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日本(第二课时)
课题
第一节日本(第二课时)
授课类型
新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自然灾害等方面,本节课着重讲述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六、练习及检测题
新学案课堂达标选择题4--7小题
七、作业设计
新学案课堂达标训练与能力提升
本节教材另设阅读、图表、活动等,在说明日本地形和组成,经济发展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状况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开阔了视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二、学情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农村学生视野相对狭窄,但对日本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只是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应该存有较大的学习兴趣。
教师针对重难点结合教材中的活动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问题导入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历史课上,我们知道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战败国,而如今日的经济状况如何呢?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阅读课本的三组统计数据,充分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状况。
2. 日本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各地都有,说出在我国市场上有日本的哪些工业产品呢?(丰田、尼桑轿车,索尼、松下电器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小建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日本加工贸易经济的优缺点
难点
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预习:
完成新学案P12基础知识梳理(6分钟)
教师巡回督促检查完成情况,了解学生自学中的难点及重点掌握情况。
3.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呢?资源贫乏,原料和燃料需要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需要出口,由此总结日本的经济特点:加工贸易。
4.工业布局:看“P29页活动1”,找出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并在板图上指出几大主要的工业区。
1.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2.日本的海外投资:投资建厂的投资对象有?生产哪些工业产品?
分析为什么要海外投资?
完成活动4题讨论题。
1学生对日本的工业分布及重要工业区以及临海分布的原因的重要知识的掌握。
教师总结:日本虽然自然资源贫乏,国土面积狭小,但是日本发挥科学技术先进和劳动力资源充足的优势,利用岛国多良港的有利条件,将工业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大量进口原料,加工成工业产品,再大量出口工业产品。这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我国的国情和日本不一样,我国的经济要迅速发展,不能盲目照搬别人,一定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我们的经济。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使学生能够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2)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图片、查找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处理资料,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