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论学习型组织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姓名:XXXX专业:X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学院:XXXX辅导老师:XXXX202X年X月X日论学习型组织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XXXXXXXX管理有限公司摘要:随着知识经济和国民素质的迅速发展和逐步提升,越来越多地人关注组织的发展和个人未来间的融合。
企业的知识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管理学一个热门领域, 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个人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而企业则需要转化成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通过营造组织内部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集中的、扁平的、符合的时代潮流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
当下,社会变革、技术发展非常之快,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对于企业也说需要建设学习型企业。
关键词:知识经济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企业首先必须做到持续赢利、基业长青。
世界上卓越组织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组织必须具备持续的学习创新能力,才能做到持续赢利、基业长青。
具备这种能力的组织就是“学习型组织”,它被誉为“21世纪组织管理变革的方向”。
一、学习型组织的定义20世纪60年代以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彼得·圣吉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组织概念。
但是这一管理理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社会,从而要求管理理论做出变革的必然产物。
学习型组织是管理者尽所有可能使每个成员和组织的创造性思维和行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使组织学习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的组织。
是一个通过学习,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以实现持续发展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相对于“制度+流程”的控制性、机械性组织而言的,是一种非机械性的组织,是一种模仿性、擅变性的组织。
就是通过自己学习或者通过学习别人,经常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调整的组织。
目的是更好地适应科技快速当展、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
强调的是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完善自身行为,适应新变化,实现持续改进和发展。
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动力方面:单位要有宏大愿景、个人要有自我超越即崇高理想,而且个人的崇高理想要与单位的宏大愿景保持一致。
学习能力:个人要改变心智模式,要多角度、系统性思考问题,团队要通过每个人的心智模式改变,相互启发、彼此磨合、促进共同进步。
长此以往、不断修炼,就能保持单位的持续创新和适应能力,实现持续发展。
二、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在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出版后,大批优秀企业表示对学习型组织的兴趣,如美国的福特汽车(Ford)、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onic)、摩托罗拉(Motorola)、科宁(Corning)、AT&T、联邦快递(Federal Express),欧洲的赛恩斯钢铁、罗福(Rover)、ABB 等,正朝此目标迈进,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中国的联想集团可以说是学习型组织的代表。
联想集团在几个组织学习方式中,包括从合作中学习(与惠普、英特尔、微软、东芝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向他人学习(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以及向顾客学习等)、从自己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创新性地形成了联想集团极富特色的组织学习实践,使得联想集团能够顺应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从而健康成长。
从这些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习型组织理论对现代企业实践有一些重要的作用,是对现代管理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1、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学习是现代企业的一项基本的职能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生产出产品或提供服务以赚取利润;但现在企业有一项更重要的职能就是成为高效的学习型组织。
因为在未来社会,如果没有持续学习,企业将不可能赚到任何利润。
在知识信息时代,企业是知识、信息与资源的结合体,企业为求生存,就要求组织不仅是处理信息的机器,而且要善于创造出新知识。
学习型组织追求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组织的持续发展。
2、建立学习型组织是未来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础3、学习型组织强调个人与组织的自我超越,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
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在于使组织成员在组织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而活出了生命的意义”。
只有在学习型组织中,员工和组织才会真正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由于企业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出现更大的不确定性,顾客日趋成熟,企业组织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促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各部门的人紧密协调,配合无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学习型组织对环境的变化反应更快,而这也是学习型组织提倡的建立共同愿景与系统思考的精髓所在。
4、实践学习型组织可以使企业不断获得发展在动荡的市场竞争中,唯一的制胜之道就是培养企业组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和环境条件,所以组织必须不断地强化核心能力。
同时指出有两种途径来开发核心能力:一是开发和学习新的能力;二是强化现存的能力。
而这两种途径都是通过组织学习来实现的,也即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学习型组织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当今社会,创新是任何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不断的创新是形成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最重要方面。
