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炼铁工竞赛复习提纲(公司级竞赛题)一、填空题(共100题)1、烧结矿与天然块矿比,烧结矿具有铁含量高、气孔率大、易还原、有害杂质少、含碱性熔剂等特点。
2、高炉的炉料结构是指高炉炼铁生产使用的含铁炉料构成中烧结矿、球团矿和天然块矿的配比组合。
3、矿石的冶金性能包括:还原性、低温还原粉化、还原膨胀、荷重还原软化和熔滴性能。
4、烧结过程能去除以下有害元素:脱硫、去氟、去砷。
5、改善烧结矿质量的有效措施有烧结精料、优化配料、偏析布料、厚料层烧结、低温烧结、热风烧结等。
6、除了运用测量水温差的办法外,还可以采用热流强度的办法监测冷却设备工作情况。
7、烧结精料是高炉炼铁精料的基础,要生产出优质烧结矿就应采取提高品位、降低SiO2 含量,优化烧结混合料配料,稳定烧结工艺制度,稳定原料的化学成分和粒度组成,选用优质的燃料和熔剂等各种措施实现精混合料烧结。
8、扁水箱、支梁式水箱多采用棋盘式布置。
9、风口小套冷却水的压力至少应比炉缸的煤气压力高 80 Kpa。
10、冷却器内结垢,使导热系数减小,冷却强度降低。
11、高炉一般常用的含镁碱性熔剂为:白云石;酸性熔剂为:硅石。
12、在高炉冶炼中,天然锰矿石一般用以满足冶炼铸造生铁或其他铁种的含锰量要求,也可用做洗炉剂;当冶炼锰铁时才对锰矿石有较高要求。
13、煤粉的燃烧分为加热、挥发分挥发、燃烧三个阶段。
14、焦炭中的硫包括无机硫化物、硫酸盐硫和有机硫三种形态。
这些硫的总和称全硫(St)。
15、焦炭在高温下的热破坏和碳溶损,是焦炭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16、现代焦炭生产过程分为:洗煤、配煤、炼焦和产品处理等工序。
17、理论上,高炉富O21%(含O2100%),保持富O2前后风量(干)不变,相当于增加干风量 4.76 %。
18.高炉冶炼过程中,物料平衡是建立在物质不灭定律基础上的,热量平衡是建立在能量守恒定律基础上的。
19.下部调剂是通过对风量、风温、风压、湿分、喷吹物以及风口直径、风口倾斜度等诸多参数的变动来控制风口燃烧带状况和煤气流的初始分布。
20、高炉提供炉料下降空间的因素有__焦炭燃烧__、__渣铁排放___、__炉料熔化__和炉料的体积收缩。
21、炉渣脱硫效果取决于三个方面:炉渣中CaO活性、炉渣温度、炉渣流动性。
22、开炉的热量消耗是正常生产时的 2.9 倍左右。
23、适当增加炉腹高度,炉料在此停留延长,有利于软熔物在炉腹还原减轻炉缸熔炼负荷。
24、大家一致公认矿石品位提高1%,焦比可降低2%,产量提高3%。
25、石灰石粒度上限应以温度在_900_℃的区域全部分解为标准。
26、下部调剂的目的是保持风口适宜的_回旋区_和理论燃烧温度,使气流合理、温度均匀、热量充沛稳定、炉缸活跃。
27、生铁渗碳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固体金属铁渗碳,第二液态铁渗碳_,第三炉缸内渗碳。
28、炉渣脱S效果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_炉渣的CaO活度_,二是_炉渣的流动性_,三是_炉渣的温度_。
29、造渣制度是指根据铁种要求,从脱硫和顺行出发,控制合适的炉渣碱度和流动性。
30、调剂炉况所采取的手段,其先后顺序为:喷吹燃料、风温(湿度)、风量、装料制度、焦负荷、净焦等。
31、炉缸安全容铁量计算公式是 T安=0.6×(π/4)D2×h渣×r铁。
32、铁口由铁口保护板,铁口框架、铁口泥套;、砖套、砖衬、通道等部分组成。
33、铁口合理深度是炉缸原内衬内侧至炉壳厚度的 1.2-1.5 倍。
34、"矮胖"炉型和多风口有利于活跃炉缸___。
35、高炉刚投产时炉墙尚未侵蚀,这时的炉型和设计形状一样,叫设计炉型。
36、高炉生产一段时间后炉墙受到侵蚀,炉型发生变化,这时的炉型叫操作炉型。
