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

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

自血回输疗法
臭氧的发展历程
♦ 到了20世纪70年代,臭氧作用机理越来越明了,臭氧治 疗作为一种古老而创新的方法越来越被世界各地医学工 作者所认同。
♦ 在欧洲,几乎各国家都有一个或几个臭氧治疗学会。 1972年Wolff和Hansler在德国创立了第一个臭氧学会。 1984年意大利建立了学会。 1999年意大利组建了国际医疗臭氧学会(IMOS)
♦ 1936年,法国医生 P.Aubourg将臭氧吹注入 直肠来治疗慢性结肠炎
♦ Payr将少量臭氧直接注 入静脉治疗疾病,因有
气栓危险被禁止。
臭氧的发展历程
♦ 1954年,Steinbarth和
Werhly尝试采集5~10ml 血液盛入一种容器(圣瓶) 里。对臭氧短暂处理后 (臭氧由紫外灯照射所产 生)。再将血液注入供者 肌肉内,以期增强肌体抵 抗力,治疗多种疾病。这 就是自血疗法的雏形。
臭氧激活抗氧化酶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适量的臭氧和过氧化氢等氧化剂能诱导抗氧化酶 的过度表达从而清除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形成的自由 基,起到“以毒攻毒”作用,同时还增加机体的氧 供,这是生物氧化疗法的基础。
生存和痊愈有赖于体内的平衡,氧化-抗氧化 平衡是最重要的平衡之一。大量资料表明在疾病的 病理过程中氧化-抗氧化失衡普遍存在并起重要作 用。臭氧通过激活抗氧化酶来清除自由基,维持和 恢复氧化-抗氧化平衡。
臭氧的发展历程
♦ 1999年,意大利发起 并组建了国际医疗臭 氧学会(IMOS)
♦ 宗旨:促进臭氧基础 和临床研究,建立完 善的临床治疗体系。
Prof. Marco Leonardi
臭氧的发展历程
♦ 1998年,Verga首治腰腿痛,将臭氧注于腰大肌及椎旁间隙。 ♦ 1998年,Muto等报道将臭氧注入椎间盘及椎旁间隙治疗腰
俞志坚,何晓峰,李彦豪.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598-600.
抗炎作用
① 臭氧拮抗炎症因子的释放,扩张血管,改善回流,减轻局 部的渗出、水肿而发挥抗炎作用:抑制前列腺素、缓激肽及 致痛复合物的合成与释放;中和白介素 (如IL-1、1L-2、 1L-8、1L-10、1L-12、1L-15) 可溶性受体;抑制α-干扰 素,α-肿瘤坏死因子释放;增加β1-转移生长因子的释放。
一、臭氧在颈椎病 中的应用
颈椎间盘穿刺----健侧前侧方进路
穿刺到位
臭氧浓度:40~50μg/ml。
容积:颈椎盘内3~5ml。
注射次数和间隔时间:一般注射1~2次, 间隔3~5天。
二、臭氧在腰椎间盘突出 症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穿刺
穿刺入路:腰椎间盘突出症和FBSS一般采 用后外侧安全三角进路;对于L5/S1间盘穿 刺若因髂嵴过高穿刺困难时,采取小关节 内缘入路较易成功。
臭氧的理化特性
臭氧具有仅次于氟的强氧化性,有特殊刺激性草腥 味,溶解度比氧大13倍,比空气大25倍。常温下半衰 期约20-30分钟,数小时后自然分解*。臭氧具有很高 的能量,很快自行分解为氧气和具有很强氧化能力的单 个氧原子。目前常用的臭氧制备方法是低压电解法, 此外还有光化学法和高压放电法。
*Hubrec J.The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quality and treatment of drinking water.Berlin:Springer,1998,1:102-160.
医用臭氧的发展历程 医用臭氧的理化性质 医用臭氧的生物作用 医用臭氧的治疗作用 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 医用臭氧的安全性 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展望
氧化髓核内蛋白多糖作用
○3注入椎间盘后能迅速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 髓核细胞膜和细胞内结构破坏,造成细胞变性 坏死,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多糖的功能下降或 丧失,使髓核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水份丢失,
Bocci V.Biolog1cal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ozone:Has ozone therapy a future in medicine? Br J Biomed Sci,1999,56:270-279 . 森昭胤.自由基、老化与中药.抗衰老科学技术通讯,1991,2(1):3-9.
