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以及同学们:
上午好!十分高兴能与对方辩友讨论此次的辩题。
下面由我来总结陈词。
首先,我想指出对方辩友观点中几点不妥之处。
第一,(盲猜对方说的慢生活过于理想化)
第二,
第三,(盲猜对方会说快一点的生活带来巨大生活压力)
平心而论,今天的中国社会,的确面临着现代化和老龄化等各种问题。
(一方面,近4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经济结构需要调整,经济动力需要切换;另一方面,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老化,也带来社会保障和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种种问题。
)假如不能在社会转型中完成相应的调整,那种害怕面对生活压力的焦虑感、对快生活的抵触确实可能蔓延开来,容易畏畏缩缩,转而投靠相对轻松的慢生活。
然而,您方是否考虑过,只要身处社会,我们就必须面对种种压力,逃避问题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想过慢一点的生活并不意味着应该这样做。
而且,您方认为的巨大压力是现代社会的发展造成的,这与我方提倡的快一点的生活态度其实没有必然联系。
我方说的快一点是指在原有的状态上进取一点,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如何保持人生奋斗和国家发展的朝气和锐气,才是需要我们去共同解决的问题。
从这样的角度审视我们围绕快慢生活的讨论,得出的并非悲观无奈的结论,而恰恰是我们这个社会对于迟缓、停滞、消沉的警醒。
事实上,当下的中国人,都会觉得自己很忙,觉得无数稍纵即逝的机会在迎面而来。
但就大多数人而言,对“中国速度太快”的吐槽,并不妨碍时不我待的行动。
身处社会,压力处处有,学会如何应对压力恰恰是每个人适应社会必经的磨练。
都想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中国人,拥有的不只是焦虑,更有一股永远只争朝夕的力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必须承认,我们的社会还不够发达,仍然无法承载那么多的美好生活。
先前,我们的先驱选择了让生活快一点,从建国初期的远远落后一步步迎头赶上,一手架构起了现在这个相对较好的生活环境。
而今,无论是中国人的发展,还是中国的发展,都在悄悄跨越历史节点。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今天的国人正在更上一层楼。
向往更好生活的中国人,都将比过去更加忙碌。
这时我们是否能考虑一下抱着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去过快一点的生活、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多做一点,拓宽一点人生甚至是社会的广度,为后来者铺设更多的可能性?
快一点的生活要面临的挑战的确比慢多,但选择快一点这种生活态度的人把握机会的资源和能力往往也更多更强。
中国有2020,还有2050,还有伟大梦想,不失朝气锐气,不畏奋斗之苦,我们才不会错失这个非凡的时代。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生活应该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