37、炉体结构主要包括:炉顶装料设备、炉体内型结构、炉体内衬结构及炉体冷却结构。
38、合理的高炉内型应适应在一定的原料条件和操作制度下, "稳产、顺行、高产、低耗、长寿" 的十字方针。
39、高炉炉顶装料设备式用来将炉料装入炉内并使之合理分布,同时起炉顶密封作用的设备。
40、通过炉后上料设备,将炉料送至炉顶,用于接受炉料的设备称为受料漏斗。
41、在炉顶设备中将炉料按一定的,模式进行再分配,以使装入炉内的炉料具有某种合理的分布状态的设备是布料器。
42、探料设备(探料尺)在高炉生产中用于探测炉顶料线的高度或者料面的形状。
43、炉顶装料设备一般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为钟式炉顶装料设备,第二代为钟阀式炉顶装料设备,第三代为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
44、高炉内的热交换是指上升煤气流和下降炉料之间的热量交换。
45、在高炉中以 CO 为还原剂,气相产物为CO2的还原反应称为间接还原。
46、在高炉冶炼过程中,发展间接还原仍是降低焦比的有力措施。
47、生铁的形成过程主要是渗碳和其它元素进入的过程。
48、高炉内按温度区间和还原主要反应划分,≤8000C 为间接还原区。
49、高炉内按温度区间和还原主要反应划分,≥11000C 为直接还原区。
50、利用装料制度的改变来控制炉料分布称为上部调剂。
51、高炉控制系统主要采取功能分散和操作集中的方式。
52、高炉计算机控制系统在配置上主要采用分级系统和分布系统。
53、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生铁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含钒生铁三种。
54、高炉中用固体碳作还原剂,生成的气相产物为 CO 的还原反应称为直接还原。
56、钛渣稠化的主要原因一是炉温过高,二是炉渣在炉缸内停留的时间太长。
57、高炉焦炭中硫分每增加0.1%焦比上升 1.5%。
58、探尺的料线显示来自于接近开关和主令控制器。
59、富氧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理论燃烧温度升高 35~40℃。
60、正常生产时,通入无钟炉顶传动齿轮箱的氮气其主要作用是密封防尘。
61、燃烧带是炉缸煤气的发源地,它的大小影响煤气流的初始分布。
62、从电子论的实质来讲,氧化物中金属离子得到电子过程叫做还原,而失去电子的物质则被氧化。
63、高炉常用的耐火材料主要有两大类:陶瓷质耐火材料和碳质耐火材料。
64、高炉内CO不能全部转变成CO2的原因是因为铁氧化物的间接还原需要过量的CO与生成物相平衡。
65、高炉内碱金属的危害根源在于它们的循环和积累。
66、高压操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炉内碱金属的还原和挥发。
67、构成烧结矿的主要组成有赤铁粉、磁铁矿、硅酸铁、铁酸钙等。
68、含钛炉渣的熔化性温度随TiO2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69、碱金属对烧结矿的还原过程,还原粉化和软化性能都有影响。
70、焦炭的成分和性能波动会导致高炉冶炼行程不稳,影响产量和焦比。
71、焦炭和煤粉在高炉中都能起发热剂、还原剂的作用。
72、精料是高炉操作稳定顺行的必要条件,其内容可概括为高、稳、小、净。
73、矿石中碱金属多时易生成低熔点化合物,而降低软化温度。
74、理论燃烧温度是指炉缸煤气参与热交换前的初始温度。
75、炉缸煤气是由 CO 、H2和N2组成。
76、炉缸内燃料燃烧的区域称为燃烧带,它是氧化区。
77、炉渣中MgO、MnO、FeO等能降低炉渣粘度。
78、批重增大时可以加重中心负荷,增大边缘的透气性。
79、热风炉炉顶最高温度不应超过耐火材料的最低荷重软化温度。
