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宏观经济学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2. 新古典学派主要由哪些学派构成?他们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参考答案1.答: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有两个主要的源头:一是罗斯福新政,它在实践上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的例证;二是凯思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它从理论上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2. 答:新古典学派主要由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三个学派构成。
货币学派认为,“滞胀”的基本原因是政府频繁使用凯恩斯主义政策所致。
实际财政政策基本上是不会对经济中的实际变量起作用的,它只对经济的名义变量起作用,所以必然会破坏市场经济自发的运行机制,导致市场信息扭曲。
加上政府频繁交替使用紧缩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货膨胀日益严重。
他们主张政府其本上放弃对经济的宏观干预,让市场机制藏发起作用,中央银行只要将货币供给量控制在与实际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的水平上,通货膨胀就会被控制住,而经济增长率将会在市场机制自动作用下达到一个自然的增长率,失业也会固定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在预期上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当人们正确地预期到政策的结果时,政策就合失效,只有预期不到的政策才会起作用,而政府是不能长期蒙蔽公众的,人们会很快熟悉新政策,并对自己的预期作出调整。
所以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上是不起作用的,即使在短期内起作用,其效果也不可靠,而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要比政府政策可靠得多。
理性预期学派并没有提出政策上的建设性意见,只是它使得政府更加重视市场机制自发的调节作用,避免那些可能破坏市场机制的干预性措施。
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是针对“滞胀”的,他们的基本政策是通过减税来刺激供给。
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了税率变动与税收总额变动关系的著名拉弗曲线。
供给方面的政策实际上是从长期方面来考虑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这为后来各国普遍实行的长期性的税收调节计划和其他旨在长期对经济起作用的经济讨划,在理论上铺平了道路。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一、选择题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定一个国范围内在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A.国民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C. 国民生产净值D. 可支配收入总和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下面哪一种情况是从家庭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实物流动( )A.物品与劳务 B.生产要素C.为物品与劳务进行的支付 D.为生产要素进行的支付4.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部门对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 )A.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C.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5.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出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6.在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 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7.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 政府定购一批军火D. 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8.下列( )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 红利 D.养老金9.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C.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D. 家庭储蓄加净税收等于投资加政府支出10.在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政府债券B. 通用汽车公司增加了500辆汽车的存货C.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D. 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1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A.国民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C. 国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D.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12.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的间接税( )A. 销售税B. 公司利润税C. 货物税D. 公司财产税13.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得可支配收入,不用减去下列哪一项( )A. 社会保险基金B. 公债利息C. 公司收入税D. 公司未分配利润14.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 国民生产净值B. 个人收入C. 个人可支配收入 D.国民收入15.下列哪一项应记入GDP( )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 D.购买40股股票C. 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 D.购买政府债券16.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之和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转移交付D.