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部管理条例

干部管理条例

干部管理条例
1 总则
1.1目的
为切实加强公司干部工作纪律及作风建设,规范日常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能,促进干部的培养发展和自我提高,特制订本条例。

1.2适用范围
本条例参照集团公司《中层干部管理办法》制订,适用于公司在任中层以上领导干部。

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是指:公司现行组织机构中,一级组织架构所对应部门的(副)部长、(副)主任以上级别的领导干部。

2 工作纪律作风建设
2.1基本要求
2.1.1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2.1.2发扬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识大体、顾大局,不利团结的话不说,不利团结的事不做。

2.1.3坚持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滥用职权、以权谋私。

2.1.4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积极宣传、推行和不断实践企业文化,努力构建学习型干部队伍。

2.1.5遵守国家、公司各项规定及党风廉政各项制度,自觉接受组织和群
众的批评和监督,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对员工反映的问题有权向组织部门说明和申辩。

但不得刁难、打击报复反映意见的员工,否则,一经发现除批评教育外,视情节给予必要的处理乃至移交上级机关处理。

2.2遵守考勤与休假制度
2.2.1自觉参与考勤,严格按照作息规定按时上下班。

2.2.2按时参加公司组织召开的各类学习或会议,不迟到早退,不无故缺席。

2.2.3因公外出或出差前,必须到人事行政部填写《因公外出登记表》或《出差登记表》,按以下层级履行报告程序:
a.公司总经理因公出差或离开本市区,出行前需向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报告,并征得其同意后方可出行,回司后应及时向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报告。

总经理外出,应指定一名副总经理临时主持工作。

b.公司副总经理因公外出在本市区内的,出行前需征得总经理同意;因公外出离开本市区的,出行前需征得总经理同意,并由总经理报告集团公司主管领导。

回司后均应及时向总经理报告。

c.公司中层干部因公外出,本市区且1天以内的,出行前和回司后必须向主管领导报告,外出1天以上(含1天)或离开本市区内的,须向总经理报告。

违反上述报告程序者,后果由其本人承担,若对公司造成损失,将追
究其本人相应责任。

2.2.4公司所有领导干部因公外出期间,行程安排变化或差旅地点发生移动时,应报告主管领导,说明原因,由主管领导报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移动。

否则,由此产生的差旅费用或给公司造成的损失,由其本人承担。

2.2.5领导干部个人请假,需按公司有关规定到人事行政部办理请假手续。

领导干部节、假日及休假期间,离开本市区的,需报告主管领导和总经理,并在人事行政部登记去向。

没有履行登记手续的,一经查实,在月度经济责任制考核时扣罚当事人2-5分。

3 工作考核与评价
3.1工作总结与汇报
3.1.1各部门负责人每周一9:00前须将本部门上周工作总结及本周工作计划发送人事行政部,并抄送主管领导。

由人事行政部汇总后,呈报总经理。

3.1.2各部门负责人每月1日前须将本部门上月工作总结及本月工作计划发送人事行政部,并抄送主管领导。

由人事行政部汇总后,呈报总经理。

3.1.3每年6月、12月下旬,中层管理人员均应进行半年、年度工作总结,发送人事行政部,并抄送主管领导。

由人事行政部汇总后,呈报总经理。

3.1.4 无故不按时提交工作总结的,在月度经济责任制考核时扣罚1-2分。

3.2主管领导评价
3.2.1公司各主管领导可对在完成季度任务中业绩突出或有重大失职行为的中层干部提出嘉奖或扣罚建议。

3.2.2 中层干部违反公司相关制度者,由主管领导提出处罚意见,经公司总经理同意后由人事行政部执行。

3.3职工投诉与监督
3.3.1各级领导干部均应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人事行政部负责受理群众意见投诉,并将相关投诉意见上传至有关领导,对于反映问题集中、意见较大的,由主管领导或总经理对被投诉者进行诫勉谈话。

3.3.2诫勉谈话后没有改进或者改进不明显的,由公司高层领导会议研究是否做出免职和降级的决定。

4附则
4.1本条例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4.2本条例由人事行政部负责解释与修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