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生产运作能力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6章生产运作能力生产与运作管理


•使由于能力不足而引 、雇用临时工、业务外包、动用 起的机会损失减少 安全库存等措施来弥补
•这些临时措施也有其不足
能力 优势
•规模经济有其优势时 •保守型,稳定型策略,其风险
,有利,可以使企业 性较小
降低成本,取得价格
上的竞争优势,扩大
市场占有率
能力闲置部分
中略
能力短缺部分
系统日常运行决策 作业现场的作业排序、人员分配变动不
太大时,只需要较小的缓冲
三、 能力计划的决策方法
(一)能力计划的决策步骤 (二)能力计划的决策工具
——决策树
(一)能力计划的决策步骤
(1)估计未来的能力需求 (2)确定需求与现有能力之间的
差 (3)制订候选的能力计划方案 (4)评价每个方案
一)未来能力需求的估计方法
• 生产运作能力是企业制订年度生产计 划的依据
• 生产运作能力计划可以为企业制定设 施建设规划提供必要的资料,从而使 基本建设投资费用得到更为合理有效 的运用。
二、能力计划
(一)能力的利用率 (二)规模经济原理在能力计划中的运用 (三)能力扩大的时间与规模 (四)设施的小型化、集中化 (五)能力计划决策与其他决策之间的关系
确定可供选择 的方案、事件 及其概率 多级决策,则 要确定二级或 三级决策点, 并逐级展开其 方案枝、状态 点及概率枝 “由左至右” 绘制决策树形 图
根据概率枝 右端的损益值 及概率枝上的 概率,“由右 向左”计算出 各方案在不同 自然状态下的 期望值。
即方案选优的 过程,是将期望 值小的方案枝剪 掉,最后剩下一 条贯穿始终的方 案枝。此方案即 最佳方案 在被舍方案枝 上画上“∥”, 表示剪掉
据企业的具 体情况而定
时间
中间策略
(四)设施的小型化、集中化
概念——在一个设施内只集中进行小范围的、少 数品种的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
ABB公司→1200家小公司 200人/家 年销售总额 300亿美元
IBM的英国分部→30个独立的业务部 优点:
• 管理的注意力集中,职工的工作目标单一和明确 • 管理层次较少,决策迅速,团队工作方式易于实施 • 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较快
H=8 ×250 ×(1-15%)
=1700(h) 第三步:计算所需复印机数 M=6250/1700=3.68≌4(台)
二)确定需求与现有能力之间的差
• 需求与现有能力之间的差为正数时,需要增加 能力
• 增加能力需考虑多种因素
如:航空,顾客需求总量=座位数×航班次数/年 制造企业:各工序能力的平衡 企业的整体生产能力是由瓶颈环节的能力
年需求(需复制的报告种类数) 50
每种报告复制份数
40
每份复制时间(h)
0.5
作业准备时间(h)
5
部门B
100 60 0.7 8
解: 第一步:计算全年所需要的复印机小时
数 R=(50 ×40 ×0.5+100 ×60 ×0.7)+(50
×5+100 ×8)
=6250(h) 第二步:计算一台复印机的年工作时数
机械配件厂
汽车厂
➢一般,度量分两种:投入度量或产出度量
医院、航空客运业、餐馆既可用投入也可 用产出度量
➢ 投入度量还是产出度量?基本考虑:
1. 产品对象专业化的企业组织——产出 度量
2. 产品工艺专业化的企业组织——投入 度量
(三)生产运作能力的重要性
• 生产运作能力是保证一个企业未来长 期发展和事业成功的核心问题
“最大”能力
➢技术上的“最大”和经济上的“最大”能力
➢技术上的“最大”能力——除设备所需 的正常维修、保养时间以外,设备连续 运转时的产出能力 ——最大能力 ➢经济上的“最大”能力——一个组织在 使用合理的人员、合理的时间安排的条 件下,设备的最大产出能力
——正常能力
(二)生产运作能力的度量
基本度量
方法——净现值法、盈亏平衡分析法 、投资回收率法等
• 定性评价——是否与企业的整体战略、 竞争战略相符。具体评价时还可用一系 列的假设。
(二)能力计划的决策工具——决策树
决策树法——用树枝图来形象地表 示各方案及其所面临的自然状态, 并通过各相应条件下的损益值和概 率值计算各方案期望值,进而比较 其大小,选取最佳方案的决策方法 。
◆管理能力一般只能定性分析,而人员能 力、设备能力可以定量计算,故生产运 作能力主要是指狭义的生产运作能力。
◆企业的生产运作能力——一个企业在一 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 下,企业内部各个生产环节综合平衡以 后能够产出一定种类的产品或服务的最 大数量。
◆ 它是反映企业产出可能性的一种指标 。
3、大规模方案,需求小。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选择:听 之任之(经营结果将为40000元)或进行促销活动。促
