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陵一日游作文
明媚的春天。
一早起来,白雪打电话,我们一起去张路家。
张路说:“我今天有急事不能和你们一块去了,让我叔叔把你们三个送去桥陵,好吗?”。
我们有些遗憾,经过一番协商,我们三个只好踏上了征途。
我们兴高采烈来到离县城西北三十里尧山的余脉丰山??桥陵,这就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
走进陵区,一条宽阔的神道呈现在我们面前。
神道两旁树立着雕琢精美的宏伟石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华表。
华表立于神道南,首道门阙以北。
左右各一。
高约两丈七八,础石上雕复莲12瓣;柱身八棱形。
再往前走,在神道两旁并立着一对獬豸:高和长约九尺,体态十分壮硕.面容凶猛。
独角,
目,牛角,张口露齿,獠牙四枚,双翼,身腰浑圆,四肢粗短,尾下垂,上雕卷云纹。
石鸵鸟立于獬豸以北,是高肉雕石刻,雕在高约六尺宽约六尺的石屏上,石鸵鸟立于假山之上,回首贴附翅膀上。
雕琢洗练自然,栩栩如生。
.石人现存23尊。
其中十对分布在石马以北,东西两侧。
石人,古称“翁忡”.石马共五对。
位于神道东西两侧,马高五六尺,长六七尺,底座与马用一块整石雕成。
雕刻得极为细腻。
我们走完神道,便看到俩个大石狮。
一东一西,好似两个守护神。
继续往前走,来到山脚下,巧遇我们班的几个同学,我们好高兴,他们是从山上返回的。
在我
们三个的哀求下,他们终于同意陪我们再上山一次。
刚上的时候,路是平的,比较好上。
快到山顶的时候,路变成用石头垒成的一台一台的,很费劲。
我们互相搀扶终于上到了顶端。
在山顶上眺望,按照山势有曲有直。
据历史记载,陵区东西南北四面各开一门,四门分别以“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命名。
歇了一会,我们便向另一个山头进发,因为一个山头与另一个山头之间有一段下坡路,而那下坡路很陡,又差不多呈80度,走起来特别危险,也特别费劲,使人提心吊胆,比上山还难。
走到最后一个山头时,找不到下山的路了,我们便只好重新上,而那几个说:“不能在上了,顺着这石子路下。
”而我们想:“石子路那么陡,我们都不敢下,怎么办?”正在大家思想不统一的时候,白昕桐.杨哲.张婉林他们三个便从石子路下,我,蒋彤,李斌麒,武少康.辛尉娇.我们几个便上山找路。
上了一段,山坳中出现盘旋的乌鸦,我们好害怕,只能顺着石子路下,下的时候,那才叫刺激,我的脚,不知歪了多少次,但终归是下来了。
走到山脚下,我们无路可走了,武少康说:“从这个麦子路下去,或许能找到出路。
”于是,我们便从麦子路走过,走到一半时,遇到一条大蛇爬行在麦子路的上边,把我们吓得便奔跑起来。
终于下到山下了,我们在一棵小树歇息起来,吃着自己拿来的食物。
好高兴。
我还在桥陵商贩手中买了一个十字架,我将永远带着它。
桥陵的这一切充分说明,唐朝在石刻文化艺术上已发展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在唐十八陵中,它是规模最雄伟壮丽的。
这是劳
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艺术的骄傲,桥陵的秘密有待于我们后人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