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楹联大赛心得体会

楹联大赛心得体会

楹联大赛心得体会
篇一:楹联大赛
318宿舍
横批芳馨庑门
上联朝饮木兰之坠露
下联夕餐秋菊之落英
319
断金三尺剑,折木五车书。

横批:书剑两成
320
横批扶摇直上
上联成风华可行事
下联及年岁未晏兮
介绍:夲联采用了楚辞的体裁,用六言来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堪称字字掷地有声。

趁青春正好,何不勇敢前行?
321宿舍
横批有关部门
上联杨纲陈逸胡续烨下联为晨雨龙郭伟达
篇二:写对联总结
“弘扬传统文化春联大赛”
十八里河镇八郎寨小学六中队
春联作为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的结合体。

不仅在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里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殿堂里也放射着奇异的光彩。

春联是由“桃符”演化而来,时至今日,对联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仍然焕发艺术的青春,受到人们的喜爱,对联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主要原因是它既有使用价值,又有雅俗共赏的艺术性。

为陶冶学生传统文化情操,我们六中队寒假前布置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春联大赛”。

假期期间队员们仿写对联,收集对联。

二月八日上午开学的第二天我们中队进行了展示评比活动。

此次活动主要在于宏扬传统文化,学生对春联有了一定的了解,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篇三:第四届七彩语文小语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
七彩语文精彩教师
陶湖中心校葛晓虎
3月26日—3月29日,第四届“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活动在六朝古都南京举行。

这是一次小语界隆重而热烈的聚会,这是一场激情与智慧碰撞的饕餮盛宴!我有幸与七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语人一起,置身于火热的比赛现场中,徜徉在美轮美奂的语文世界里??“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是由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南京市教育局承办,大赛每年一次,今年已是第四届。

本届大赛,一共有来自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名选手参赛。

比赛分两组进行,设有金陵河西及南京林业大学两个会场。

我们(合肥代表团,合肥市教研室刘学山老师,六
安路小学张主任,双墩中心校董飞虹老师,)所观摩的是金陵河西分会场比赛盛况。

台上,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台下,专家妙语连珠,轻松点评,令人如沐春风,眼界大开。

短短三天的观摩活动,我看着、听着、思考着、收获着,感到精神十分富足,不虚此行!
序幕
活动伊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处长付宜红女士致开幕辞,她高度肯定了举办素养大赛的意义所在,即用实际行动诠释和解读素质教育的精神,通过提升教师的素养实现对素质教育的有力推进。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文海致欢迎辞,向大赛表示热烈祝贺,向到场来宾表示欢迎。

原国家督学柳斌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
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认为,有了小学语文教师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后才有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了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后才有国民整体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后才有健全的国民??”这番话让我们感受到语文教学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更负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甸甸的。

他还呼吁:“语文教学应当重视诵读,语文课要返璞归真,要让语文课回归朴素,回归朴实,回归本真??”是啊,语文课姓“语”,所有语文老师都应该记住这一点。

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法去触摸语文,让学生沉浸在字词句篇的语文世界品味快乐,使听说读写能力在积累中提高,在提高中积累,最终形成语文素养。

诵读——生动悦耳
参赛选手的诵读内容选自现行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选手依次展示了他们精湛的朗读技巧,《田忌赛马》、《金子》、《新年的礼物》、《天安门广场》、《寓言三则》、《推敲》、《晏子使楚》、《秘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匆匆》、《一路花香》、《放风筝》、《观潮》、《师恩难忘》、《北京的春节》这十五篇作品题材不同,风格各异,但选手们用充沛的感情、悦耳的声音、抑扬的语调,带给听众美的享受。

他们有的表情自然,仪态大方,动作协调舒展;有的吐词清晰,字正腔圆,表达流畅,神采飞扬;有的从容自然,舒缓有致,娓娓道来;有的语音纯正,声音甜美,活泼俏皮......他们鲜活了人物,立体了景物,深刻了道理,浓厚了真情,感动着自己,也感染着他人。