销可能会引起两种结果:反应一般(相应的经营结果 为20000元)或反应强烈(经营结果为220000元),这 两种结果发生的概率分别为0.3和0.7。 4、大规模方案,需求很大。这是最好的组合,这种情况 下没必要再决策,经营结果为800000元。
所决定的
三)制订候选的能力计划方案
• 扩大能力的方法很多: 积极策略、消极策略或中间策略 新设施地点的选择 加班、外包等临时措施 • 方法不同、侧重点不同,形成不同
的方案。 一般应给出3-5个候选方案
四)评价每个方案
• 定量评价——财务的角度,以投资为基 准,比较各个方案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和 投资回收情况。
一)决策树的基本形式
事件点
概率枝
方案枝 决策点
损益值
构成要素:
图 决策树的基本形式
决策点——以方块表示
方案枝——一个方案;
事件点——以圆圈表示
概率枝(可能发生的事件)——一种自然状态,
概率值
结果点——可能带来的经营结果。利润、成本等
称为损益值
二)应用步骤
(1)绘制树 形图
(2)计算期 望值
(3)剪枝
(一)能力的利用率 (utilization rate of capacity)
1、能力的利用率——设施、设备、人员等 生产运作能力被利用的平均程度
能2、力能缓基率力冲本=量缓表的冲大达(c小式ap随:ac产利it业y用和cu企sh平业io均的n能)不产=力1同出-利而率用不同率. 如:资本集约度高的企业,制造类企业能力缓冲
案例:
某百货公司准备在一个选定的新地区开设一个分店,现
有两个关于分店规模的方案:大规模方案和小规模方
案。该地区的市场需求有两种可能:需求很大和需求 很小,概率分别为0.6和0.4。可能的结果是: 1、小规模方案,需求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进一
步选择,是维持该规模还是进一步扩大。预计两种选 择的经营结果分别是(1)维持,所获得利润为223000 元;(2)扩大,利润为270000元。 2、小规模方案,需求小。在这种情况下没必要进一步选 择,因为没必要进一步扩大。预计经营结果为200000 元
务i的批量) Si——产品i的标准的作业交换时间(在服务
中,重换一种业务时所需的准备时间) n——产品或服务的种类数
其次,计算每台设备可提供的工作小时数。 设备的总工作时数N=工作时数/天工作日/年 有效工作时间H=N(1-缓冲量C) 第三步 计算出所需设备数:
其他类型的企业M=,HR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计 算能力需求 应用实例:
何时扩大,扩大多少? 两种极端的策略:积极策略和消极策略
能力闲置部分 需求预测
能力短缺部分 需求预测
能力 能力
积极策略
时间
•扩大时间超前需求 •扩大规模较大 •时间间隔较长
消极策略
时间
•扩大时间滞后需求 •扩大规模较小 •时间间隔较短
积极策略
消极策略
特点
•带来较大的缓冲
•能力不足部分可采取加班加点
量通常较小; 服务类行业,银行、邮局等应设较大缓冲量
(二)规模经济原理在能力计划中的运用
一般:规模经济——生产规模(或设施规模 )越大,产出的平均成本越低
➢适度规模 ➢在给定的规模下,最优的生产运作水平?
➢只有在设施规模和生产水平都比较适度的 情况下,才能达到最优经济规模
(三)能力扩大的时间与规模
(五)能力计划决策与其他决策之间的关系
竞争重点是 较大的缓冲 能力决策与 交货期
企业竞争重点 竞争重点是 增大能力的利用率,缓冲 降低成本 变小
能力决策与 能力扩大总要伴随设施的扩大而重新选 设施规划决策 址问题
库存策略——库存水平控制较低时,设 定较大的能力缓冲
能力决策与
当人员安排的灵活性较小时,大的缓冲 可减少设备的超负荷运转
某写字楼内的复印中心,为两个部门复印各种业务
报告,每份报告的所需复制时间根据其页数,装订方 式等而不同。下面给出了每个部门复制需求的有关信 息。该中心每年的工作日为250天,每天工作8小时。 复印中心认为,他们需要保持15%的能力缓冲。该中 心为了这两个部门的文件复制,至少需要几台复印机 。
项目
部门 部门A
第6章生产运作能力生产与 运作管理
一、基本概念
(一)生产运作能力的定义 (二)生产运作能力的度量 (三)生产运作能力的重要性
一道工序、一台设备 、一条生产线、整个 (一)生产运作能力的定义 企业组织
◆生产运作能力是指一个设施的最大产出率.
◆广义的生产运作能力——人员能力、设备 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总和
➢考虑:未来的市场需求、技术变化、竞 争关系、生产率提高等因素
➢对市场需求所作的预测必须转变为一种 能与能力直接进行比较的度量。在制造 企业中,生产运作能力经常是用设备数 量表示。
➢把市场需求转变为设备数量的方法:
首先,计算每年所需的设备小时数
R—R—=∑每D年iP所i+∑需的DQ全ii S部i 设(备I小=1时,2数,…,n) Di——每年所需的产品i或服务i的数量 Pi——产品或服务i所需的加工(处理)时间 Qi——产品i每批的加工数量(即:产品或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