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课程——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心理健康课程——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让
他将桌子上的杯子倒满白开水,然
后往里面放一勺盐,让他尝尝水的
味道如何,年轻人按照禅师说的一 尝,撇着嘴回答说:“好咸!”
禅师笑了笑,问他:“如果把 这勺盐放到大海里,结果会有什么 不同?” 年轻人回答说:“别说一勺盐 了,就是放入十勺盐,也不会有咸 味。”
禅师开导说:“你说得很对,如 果你能把心放宽,像大海那样宽阔容
1、积极的自我暗示
※ 励志视频
2、赞赏别人
有位画家,他把他心目中认为最美
的女人画出了,他赋予它最美的五官,
最美的脸蛋,他认为这个美人是无可挑
剔的。他把这幅画放到大街上,并在旁
边写了,请你把你认为最不好的地方圈
出来。
他原以为没人可以找出来,没想
到晚上拿回来的时候发现画上都是圈
圈,他非常沮丧,失落,后来有位老
人际交往中除了自我认知外, 对他人
的认知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人们在
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过程
中常受一些心理效应的影响而发生这 样戒那样的偏差。
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第一次形成
的印象对人际认知的强烈影响。
第一印象不管正确与否, 总是最鲜明 最牢固的, 往往左右着对对方的评价, 影响 着以后的交往。
纳一切,你就不会受到俗世的烦扰,
也就没有忧愁可言了。”
一、率先伸手,争取主动
二、自然微笑,沟通感情
三、放松情绪,树立信心 四、真诚相待,赢得真心
却对他哥说:“哥,你不要再四处妹继续说道:“佛印心里有佛,
所以他看谁都是佛。你心里有屎,所
以看谁都是屎。
5、投射效应。指以己度人, 把自己的感情,
意志, 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
一种认知障碍。 比如, 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 良的; 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 算计他。
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 字戒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 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 的过程。
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包括: ※ 对自我的认知
※ 对他人的认知。
自我认知
①自己身体状态的认知( 如健康, 长 相等); ②自己心理状况的认知( 如性格, 爱 好, 情感, 意向等);
③对自己社会关系的认知(如阶层, 是否被人接受等) 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人际交往,协 调人际关系有很大的作用。
是指对某人或
某一类人产生
的一种比较固
定的,类化的
看法。
※ 由于刻板效应的作用, 人们在认识
某人时, 会先将他的一些特别的特征
归为某类成员, 再把属于这类成员所
具有的典型特征归到他的身上。
※ 反映了这类成员的共性, 有一定的 合理性和可信度, 所以它可以简化人 们的认知过程, 有助于对人迅速作出 判断, 帮助人们迅速有效地适应环境。
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而你这 一票很关键,下面是关于3个候选 人的的一些事实:
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
往来,而且会星象占卜学。他有婚
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8到
10杯的马丁尼。
候选人B:他过去有过2次被
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
才起来,大学时吸鸦片,而
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大夸特威
士忌。
候选人C:他是一位受勋的战争英
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冷静地面对批评。
如果错了,迅速、真诚地承认;
如果是不公正的恶意的批评,最好的办
法是置之不理,为其苦恼伤心实在是不
值得。 无论如何,不可与人争吵,抬杠和辩解 只会使局势一团糟。
有一个年轻人生活条件很优越,
但整天愁眉不展、闷闷不乐,觉得
活得不顺心,与家人矛盾不断。一
天,他向一位禅师求教快乐之道。
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
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婚外情。
请问你会在这些候选人中选择谁?
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 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
候选人C是亚道夫希特勒。
3、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指人们
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 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 推论出其他品质的现象。
4、刻板效应。
者告诉他,你可以换个方式,把画放
到街上,并且写上,把你认为最美的
地方画圈圈,结果,那天晚上,拿回
来的时候,整幅画也是画满圈圈。
3、正确对待批评
当听到别人的批评,我们的第一个 反应常常是恼怒,进而为自己辩解,甚 至进行反击,结果不仅造成对自己进一 步的伤害,而且容易误会他人的好意或
是让他人的恶意得逞。
有一天,苏东坡去找佛印禅师聊 天。苏东坡对佛印说:“我最近学佛 很精进,你看我现在的坐姿如何?” 佛印赞叹道:“像一尊佛。”苏东坡 听了很高兴。佛印接着也问道:“那
你看我怎么样?”苏东坡为了压倒佛
印,就答道:“像一坨屎。”佛印听
了也笑笑。
苏东坡回去后很高兴,到处宣扬
他这回胜了佛印。苏小妹听了以后,
2、近因效应。 客观上是由于最近获
得的信息刺激强,给人留下的印象清
晰, 往往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
象。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
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一个问 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 在与陌 生人交往时, 首因效应比较明显, 而 在与熟悉的人进行交往时, 近因效 应更为明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