学习型组织通过持续的自我超越、不断改善的心智模式及团队学习,从系统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愿景。
可以这么说,组织学习就是不断地利用知识创造出新知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显现为企业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与服务,保持和发展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误区学习型组织理论发展传播的非常迅速,很多企业尝试建立学习型企业。
但是,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过程之中,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陷入以下五个误区。
1、误区之一:神秘化思想创建学习型企业组织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首先提出来的,目前国内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都借鉴了彼得·圣吉的基本理论。
许多人认为,这个理论中的许多名词晦涩难懂,内容博大精深,我们又不是科研机构,自然掌握不了这么高深的学问,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学习型组织理论由外文翻译而来,不太好理解是事实。
但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和我们的观念差距并不是很远,只不过是用一种新的思想把我们已经做的工作加以整合和改造而已。
我国许多知名企业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像海尔、蒙牛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2、误区之二:一般化认识有许多人认为,创建学习型企业就是办班讲课、读书看报,没有什么新鲜的。
我们说培训是要搞的,专家讲课也是必要的,书报更是必看不可。
但这些做法只是从外部支援的角度为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提供理论上的解释和操作上的咨询,其本身并不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必经环节,更不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意义。
因此,创建学习型组织应当是自己亲手去做的事情。
如果一个组织整天“学习”而不创造,那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只能算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学习特别强调把学习转化为生产力,有“学”有“习”,而且“习”重于“学”。
3、误区之三:创建学习型企业等同于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现在,创建学习型组织很热。
有人认为,只要我们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标签换一下,跟着喊就行了。
这种观点是有偏颇的。
创建学习型企业固然可以借鉴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但决不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
总体来说,学习型企业所倡导的学习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工作学习化,即把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工作跟学习是同步进行的;二是学习工作化,今天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明确要求,上班不仅仅是工作,而是要把生产、工作、学习和研究这四件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
由此可见,创建学习型企业与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4、误区之四:“等、靠、要”有人说,既然上级这么重视学习型企业,我们只要按老办法抓就行了。
我们说,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动力来自于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应当是一项自发、自主的工作。
因此,要彻底改变那种上级下文件、订计划,基层照方吃药、跟着执行的“等、靠、要”做法。
具体说来,应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切实加强自主性、针对性、创造性的学习。
5、误区之五:“一阵风”不能把创建学习型企业当作一项应急活动或短期工作,刮“一阵风”就完事。
它应当成为伴随我们工作、学习的永久使命,持之以恒地延续下去。
纵观国内外成功的学习型企业,他们的创建过程多为几年甚至十几年。
所谓成功,也只能说是完善了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形式和机制。
所以,有学者提出,这种学习的过程应用“n”来表示,即没有具体数值。
因此,我们必须破除急于求成的思维方式,必须破除“一阵风”式的行为模式。
四、打造学习型企业企业管理者要想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能力,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营造企业良好的学习氛围,把企业打造成学习型组织为员工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世界上著名企业的发展,无一离开“学习”二字。
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有80%的企业是按照学习型模式进行改造的。
国内很多企业也通过创办“学习型企业”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给人一条鱼,只能让他吃一次;教会他钓鱼,才能使他一辈子不挨饿。
企业管理者不但要自己会钓鱼,还要教会员工钓鱼,在企业中营造轻松和谐、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分享创新的氛围,使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用电气公司是这方面的典范。
通用电气公司在克罗顿维尔建立了领导才能开发研究所,每年有5000 名管理者在这里定期研修,《财富》杂志称其为“美国企业的哈佛大学”。
在那里,没有职务的束缚,可以不拘形式地自由讨论。
每周都有100多名职员在这里集合,接受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培训。
在韦尔奇的领导下,通用领导层变成了一个不断创新、卓有成效的领导团体。
他们能进一步推动工作,倾听周围人的意见,信赖别人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承担最终的责任。
那么,什么是学习型企业呢?所谓学习型企业,是指通过培养企业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能持续发展的企业。
这种企业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历经数十年、数百年而屹立不倒,有的却只是昙花一现便被湮灭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它们的企业大厦会倾倒,都是缺乏企业文化导致的。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行业、体制,认真分析研究他们的成功之道,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
所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塑造企业文化不容忽视,管理者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考虑:1.内部途径通过企业内部的各种活动,完善企业自身机制,在企业中形成有利于文化“生长点”的土壤。
(1)培育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也就是集体意识、集体观念。
比如日本企业的团队意识就比较强,在他们的观念中,对自己所属集团的忠诚是一个人最应该具备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