朗诵结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主持人虹云老师做了精彩点评,她着重强调了两点:一是朗读的音乐性,也就是声音得有起有伏,有高有低;二是语言的形象性,也就是读的时候带着形象出来,面部要表情丰富些。

而且就普通话朗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共性错误进行了示范和现场练习,随后,她为我们表演了中央电视台大型专题节目《话说长江》的部分解说词,激情澎湃,引得现场掌声雷动。

书写——功力深厚
书写展示考验了选手的粉笔字功底及心理素质,现场抽题、现场展示,高低立现。

伴着悠扬的乐声,参赛选手在3分钟之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自己扎实的粉笔字功底。

他们书写时笔法灵动,有起有落,字形优美舒展、工整有致,吸引了台下观众的凝神翘首。

粉笔字展示要求选手在三分钟内完成四个成语的书写,内容现场抽定。

书写的四条成
语是:“以身许国”、“碧血丹心”、“横眉冷对”、“浩气长存”。

选手们都沉着镇定,全神贯注,尽情挥洒手中的粉笔,一蹴而就。

江苏省书法协会主席王惠松先生为选手的书写点评,他们认为各位选手的书写基本做到了正确、流利、美观,但在章法上尚存在一些问题,还须继续努力。

雷实教授还就汉字书写美观的要诀,及汉字文化的传承作了阐述,最近教育部将发一个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有技法的要求,也有文化的要求,到小学高年级要了解条幅,斗方,楹联等基础的书法作品,同时,了解五种书体,汉字的大致演变过程,热爱汉字,喜欢书法,到初中、高中有更高的要求。

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达到高中毕业生的要求,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要胜任书法
课。

并对中小学的写字书法教育提出了美好的寄望。

的确,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就是一个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底气,是语文教师的骄傲,也是学生的福气。

每一个语文老师上课时都要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板书,日积月累,才能精益求精。

才艺——异彩纷呈
才艺表演全方位展示了选手的个人风采。

激情的朗诵、灵动的舞姿、动听的歌声、精妙的书法、悠扬的笛声将每一位听课教师带进一个个多彩的世界。

令人赞叹的是本次大赛的参赛选手多数都展示了自身多面的特长。

有的将儿童广播剧、电影配音和纪录片解说结合起来展示自己的语言艺术;有的将演奏、演唱及书法串烧在一起,集中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有的将话剧、演唱和书法结合在一起,展现自身的表演艺术......唱一首《中国心》激越起满怀豪情,诵一篇《九曲黄河》
感受到民族的血脉;抚古琴吟一曲李白的《将进酒》,舒玉臂跳一段曼妙的傣族舞蹈??最精彩的莫过于10号选手的书画《咏梅》了,她双手左右开弓,在黑板上再现了一株绝壁上的梅花,并附上柔润含刚的书法,作品一完成,评委们纷纷打出了满分,全场掌声雷动!才艺表演环节全方位地展示了参赛教师的个人素质。

精彩纷呈的表演“比春晚还热闹”!让全场观众不禁啧啧赞叹!掌声雷动!这哪里是小学老师的展示,说是艺术家们的表演也不为过!于是各自的才艺表演成为了之后各位选手的代名词。

当真是“艺多不压身”啊!教学——各具特色
课堂教学展示是本次大赛最精彩的环节,三十分钟,三十个学生,每一位参赛教师都展示了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教学风格。

这一环节是选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知识储备、现场应对等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展示的一个部分。

在这一环节中,各位选手倾力打造了各具魅力的课堂。

尽管面对的是素昧平生、未经磨合的学生,但是他们抓住教学切入点,设计匠心独运,在执教过程中诠释的理念和迸发的智慧也可圈可点,从细微处彰显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良好的应变能力。

在这最真实的课堂上以生为本、鼓励探究等教学理念的实践,读写结合、注重感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播种了一颗颗热爱语文的种子。

课堂教学展示是比赛最重要的环节,当然也是占分比重最大的环节。

15位选手都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广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对教材理解准确深刻。

课后,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小语教育专家陆志平教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