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解析

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解析


负反馈法
B +
Vi
-
BVo+
A
+
Vo
-
Vi BVo
-
-
优缺点:简单、易实现 频带较窄、稳定性较差 适用于线性要求不高的系统
前馈技术: 采用前馈技术优点是能大大改善功放的线性度, 缺点是成本较高、难度大、功放的效率会比较 低,这种技术近几年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预失真技术 预失真又分这模拟预失真( APD )和数字预失真 (DPD) 1、模拟预失真是指在功放输入前加入一个预失真 器,这种预失真器产生的非线性与功放产生的 非线性相们相反,从而可以实验非线性的矫正, 模拟预失真又分为射频预失真和中频预失真。 这种技术优点是实现简单、技术难度小、成本低; 缺点是线性度改善不高。
NG (预失真器)
PA
2、基带数字预失真技术 基带数字预失真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 新型技术,是线性功放发展的主流。这项技 术目前还不是很成熟、是未来线性功放发展 的方向。其优点是线性度高、效率高;缺点 是电路复杂、实现难度较大。原理是将功放 输入的信号取样,下变频到中频、经数字中 频处理后、提取基带数字信号的辐度和相位 信息,再将输出的非线性的信号同样变频到 基带,并提取相应的信息,两者相比较,再 通过相位和辐度调整电路将输入信号进行动 态地矫正。
基带数字预失真的硬件原理
极性环
定向耦合器 VCO 视频放大器 PA 线性化输出 AGC
LPF 峰值检波 信号 (1.F.) 鉴相器 (1.F.)
峰值检波
下变频
RF频综源
笛卡儿环
I-Q调制器 Iin 定向耦合器 90o移相 Qin PA 线性化输出
LO IOUT 衰减器 90o移相 QOUT I-Q解调器
射频及微波固态功率放大器
电子科技大学 张玉兴教授(博导)
内容
1
射频及微波功率放大器发展动态 射频及微波功率放大器设计 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 射频及微波固态功率放大器中的新颖技术
2 3
4
绪论 射频及微波固态功率放大器发展动态
Several 1G Analog Wireless Systems
Standard Year introduced Uplink frequency band (MHz)
数字移动通信对非线性分析的影响 非恒包络信号—对非线性敏感 NADC(π/4-QPSK)、CDMA(QPSK、OQPSK) 高功率附加效率—非线性状态较强 低邻信道干扰—要求线性好 挑战 解决高功率附加效率与低邻信道干扰的矛盾 如何在线性度和效率之间做到较好的兼顾?
高功放的发展现状
功率回退: 传统的功率放大器一般采用回退技术来实现不同 功放要求,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技术。 基本原理: 输入功率减小1dB时,三阶交调系数改 善 2dB,通过减小输入功率的方法改善功率 放大 器的线性。 优缺点:简单、易实现 降低效率、增大成本 小功率、适用于线性要求不很高的系统
用于移动通信的功率放大器
频率范围 MHz GS 890∼1900 M PCS 蜂窝 1850∼191 0 824∼928 Pout(dB m) 32∼35 28∼32 28∼32.5 增益 偏置 功率附加效率(%) (dB) (V) >30 >24 >27 50∼55 30∼42 30∼60 3∼5.8 3∼5.8 3∼5.8
AMPS/NAMP S
1983/1988 North America 824-49
ETACS 1985 United Kingdom 890-15 25
JTACS/NTA CS
1988/1993 Japan 915-25
Channel bandwidth (kHz)
30/10
25/12.5
M较
Modulation Maximum transmit power (dBm) PA voltage (V) Typical PA quiescent current (mA) Typical efficiency (%)
FDMA
FM 27.8 3.6-6.0 30 >50
FDMA
FM N/A 3.6-6.0 30 >50
FDMA
FM N/A 3.6-6.0 30 >50
Several 2G Digital Wireless Systems
Standard Year introduced Uplink frequency band (MHz) Carrier spacing (kHz) Multiple access GSM 1990 Europe 890-915 200 TDMA/F DMA GMSK FDD 30 21 0 12.5 3.5-6.0 N/A 20 >50 IS-54 1991 North America 824-849 30 TDMA/FDMA IS-95 1993 North America 824-849 1,250 CDMA/FDMA PDC 1991 Japan 940-959 25 TDMA/FD MA p /4Modulation Duplex mode Maximum transmit power (dBm) Long-term mean power (dBm)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dB) Transmit duty ratio (% ) PA voltage (V) ACPR (dBc) Typical PA quiescent current (mA) Typical efficiency (% ) p /4-DQPSK FDD 27.8 23 3.2 33.3 3.5-6.0 -26 180 >40 OQPSK FDD 27.8 17 5.1 Variable 3.5-6.0 -26 200 >30 FDD 33 28 2.6 33.3 3.5-4.8 -48 150 >50 DQPS K TDD 19 10 2.6 33.3 3.1-3.6 -50 100 >50 PHS 1993 Japan 1,895-1,907 300 TDMA/FD MA p /4DQPS K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