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的评语【篇一:助人为乐身边好人事迹材料】助人为乐身边好人事迹材料——邹志宁:好人就在身边“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这是武宁县中医院团支部书记邹志宁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助人为乐精神的动力。
数年来,他以一个共产党员最朴素的心愿,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先后获得“武宁县十佳团干部”、“武宁县优秀志愿者”、“九江市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等荣誉称号,成为了群众心目中的身边好人。
1、释疑解惑,青年身边的贴心人。
由于自己是年轻人,又担任团支部书记,所以邹志宁更能够洞开青年人的心扉,总能及时发现青年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为他们释疑解惑,及时为他们消除烦恼,成了青年身边的贴心人。
记得单位里原来有一位青年职工,虽然来医院工作已有六年之久,但由于自己是外地人,自身交际圈子并不广泛,加之家庭条件也并不算好,虽年过三十,依旧孑然一身。
为此,该职工十分困惑,工作积极性不高,整天怨天尤人,不思进取。
邹志宁得知情况后,立即找他谈心,出手相助,为他创造机会,介绍一小学教师同他相识。
这位青年职工如今喜结连理,脸上常挂笑容,在工作上也进步很快。
2、乐善好施,群众心中的指明灯。
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去,发现谁有困难总要伸出援手。
邹志宁是武宁县志愿者协会的创始成员之一,自成为一名正式的志愿者以来,他参加敬老爱老、帮孤助残、抗震救灾、环境保护、义务献血等各种志愿活动达100余场,累计300小时以上,累计献血超过4000ml。
记得2013年,医院里有一位尿毒症患者,由于家庭极度贫困而无法维系透析治疗时,其家庭听说邹志宁是一个热心人,可能会发挥一些建设性的作用,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了他,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希望帮发动捐款,救救他的家人。
邹志宁爽快应允,率先垂范,发动了全院性的捐款,得到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支持,募得善款5000余元,使这位尿毒症患者能够继续治疗,有机会熬到国家免费血透政策的下来,为她留住了生的希望。
3、有求必应,邻里眼前的好帮手。
邹志宁是个热心肠,邻居有事他必伸出援助之手,热心帮忙。
邻里之间遇到了什么困难,也总是会想到找他来帮忙。
如谁家电灯不亮了,或是谁家电视机出现故障了,总爱找他来看看,为邻里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成了邻里眼前的生活好帮手。
在他居住的单元六楼,是一对年逾花甲的空巢老夫妻,儿女常年在外工作,除了逢年过节之外,很少回家。
他担心老人在家中孤单,常陪老人聊天,共话家常,就像老人的亲生儿子一样,深得老人的欢喜,也使得老人的心态和精神状态非常好,脸上总是面带微笑,晚年生活安乐、祥和。
可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已是凌晨时分,急促的门铃声响起,他急忙起身开门,可怜的老太语无伦次地说,我家老头胸前闷得慌,大汗淋漓,你快帮帮我。
邹志宁虽不是临床医生,但从自己的医学知识中判断老头可能是心脏病患了,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说明情况,一边将老头从六楼背到了一楼,这时救护车刚好到了楼下,并带来了急救药品,通过简单抢救后将老人送上救护车并陪同到医院急救,经过及时抢救,老人转危为安,老太笑了,邹志宁才放下心来准备回家休息,一摸到自己冰凉的胳膊,才想起出门时忘了给自己穿上外套。
这样帮扶助人的好事不知道做了多少,换来的是邻里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貌。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点点滴滴的小事。
他就是这样一个好人,从不计付出,不求回报,在身边默默地奉献着。
【篇二:对激励性评语撰写的几点思考】对激励性评语撰写的几点思考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东方小学/ 张爱平操行评语是班主任对本班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品德、学习、劳动等方面的情况,以书面形式作出的定性评价。
一份好的操行评语,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助于激发学生向上的热情,有助于学生自我完善;同时也是家长了解子女,配合老师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教育界进行课程教材等重大改革的同时,如果对评价手段、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不加以改革的话,就会出现“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评价学生时也要有素质教育的观念,不能还停留在把评语作为学生分数成绩的一个附件的应试教育的层面上。
而激励性评语,作为近几年操行评语改革的重要成果,日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肯定与欢迎。
本文试图在分析激励性评语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来阐释自己对于激励性评语的内涵几点看法。
一、激励性评语要以真挚的关爱为前提。
所谓师爱,它包含了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
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
只有爱孩子,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出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正确方向前进,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切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我们才能收到“对症下药”和“药到病除”的教育功效,才会从深层次上唤起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成功感,使学生能对教师的教育影响从认同到内化,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成功。
正如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所告诉我们:你的关爱和尊重会给予对方一种信息,会帮助他挖掘无限的潜能,唤起他对真善美不懈的追求。
如我曾给一位默默无闻的学生写了这样的评语:“你是一个心地善良的男孩,老师一直记得那次你给因跑步而晕倒的同学一勺一勺喂葡萄糖水的情景;你也是一个有着刻苦精神的男孩,即使是天寒地冻的日子里,离校较远的你都没有迟过一次到。