转移支付17.所谓净出口是( )A.出口减进口 B.进口减出口C. 出口加进口 D.只是出口18.下面哪一部分收入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并没有拿到( ) A.社会保险税 B.工资和薪金C.红利 D.股息19.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于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 )A. 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B. 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若出租可得到的租金计算C. 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D. 不知应不应算入国内生产总值20.货币国内生产总值随着下述哪种出素的变化而变化( ) A. 商品的数量 B. 商品的价格C. 商品的数量与价格D. 商品的质量21.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 )A. 必须是有形的B. 必须是无形的C. 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D. 无法判断22.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下面哪一项属于私人投资( ) A. 政府修建公路 B.私人购买股票C.厂商年终的存货大于年初 D.私人购买政府债券23.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现行GDP的特征( )A.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 B.它只是测度最终产品C.它只适用于给定时期 D.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24.家庭和厂商在( )市场上相互作用。
A.劳动、产品和商品 B.劳动、产品和资本C.产品、资本和货币 D.劳动、资本和货币25.家庭在产品市场上( ),在劳动市场上( ),在资本市场上( )。
A. 出售商品,出售劳动力,借入货币B. 购买商品,购买劳动力,贷出货币C. 购买商品,出售劳动力,贷出货币D. 出售商品,购买劳动力,贷出货币26.厂商在产品市场上( ),在劳动市场上( ),在资本市场上( )。
A. 出售商品,出售劳动力,借入货币B. 购买商品,购买劳动力,贷出货币C. 购买商品,出售劳动力,贷出货币D. 出售商品,购买劳动力,借入货币27.在总量劳动市场上,需求等于供给时将不存在失业,也就是说( )A. 每个适龄人员都有工作B. 工资足够高从而保证了所有工人都有合理的工资收入C. 只有那些失去工作能力的人没有工作D. 每个愿意在市场工资水平上工作的工人都能找到—份工作28.以下定义正确的是( )A. 名义利息率等于实际利息率减去通货膨胀率B. 实际利息率等于名义利息率加上通货膨胀率C. 名义利息率等于通货膨胀率减去实际利息率D. 实际利息率等于名义利息率减去通货膨胀率29.如果名义利息率是12%且通货膨胀率是8%,那么实际利息率( )A. 4%B. 20%C. 8% D.-4%30.如果名义利息率是10%且通货膨胀率是20%,那么实际利息率率( )A. 10%B. -10%C. 30% D.-30%31.投资1000美元一年以后所得的利息是100美元,在这期间价格上涨了6%,实际利息率是( )A.10% B.6% C. 94% D.4%32.假设工资处于市场出清水平,那么( )A.任何失业都是非自愿的 B.任何失业都是自愿的C. 低工资时,失业是自愿的;高工资时,失业是非自愿的D.劳动供给是相对有弹性的34.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 )A.减上进口和出口 B. 加上净出口C.加上进口减去出口 D.减去净出口35.对于—家正在考虑进行投资的厂商而言,资金的相关成本是指( )A. 名义利息率减去实际利息率B. 实际利息率C. 名义利息率D. 通货膨胀率二、计算题1.根据下列情况计算:(1)净投资;(2)国内生产总值;(3)储蓄。
三、分析回答题1.在一个经济中,为什么总收入总是等于总支出?2.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什么只计算对最终产品的支出而不计算对中间产品的支出?3.试述GDP、GNP、NDP、NI、DI和NT几者之间的关系。
4.“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5.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记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6.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7.简述四部门、三市场经济的均衡条件。
8.怎样根据总供求的恒等式推导出“稳固性财政政策”?9.什么是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10.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GDP?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B4.D5.B6.C7.B8.D9.D 10.A 11.B 12.B 13.B 14.C 15.C 16.C17.A 18.A 19.C 20.C 21.C 22.C 23.A 24.B25.B 26.D 27.D 28.D 29.A 30.B 31.D 32.D33.B 34.B二、计算题(1)净投资=总投资-折旧=6300;(2)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总投资+政府购买+(出口-进口)=46000;(3)消费支出+总投资+政府购买+出口=消费支出+储蓄+净税收+进口,储蓄=9000三、分析回答题1.答:当家庭部门进行一笔支出时,企业部门就得到了这笔货币支出。
企业部门所得到的总量就是家庭部门的总支出量。
企业部门得到的总量要作为收入给予拥有生产要素的家庭部门。
由于企业部门得到的总量就是家庭部门总支出量,企业部门把所得到的总量作为收入支付给家庭部门,家庭部门又把收入用于支出。
所以,在一个经济中,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总收入与总支出是分别从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角度来分析的同一个总量!2.答:既计算最终产品又计算中间产品就会产生重复计算的结果。
例如,农民生产小麦,再把小麦卖给面粉厂,面粉厂把小麦加工成面粉再卖给面包师做成面包,每一道生产工序都相应增加了一定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增加值。
对于面包这个最终产品而言,小麦、面粉都是中间产品。
如果计算了小麦、面粉的价值,当面包出售时又计算了面包的价值,这样,在国内(民)生产总值核算中,小麦、面粉就被计算了两次,从而扩大了最终产品的价值。
所以,在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中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讨算中间产品的价值,或者计算在生产各阶段的增值计算增值与计算最终产品价值的结果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