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课件 (共26张PPT)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课件 (共26张PPT)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学习春花图:
1.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写春花?抓住了春花 的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2.找出本段用得较好的修辞句。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春花图
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写春花?
树上繁花 树中昆虫
树下野花 高低结合
眼前花儿争春 花的色彩
想象结果实 虚实结合
花的味道
色味结合
像星星眨呀眨
嫩叶( nèn ) 抚摸( fǔ ) yùn( 酝 )酿 鸟cháo( 巢 )
朗润: 明朗,润泽。 舒活: 舒展活动。 抖擞: 振作(精神)。 花枝招展: 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形容妇女打扮
得十分艳丽。
听读课文,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思考主体部分写了 哪五幅图画?
(一)盼春 (二)绘春 (三)颂春
课文小结
全文围绕一个 春字,写出了春天未来到时的盼春 心切,继而又对春回大地之后呈现的盎然生机的欣赏和 赞美,巧妙地向读者传达出春天带给人们的不光是新的 气象,更是催人奋进的勇气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这 一深刻含义。
布置作业
1.课下收集与春相关的诗句、成语、俗语等。 2.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3.用文中所学表现手法描写家乡秋景的文字。(300字)
(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2)总绘春天 (3)春草图 (4)春花图 (5)春风图 (6)春雨图 (7)迎春图 (8)“新” (9)“美” (10)“力”
一、学习春草图:
1.从哪两个方面写春草?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2.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里?
春草图
嫩、绿、满、软——草(生机勃勃) 坐、躺、滚、踢、跑、捉——人(喜悦、高兴)
語文

朱自清
目录
01 情 境 导 入
02 学 习 目 标
03 整 体 感 知
04 研 读 课 文
05 课 文 小 结
06 布 置 作 业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提高欣赏、品味语言的能 力; 3.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 4.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整体感知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 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 收在《朱自清全集》里。著有诗文集 《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 影》,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 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背影》 《绿》《荷塘月色》等。
朗润( rùn ) 蓑衣( suō ) 稀shū( 疏 ) wǎn( 宛 )转
暗写风与太阳 明暗结合
全方位描绘春花的美
三、研读春风图:
1.本段从人的哪几种感觉来写春风的? 2.举例说明本段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写出了 春风的什么特点?
春风图
作者从哪些感觉来写春风?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触觉
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鸟鸣、流水、短笛
嗅觉 听觉
运用各种感觉描绘春风柔、暖
四、学习春雨图:
1.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2.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点? 3.按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春雨图
作者抓住了春雨什么特点? 一下就是三两天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一层薄烟
绵长 细密 轻盈
抓住特点描绘春 雨的“润”
像像 像 牛花 细 毛针 丝
— — —
雨 丝 密
雨 丝 亮
雨 丝 细 长
雨中景色 —雨中屋、树、草、人
六、学习第三部分:
1.背诵三个比喻句,它们各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2.找出比喻中的喻体、本体和比喻词。 3.你还能举出一些赞美春天的比喻句吗?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

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
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

上前去。
1.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形、色、声、味等) 2.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写景。“盼春”“绘春“颂春”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等) 4.描写的语言要准确生动。 “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偷偷地”“钻”等
退出
春雨图
形: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 斜织、薄烟 景: 树叶儿绿、小草儿青、灯、人、房屋
描写? 2.突出了春天人们什么样的心情? 3.解释“一年之计在于春”。记住:一天之计在于 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迎春图
城乡、老小、舒活、抖擞 “一年之计在于春”
研读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