记得你曾经在班会中说过,‘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是你的座右铭,所以我想要是你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让自己更满意的。
”这则评语我不仅通过这位学生点点滴滴的小事来充分肯定他那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引用平日出自该学生之口的语言来高度评价他自信的态度、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再对其优点进行肯定的同时,对其发展方向予以了春风入夜般的启发、诱导。
这样的评语离不开平日的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饱含了教师对学生的挚情挚爱,激励着学生向上的心灵。
因此,在写评语时,只要教师坚持相信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长处,即使是再调皮的学生也是有自己的闪光点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一双有敏锐的“慧眼”和一颗爱学生的心。
其实,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留意和在乎,渴望听到一句激励的话语或是看到一个赞赏的微笑。
作为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把殷切的希望寄予无限的激励中去,让充满挚爱的评语伴随学生茁壮成长,是我们爱学生的最好的体现。
二、激励性评语要以突出学生健康的个性为内容。
个性对于人的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其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的天赋素质的事情上,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卓越成绩。
”在评语工作中,教师评价的重点应突出学生个性,尊重、发掘、展示学生健康的个性,以利于学生对评语的认同和接受,以利于学生个性、潜能的激发。
评语越有个性特点,就越有情感性,越有自我教育的活力。
而传统的评语不是“优点+缺点+希望”的“三点论式”写作模式,就是“学习刻苦”、“尊敬师长”、“劳动积极”等千篇一律的言辞,可谓“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语不变”,套话满篇,模式类同,使人看后难以分清彼此。
这种公式化、概念化的内容,反映不出学生的个性,达不到叩及学生的心扉以引起其反思而奋进的目的,其结果是使学生“无动于衷”,使家长“不得要领”,使老师“劳而无功”,从而削弱了评语的教育效能。
为了使学生操行评语切实对学生起到认识自我,接受教育,激励进步的作用,班主任给学生写评语时,就要突破陈旧框式的束缚,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具体写出每个学生的特点。
而激励性评语能突破了传统评语的这些不足,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突出学生个性。
它能体现出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引导,使之获得有益的发展。
比如,同是表现好的学生,有的在班级工作中起骨干作用;有的在文体活动中表现突出;有的学习成绩拔尖;还有的表现于关心集体、助人为乐。
同是“热爱集体”,有的评语内容就侧重在干好班级工作,做好老师助手;有的侧重在积极参加竞赛活动,为集体争光,反映出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
又如:“曾为你在排球场上漂亮的动作而欢呼,为你在乒乓球赛上的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而惊喜,为你在辩论赛上的伶牙俐齿而拍手,还曾为你顾全大局调换铺位而欣慰,为你在运动场上顽强的拼搏而叫好,为你学习上的那股刻苦钻研的精神而高兴??你是一个注重全面发展自己的学生。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正如你自己所说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相信你会继续完善自己的。
”这种带有个性特点的评语,能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特点与优势,能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可能对学生的成长乃至一生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当然,有些孩子个性特点不很明显,看似不起眼,表现让人不很在意。
这种性格内向的孩子同样潜藏着他们的智慧与爱好,同样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感受,有着他们自己的观察角度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师只要走近他们,走进他们心里,就能发现他们的特点,也只有能走进孩子心灵的评语,才能产生打动心灵的教育力量,而这,唯有富有个性特点的评语才能实现。
三、激励性评语要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载体。
良好的情感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情感教育也是一种神奇的教育艺术,而激励性评语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情感投入的有利时机。
班主任应在评语中通过努力创设动情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感染,促进师生个性上的交流和共鸣,使学生形成内心的道德信念,塑造美的心灵,从而达成教育的心理默契,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激励性评语直接面向学生用亲切的、感情的第二人称“你”代替过去惯用的公文式刻板的、毫无感情色彩的“该生”,用亲切的语言、朋友的口吻、长辈的关心和爱抚来肯定学生的长处,提出希望。
例如:“喜欢你乐天派的性格,喜欢你关心集体的热情,也很高兴看到你对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日益喜爱,但我担心你在学习上不够刻苦、不够扎实,这会使聪明的你的潜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想要让自己更棒些吗?老师期待着看到你的进步。
”这样亲切的语言能给学生以真诚的信任感。
对于那种个性较强,有这样或那样困难,比较棘手的孩子,教师更应注意评语语言情感色彩的浓重。
因为这些孩子往往是情感饥渴的花朵,平时应十分留意,期末评语更应格外关注。
我曾经给我班上一位家境贫寒、学习非常用功但成绩很不理想、有些自卑和压抑的学生,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知道吗,球场上你那运球时潇洒自如的身影和投三分篮的干脆利落的动作、你那为班集体流血流汗不流泪的顽强拼搏的精神,给老师留了很深的印象,我简直有些不敢相信平日里总感到有些郁闷的你竟然如此的有活力,真的希望你平日里也能有这般的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