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高速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绥阳至遵义高速公路青山至檬梓桥段路堤、路堑边坡植物防护建议方案说明四川瑞云环境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绥阳至遵义高速公路青山至檬梓桥段QMLH-7合同段2012年6月路堤、路堑边坡植物防护建议方案说明一、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青山至檬梓桥段高速公路是遵义市绕城高速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兰海高速公路和杭瑞高速公路在遵义市的联络线工程,也是贵州省高速公路网“678”网中的组成部分。
QMLH-7合同段起点于遵义县虾子镇青山村,也是连接杭瑞高速的枢纽互通,终点为连接崇遵高速檬梓桥枢纽互通,之间设置中桥互通、洪江互通、李子垭互通,全长30.36km。
边坡防护绿化边坡防护形式对边坡绿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边坡绿化以水土保持、改良土壤、稳定边坡为目的。
2、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本项目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四川、重庆过渡的斜坡地带,南部边缘为西南向东北横贯的乌江河谷,西部边缘为自南向北纵贯的赤水河,大娄山山脉切割室内中部。
区域内地形为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平均海拔高度800~1200米,相对高差不超过300米,其中山地占64.4%,丘陵占29.3%,盆地及河谷坝子占6.3%。
沿河地貌类型多样,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其次为河流冲积盆地地貌及低山地貌区。
地形起伏相对较大,第四系覆盖层相对较薄,基岩多有出露。
3、气候(1)气候特点本项目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8℃,年降雨量1000~1300mm,年平均降水量为1084mm,五至八月降水约占年平均降水的60%;年日照时数在1000~1300小时之内,无霜期在254-352天之间,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小区气候环境,东无严寒,夏无酷暑。
冬季以偏东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受地形影响,近地层常多静风,年平均风速1m/s;根据对已有气象资料的分析及调查,遵义市降雪年均日数在0.1~3.4日,局部有凝冻现象。
(2)气温项目区域位于较低纬度、较高海拔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特别明显。
形成了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基带的山地气候,兼有高原气候特点。
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热量丰富,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立体气候和小区域气候明显等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14.6℃,最热月平均气温29.4℃,最冷月平均气温1.4℃,日极端最高气温36.7℃,日极端最低气温-8℃。
(3)降水项目区域年平均降水量为1084mm,4月16日前后进入雨季,中到大雨天气常常出现。
当夏季风5~6月移到长江流域与偏北气流相会时,便形成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线路地处长江上游,也同样会产生降雨量大、降雨次数多的梅雨天气。
夏季风继续增强,西南气流继续北推,由于处于纯粹的西南季风控制下,梅雨天气便开始结束,进入连晴高温少雨的干旱天气。
9月中旬夏季风逐渐减弱南退,冬季风逐渐增强南下,持续的秋雨天气便开始出现。
(4)风路线区域属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以偏东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受地形影响,近地表常多静风,年平均风速只有1m/s。
4、水文项目区域属于长江流域,以大娄山山脉为分水岭,南北分属乌江区和长江上游(宜宾至宜昌)干流区(简称长上干)两大水系。
长上干水系包括赤水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桐梓河、习水河、綦江河的两条分流,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35%;乌江水系包括乌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偏岩河、湘江河、余庆河、洪渡河、芙蓉江等河流,控制面积19983平方公里,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65%。
本项目主要为湘江河水系,不通航。
沿线地下水的赋存类型主要有:第四系覆盖层中的孔隙水、碎屑岩中的孔隙~裂隙水和碳酸盐中的岩溶孔隙~裂隙~溶洞水三大类。
其中以碳酸盐岩溶孔隙~裂隙~溶洞水为主。
二、设计依据(1)绥阳至遵义高速公路青山至檬梓桥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交通部发JTJ/T 006-98 ;(4)《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1999;(5)《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2004年第3号令;(6)《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 GB2772-199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8)《贵州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DB52/294—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1)《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2003年5号令)(12)《全国生态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年11月16日)(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14)实地勘察,从现场调查、采集所获取的资料。
