来的。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在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中,就已经提出过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世界各国共产党是一致的但当应用到各国去,应用到实际上去才行的。
要在自己的争斗中把列宁主义形成自己的理论的武器,即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机关凝神来定出适合客观情形的策略和组织才行。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从六届六中全会的文件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在党的中央领导层开始形成了共识。
一个是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问题有过系统的论证。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这里,一是要“解决中国问题”,二是要“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关联的目标。
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二是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1、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1)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前提和基础。
(2)立足于中国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根本原则。
(3)融合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根本要求。
2、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发展、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
(1)剖析时代特征,解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任务。
(2)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目标要求。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就是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例如:•毛泽东用“愚公移山”来说明什么?•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说明什么?•用“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来说明什么?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历史进程(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
(3)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4)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成果之间的关系• A.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科学的思想体系;• B.前者为后者的发展奠定基础,后者又继承和发展了前者;• C.它们都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这个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总之,是为了解决“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这就是“一脉相承”的“脉”:解决在国情特殊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十七大报告解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学生阅读教材P9-13•对这一科学论断,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深理解:•一、要从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成果准确鲜明而又富有新意的科学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地综合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并第一次阐明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三个一”,就成为鲜明的、贯通的、完整的统一体。
•二、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三个方面的新的伟大觉醒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一个方面的伟大觉醒,是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的伟大觉醒,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的伟大觉醒,则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之本、发展方式、发展规律、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新时期以来党在这三个方面新的伟大觉醒,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境界。
•三、要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以贯之的创造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问题。
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既是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这个角度来说的,又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中所体现的创造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这个角度来说的,更重要的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新的实践中所体现的巨大威力这个角度来说的。
因此,毫无疑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思考题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我们的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
只有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已经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