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
一园路工程技术规程
一、为提高各级各类绿地中园路的质量和景观效果,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二、凡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等各级各类绿地及景区内具有引导游览、组织交通、构成园景功能的道路应遵守本规程,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三、原则上参与创城的工程所有园路应具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四、园路设计可选用标准图集,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予以综合补充和修改。
五、园路建设应体现功能、景观要素,使其在引导交通的同时具有观赏价值。
六、园路线形应流畅、优美、舒展。
七、在建造园路时,应切实保护原有树木和植被。
八、园路路径布局合理,弯曲道路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游人走捷径损坏绿化。
九、园路路形及道路宽度、转弯半径等应合理、适用。
十一、园路基层设计要区分人行道和机动车道,对通行 1 、 5 吨以上的机动车道和停车场要按照市政道路设计或参照有关图集。
十二、园路基层设计宜采用透水透气的砂、石等材料,除机动车行车道外尽量不采用混凝土基层。
园路基层必须压实并符合设计要求。
如遇软土地基,应进行补强处理。
十三、园路路面应耐磨、平整、防滑、适用、美观。
除起装饰、点缀作用的线条等部位,不应使用光滑面层。
面层材料宜选用当地材料,充分体现自然特色,面层图案应丰富多样,避免单调乏味。
十四、园路路面设计可结合我市常用的路面用材合理确定。
十五、路缘石安装其色泽、尺寸等应与路面协调并符合设计要求,无缘石路面应作好周围土体保护,防止水土流失、污染路面。
十六、施工单位园路施工时应作好充分的施工组织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有关要求。
十七、园路工程、地坪等应在主体工程、地下管线工程完工后,方可进行施工。
十八、施工时应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验收制度,石板、块石、弹石、侧石的强度、
色泽和加工精度均应达到设计及要求。
棱角应完整、无翘曲。
十九、施工过程中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力争创造精品工程。
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关责任单位应认真执行工序验收制度,未经验收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
二十、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进行施工放样,经有关单位和部门验收后再大面积施工。
园路放样时,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减少踏步,减少土方挖填。
二十一、园路铺设时结合层应密实、牢固。
如发现结合层不平,应取出路面材料,以结合材料重新找平,严禁用砖、石材料临空填塞。
二十二、混凝土表面如需做图案或压纹时,应在表面收水、终凝前划线或模压。
二十三、排水管道及各类检查井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井盖顶标高应与路面持平。
二十四、园路尽量不设置踏步,
二十五、园路施工完成后应作好养护、保养及成品保护工作。
二十六、园路工程完成后应及时组织验收,
二十七、施工过程中及工程验收后应按要求作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二十八、本规定同时适用于各类广场、停车场等。
二园林中园路铺装工程
园林铺装设计应重视艺术性,本文在分析园林铺装艺术表现要素的基础上,从景题联想、因境而成、美感创造、装饰美化四个方面探讨了园林铺装艺术的具体表现手法。
园林铺装,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
铺装作为构园的一个要素,其表现形式受到总体设计的影响,根据环境的不同,铺装表现出的风格各异,从而造就了变化丰富、形式多样的铺装。
园林铺装艺术探讨
园林铺装艺术表现要素
园林铺装表现的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中,主要通过形状、色彩、质感和尺度四个要素的组合产生变
化。
色彩
色彩具有鲜明的个性,暖色调热烈、兴奋,冷色调优雅、明快;明朗的色调使人轻松愉快,灰暗的色调则更为沉稳宁静。
铺地的色彩应与园林空间气氛协调,如儿童游戏场可用色彩鲜艳的铺装(图 5 ),而休息场地则宜使用色彩素雅的铺装,
灰暗的色调适宜于肃穆的场所,但很容易造成沉闷的气氛,用时要特别小心。
根据法国色彩学家朗科罗关于色彩地理学的分析,地域和色彩是具有一定联系的,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色彩表现,在铺装上选取具有地域特性的色彩科表现出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如澳门的城市铺地延续了其中地中海风情的传统特色,市政厅广场地面采用黑白对比的色彩铺装,给人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形状铺装的形状是通过平面构成要素中的点、线和形得到表现。
点可以吸引人的视线,成为视觉焦点。
线的运用比点效果更强,直线带来安定感,曲线具有流动感,折线和波浪线则具有起伏的动感。
形本身就是一个图案,不同的形产生不同
的心理感应。
在园林铺装的应用中,一般通过点、线、形的组合达到实际需要的效果。
质感质感是由于感触到素材的结构而有的材质感。
尺度铺装图案的尺寸与场地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园林铺装艺术表现方法 1 景题联想① 特定符号的运