三、方案概述1、本边坡植物防护方案适用于主线、互通匝道的路堤、路堑边坡。
2、本边坡植物防护方案是基于边坡稳定前提下进行的植物防护措施,即按照边坡原有工程防护设计实施后,在边坡稳定的基础上采取的措施。
3、本方案依据边坡性质、类型、坡率等因素确定七种植物防护形式。
具体防护方案见附表1。
附表1:边坡类型划分与边坡植物防护方案分类一览表四、设计方案1、方案一:三维网植草灌绿化施工工序:①、坡面清理清除坡面浮石、危石,对凸出较多的坡面进行修整,对凹进较多的坡面进行修补,坡顶清理约10~20cm,对坡面杂草进行清除。
②、开挖水平沟(针对过于平滑边坡)人工在清理好的坡面开挖宽10cm,深5-8cm的水平沟,沟与沟间距30cm。
③、铺挂三维网改良土回填好后,从上至下铺挂三维网,网应紧贴坡面,然后用U型钉和竹钉把网固定牢固。
U行钉间距为100×100cm,中间用竹钉加固,竹钉与U型钉间距为50cm。
U型钉长32cm,用长67cmØ8钢筋加工。
竹钉长度为20cm。
④、覆土、播种回填改良土5cm厚,改良土:腐殖土100Kg、普通土1m3、复合肥30g。
点播乔灌种籽。
⑤、养护管理及时浇水养护,待种籽出苗后长至20cm高后,及时人工撒播(或用液压喷播机)草种。
定期检查,除杂草、病虫防治。
如发现坡面有光秃或灌木密度不够,及时补栽小灌木苗或藤蔓植物,保证2-3株/m2灌木。
2、方案二:8cm素喷(不挂网)植草灌绿化施工工序:①坡面移交: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办理坡面移交手续,方可进行施工。
②坡面清理:清除坡面浮石、危石,对凸出较多的坡面进行修整,对凹进较多的坡面进行修补,坡顶清理约10~20cm,对坡面杂草进行清除。
③喷料准备:备足细土、种子、复合肥、土壤稳定剂、根瘤菌剂、覆盖料和保水剂。
草籽需要经纯度检验和种子试验,并在喷播前做好催芽准备(《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
④喷播基材:将材料按比例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后靠机械液(空)压原理将其喷播附着在边坡上。
⑤覆盖无纺布:扎紧边口,加盖无纺布。
注意不露边口,轻柔操作,保持布面良好。
⑥炼苗揭布:至幼苗长到5~6cm或2~3片叶时,逐步揭布,禁止大晴天猛然揭布。
⑦播后养护:根据土壤肥力,湿度、天气情况,酌情追施化肥并灌溉。
3、方案三:10cm挂网植草灌绿化施工工序:①坡面清理:尽可能将坡面平整,以利于客土喷播施工,清理对象包括岩面碎石、松散层等。
对于光滑岩面需要通过挖掘横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以免客土滑落。
②测量放线:确定主锚杆钻孔位置,再在相邻的主锚杆之间中点上插补次锚杆。
③锚杆施工:主锚固件的端部需做锐化处理。
其中金属主锚固件¢12,木质锚固件为¢35以上的硬质木桩代替;次锚固件规格为¢12为铁质,同样可用¢35以上的硬质木桩代替,锚杆长度均为60~100cm,次坚硬和松软质岩面长度应加长。
主锚杆间距2m,次锚杆间距1m,在土层较厚坡面,可用硬质木锚杆替代。
锚杆施工工艺:钻孔→插入锚杆¢12→钉锤钉紧后,坡面预留10cm→外端涂防锈剂→锚杆施工完成。
④挂网施工:放卷,连接,固定。
⑤客土材料搅拌:客土材料(客土材料是由绿化基材、保水剂等高分子合成添加剂、长效复合肥、混合草灌种子与当地土料按照一定配合比搅拌后的产品)。
⑥客土喷播:以坡面挂网为基础,通过空压机和喷播机将搅拌均匀的客土原料自上而下喷射到坡面,直至达到表d所列设计厚度为之。
从而为坡面植物生长提供生养基础。
每次喷播厚度视具体施工情况而定。
表d最小客土厚度⑦播后养护:喷播后,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养护,保证植物扎根稳定。
4、方案四:10cm植生板挂网植草灌绿化施工工序:①坡面清理:尽可能将坡面平整,以利于客土喷播施工,清理对象包括岩面碎石、松散层等。
对于光滑岩面需要挖掘横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以免客土滑落。
②测量放线:确定主锚杆钻孔位置,再在相邻的主锚杆之间中点上插补次锚杆。
③锚杆施工:主锚固件的端部需做锐化处理。
其中金属主锚固件¢12,木质锚固件为¢35以上的硬质木桩,锚固件长度依据坡面岩石的坚硬度不同调整;次锚固件规格为¢12为铁质,同样可用¢35以上的硬质木桩代替,锚杆长度均为60~100cm,次坚硬和松软质岩面长度应加长。
主锚杆间距2.0m,次锚杆间距1.0m,在土层较厚坡面,可用硬质木锚杆代替,主次锚杆深度详见表a和表b。
锚杆施工工艺:钻孔→插入锚杆¢12→钉锤钉紧后,坡面预留10cm→外端涂防锈剂→锚杆施工完成。
④挂网:放卷,连接,固定。
⑤固定植生板:植生板采用50cmx5cmx1.0cm木板。
⑥喷射基材,点播苗木:每平方米点播灌木品种不少于3种。
⑦养护:喷播后,至引进植物扎根稳定,施工后至少进行养护6个月时间。
5、方案五:挂网种植油麻藤绿化(1)、垂直绿化简介对于硬质岩石边坡,不适合进行喷有机材绿化等绿化方式,可采用本措施进行边坡绿化。
本绿化方式适用于坡率大于1:0.5硬质岩石边坡。
对于采用浆砌片式封闭的边坡,也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局部绿化。
本施工方案使用的锚杆、铁丝网构成爬架,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下能良好生长的油麻藤品种,能快速生长覆盖边坡,按株距30cm进行种植。
A材料要求塑包铁丝网(Φ1.8mm,网孔孔径10×10cm)、锚杆(Φ12mm,长度40cm)、油麻藤袋苗。
B施工工艺塑包铁丝网藤本绿化主要工序:开挖种植坑或砌筑种植池——打锚杆孔施工——放置铁丝网——钉锚杆施工——种植植物——洒水养护。
①、挖种植坑,在坡脚和坡面平台开挖种植坑,或砌筑种植池,并回填种植土。
②、挂铁丝网施工,两幅铁丝网间重叠10cm连接。
③、钉锚杆,每间隔1m打入一根Φ12mm的锚杆,对铁丝网进行固定。
④、种植植物,铁丝网放置完毕后,种植油麻藤,株距为30cm。
⑤、洒水养护,植物种植完毕后,浇透定根水。
每天进行养护,保证其成活并能正常生长。
(2)、养护管理由于公路沥青路面吸热性大,温度高,来往汽车的排气污染和灰尘,以及树木争夺水分、养分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大力度进行养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