80、软熔带的形状主要是受装料制度与送风制度的影响。
81、生铁去硫主要就是使 FeS 变成CaS。
82、送风制度是指通过风口向炉内鼓风的各种控制参数的总称。
83、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所能代替的焦炭量称之为置换比。
84、影响铁矿石还原性的主要因素有矿物组成、矿石本身结构的致密度、粒度和气孔率等。
85、由炉料下降的力学分析可知,下降力越大和下降有效重量大于煤气浮力时下料顺畅。
86、一般风温每提高100℃,使理论燃烧温度升高 80℃。
87、严禁在高压的情况下坐料和大量减风。
88、回旋区面积与炉缸面积之比,随着炉缸直径增大而减小,决定回旋区大小的直接因素是鼓风参数和原料条件。
89、由焦炭和熔剂所组成的一批料称为空焦。
90、影响软熔带宽窄实质是矿石的软化温度高低和软化温度区间。
91、无料钟炉顶的布料方式有:定点布料、环形布料、扇形布料和螺旋布料。
92、随着高炉冶炼强度的提高,炉型多向高径比Hu/D 减少的方向发展。
93、炉料的粒度不仅影响矿石的还原速度,并且影响料柱的透气性。
94、炉腹呈倒圆台型,它的形状适应炉料熔化后的体积收缩的特点。
95、焦炭在高炉冶炼中的作用是发热剂、还原剂、料柱骨架。
96、高炉冷却系统按冷却介质可分为工业水、软水、原水。
97、一公斤煤粉燃烧一般所需风量 3.283 m398、炉料在下降过程中产生粉化现象是由于爆裂和还原粉化引起。
99、高炉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空气和水蒸气。
100、风口前每千克炭素燃烧所需风量公式(考虑湿份及富氧)为 0.933/(0.21+0.29f+0.79BM),在不富氧、干风的条件下为4.44m3。
二、单项选择题(共80题)1、含铁品位低于理论品位的70%的铁矿石称为( B )。
A、人造矿B、贫矿C、富矿D、优质块矿2、球团矿在高炉中还原时的体积膨胀小于( C )属正常膨胀,此时对高炉生产没有影响。
A、10%B、15%C、20%D、25%3、高炉精料的含义包括:对入炉原料的精加工和( D )。
A、选用优质的燃料和熔剂B、加强原料的整粒C、提高铁品位D、采用合理的炉料结构4、粘土砖高炉烘炉时在300℃恒温8~16小时,原因是( A )。
A.粘土砖在300℃左右膨胀系数大,砌体易破坏B.为了延长烘炉C.有利水份蒸发5、真正能够对高炉长寿起作用的因素是( C )。
A:耐火内衬;B:质量好的冷却壁;C:稳定的渣皮;D:高炉炉内操作6、冷却壁的间隙要采用( A )填料捣实。
A:炭化硅;B:铁屑;C:碳素;D:氮化硅7、高炉冶炼过程中的硫主要来自:( A )。
A、焦炭B、块矿C、烧结矿D、熔剂8、渣中( D )增加时有利于炉渣脱硫。
A.FeO B.SiO2 C.TiO2 D.MgO9、高炉喷吹煤粉的含水应控制在:( B )。
A、3%左右B、1%左右C、5%左右D、3%左右10、焦炭在空气中的着火温度为:( D )。
A、100~300℃B、900~1100℃C、750~850℃D、450~650℃11、焦炭的物理性质包括机械强度、筛分组成、气孔度,其中最主要的是( A )。
A.机械强度B.筛分组成C.气孔度D.都是12、在高炉使用的熔剂中,对硅石中SiO2含量要求要大于:( D )。
A、56%B、19%C、75%D、90%13、炉渣熔化后能自由流动的温度为( B )。
A.熔化温度B.熔化性温度C.二者一样D.二者不一样14、焦炭在炉内破损的主要原因是( C )。
A.撞击造成B.炉料摩擦C.化学反应消耗造成15、喷吹燃料后下列结果不属于喷吹对冶炼影响的是( C )A、顶温升高B、.还原改善C、生铁质量变差D、理论燃烧温度变低16、高炉低料线作业时,减风的多少主要依据是:( A )A、能赶上料线的时间B、维持合理的煤气分布C、炉顶温度不超过规定17、下列对低料线作业描述不正确的是(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