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 力的测量》
“我的球弹性比你的好。”小明回答说:“我
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东选
择一个最佳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后离墙的
距离
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落下,测量哪一个反
弹得高
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精品课件
--小结--
1.弹力:物体受力发生弹性形变时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 物体施加力这个力叫弹力
第二节 弹力 力的测量
精品课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弹力; ❖2.了解弹簧测力计原理.会正确使用
弹簧测; ❖知道相互作用力。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观
弹察性形变: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 两种形不物体受的力时这又种物恢变复到叫原做弹来停 恢性的止复用原形形力状 状变。,
变
精品课件
停止用力 不能恢复
2.定义:物体受力发生弹性形变时要恢 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力, 这个力叫弹力。
3.读数时: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注意:
若指针不指在“0”刻线处,应调“0”;
使用时不能测量超精过品课量件 程的力。
注意事项:
(1)根据被测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不能超量程测量(会损坏弹簧测力计),又不要量 程过大(容易增大产生较大的测量 误差)。 (2)使用时,应使弹簧沿其轴线方向自由伸缩,不 要猛拉。 (3)一次测量时间不易过长,以免弹簧疲劳。 (4)读数时,除读出弹簧测力计上分度值所表示的 数值.
A、4.2N
B、4N
C、3.8N 断
D、无法判
精品课件
相互作用力
拔河比赛中,一定精是品课件胜方的拉力大么?
实验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彼 此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即:等大、反精向品课件、共线、异物
越大 。
精品课件
观察物体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结论:
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 力 越大 ,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
精品课件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伸长 量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精品课件
1.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 力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的拉力越 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弹簧的伸长 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弹力产生的条件:(讨论)
(1)物体直接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4 .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受力物体:使精其品课发件 生弹性形变的物
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精品课件
物体弹性形变大小 外力大小
精品课件
观察物体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压塑料尺的力越大, 拉弹簧的力越大,
塑料尺的弯曲程度 弹簧伸长得越 长 。
精品课件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 体的作用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 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精品课件
1.如图12-5,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___0_~~_5_N____,分度值是_0_._5_N____, 该弹簧测力计___不__能______(选填 “能”或“不能”)直接用来测力 的大小.需先__调__零_____,否则会 使测得的值比真实值偏__大_____ (选填“大”或“小”)。
2.练习读数
图12-5
精品课件
弹簧测力计使用正确的是(A)
A
B
C
D
弹簧测力计 拉力方向与
倒拉,指针精品课弹件 簧轴线不
未指零
在一直线上
指针未指零 就使用
1.4N
பைடு நூலகம்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4、有一弹簧测力计,当秤钩上没 有施加力时,指针不是在零刻度线 上,而是在0.2N的位置,此时用手 拉弹簧测力计秤钩,读数为4N,则 手拉弹簧的力为( C )
练习:
1.某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受到200N的拉力作用,
另一端也受到200N的拉力作用,那么该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2_0_0。N
2.划船时,使船向前运动的力是( B )
A、桨对水的作用力
B、水对桨的作用力
C、桨对船的作用力 D、人对桨的作用力
精品课件
小东和小明分别买了两种橡胶球。小东说:
精品课件
认识弹簧测力计:
主要构造:由_____弹__簧__、__指__针__、__刻__度__板______等组成 计量单位:刻度板上的字母“N”表示这把弹簧测力计的计量 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___牛__顿__.
精品课件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使用前: 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和“0”刻度线
2.测量时: 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轴线方向
2.弹力产生的条件:(讨论) (1)物体直接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弹力的受力物体:使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4.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
精品课件 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