用。
② 绘画形式的运用。
2 因境而成园路与场地总是从属于某个特定的环境,它必须与环境中的其他要素取得风格上的协调,因境而成地创造符合空间气氛的铺装。
如果“ 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即百般精巧,终不相宜。
”
三园林假山系列—假山的组合单元
主要有绝壁及峰、峦、谷、涧、洞、路(蹬道)、桥、平台、瀑布等,
园林挡土墙的景观艺术性园林挡土墙的艺术性设计主要从三方面进行: 1.1 挡土墙的设计形式指挡土墙的形状和高矮。
据环境状况通常采用“ 五化” 设计手法,即化高为低、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化陡为缓、化直为曲。
① 化高为低
② 化整为零
③ 化大为小在景观明亮之处也可以设计成水池,放养游鱼水生植物,也可以
设计成喷泉,形成观赏性很强的空间效果。
④ 化陡为缓⑤ 化直为曲 1.2 挡土墙的材料质感挡土墙材料一般用自然山石,通常因地制宜,地取材,以节省费用。
自然石材和贴面的质地、色彩、组合构成了挡土墙的细部美感。
1.3 结合园林其他内容,设计多功能的景观挡土墙 1.4 假山
石挡土墙
实习总结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
1 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应重视几个环节
1.1 重视园林科学研究,加强职工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以出色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1.2 重视施工时间的控制
根据施工时机,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是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1.3 重视种植土壤的改善
园林绿化种植土质不宜粘重,以中壤土为好。
1.4 重视植物品种的选择
根据地区自然地理条件,设计中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起到改善校园小环境、小气候的作用。
2 科学管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2.1 应深刻领会设计意图,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作为管理技术人员,应熟悉设计指导思想,设计意图,图纸和质量的要求,管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地形地貌、地下管道、施工条件和定点放线的依据等有关资料,对质量、工期、效果、效益目标做出规划。
因此要及时组织人员做出详细目标管理,结合工程质量特点,地区环境和施工条件,从施工全局的技术角度出发,遵循施工工艺要求,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2.2 严格控制工程现场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方法及监控措施,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得到落实,管理人员要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其主导作用,以优质的工作创造优质的园林工程。
2.3 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就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使每一个分项都符合质量标准,每一个分项工程又都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对每一道工序必须严格检查,当上一道工序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绝不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只要每一道工序质量都符合要求,整个工程质量就能得到保证。
2.3.1 定点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种植穴标明中心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
2.3.2 种植穴、槽的挖掘种植穴、槽的挖掘视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土壤情况要求,尤其是土质较差的种植穴一定要挖深挖大,然后进行施基肥和容土,以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小环境。
2.3.3 把好苗木质量关对苗木的品种、棵型、高度、干径、根系发育等情况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
2.3.4 苗木栽植苗木栽植前应对苗木根系,树冠进行修剪,拆除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带土球的乔木栽植时,种植穴底部要踏平;填土时要分层压实,不留空隙,注意观赏面的朝向。
2.3.5 固定支撑浇水栽植后在 10cm 以上的树木应该支撑固定, 24h 内必须浇一次水。
2.4 交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控制
园林绿化工程完成后,全面考察工程质量,保证竣工项目符合设计标准、规范等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
2.5 后期养护管理
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是实现工程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