合并骨性椎管狭窄或马尾神经综合征者
医用臭氧的发展历程 医用臭氧的理化性质 医用臭氧的生物作用 医用臭氧的治疗作用 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 医用臭氧的安全性 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展望
医用臭氧的安全性
Harkema I等研究表明,臭氧可损伤上呼吸道纤毛细胞, 因此严禁臭氧直接吸入肺内
臭氧可引起遗传损伤,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5 579 238例次医用臭氧治疗出现40例过敏反应等副作用,
Bocci V,Corradeschi E,Cervelli C,etal. Oxygen-ozone in orthopaedics:EPR detection of hydroxyl free radicals in ozone treated “nucleuspulposus” material.Rivist Adi Neuroradiologia, 2001,14:55-59.
3
臭氧在疼痛临床中的应用
安徽医科大学 附属巢湖医院疼痛科
金学廷
医用臭氧的发展历程 医用臭氧的理化性质 医用臭氧的生物作用 医用臭氧的治疗作用 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 医用臭氧的安全性 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展望
臭氧的发展历程
♦ 臭氧的历史可追溯到
200多年以前。1785年, 荷兰人Van Marum 发 现在放电时氧气会发 生化学变化,产生一 种特殊的气味。
●氧和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提供机体必需的能 量;
●氧通过氧饱和作用生成的氧复合物是组成机 体的重要成分。
臭氧对红细胞的作用
臭氧可以激活糖的磷酸戊糖旁路(PPW),增加 红细胞内ATP含量;
增加红细胞内ATP和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 含量,使氧离曲线右移,增加组织供氧;
增加NADPH生成,有利于维持红细胞膜的完整性.
② 臭氧能通过提高局部氧浓度发挥抗炎作用。
③ 臭氧通过诱导抗氧化酶的过度表达,中和反应性氧化产物 发挥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① 神经末梢通过释放致痛物质如P物质、磷脂酶A2等产生疼痛, 臭氧局部注射后可直接作用于上述神经末捎,刺激抑制性 中间神经元释放脑啡肽等物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这是臭 氧治疗软组织痛的依据;
我国臭氧的发展史
♦ 我国臭氧医学的发展始于2000年,首先由军医高校的何晓 峰教授将臭氧椎间盘髓核融解术引进我国的医学界,此后 该项技能在我国各医院逐步推广,而今我国各省的重型医 学均有臭氧髓核融解术在开展;同时臭氧医学逐步从单一 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发展到治疗骨科、心脏内科、神经内科、 烧伤科、糖尿病内分泌科、肿瘤科、疼痛科等临床科室的 多种疾病;
经皮穿刺臭氧介入治疗术
____穿刺到位
经皮穿刺臭氧介入治疗术
____注入造影剂,确定在盘内后注入臭氧
侧隐窝内臭氧注射治疗
臭氧浓度:40~50μg/ml。
容积:腰椎盘内注射6~10ml;退针至盘外, 椎管内注射10ml。
注射次数和间隔时间:一般注射1~2次, 间隔3~5天。
三、臭氧在强直性脊柱炎 中的应用
臭氧对免疫细胞作用
臭氧具有免疫激活和免疫调节作用( Bocci等 研究证实)。可诱导产生众多细胞因子,包括 干扰素(IFN-α 、β 、γ )、白细胞介素 (IL-1b、2、4、6、8、10、12)、肿瘤坏死 因子(TNF-α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 子(GM-CSP)和生长因子(TGF-β 1)。
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为78%. ♦ 2002年,Qonovich等对肩关节囊损伤性顽固性疼痛局部注
射臭氧,优良率67%。疼痛得到控制,功能得到恢复。 ♦ 2002年,Leonardi报告6665例多中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
疗结果,优良率80.9%. ♦ 2004年 意大利VELIO BOCCI的《臭氧治疗学》问世
Schonbein
臭氧的发展历程
♦ 1900年前后 Von Siemens 发明了“超级感应管”称 西门子管。从而认识臭氧 是一种非常不稳定、难以 储存、能从氧气获得且要 立即使用的气体。人们发 现臭氧可用于水消毒,许
多消毒水工厂由此而诞生。
Von Siemens
臭氧的发展历程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德国士兵用臭氧治疗气 性坏疽。
② 宋必卫等发现氧自由基在外周和脊髓均有致痛作用,而自 由基清除剂如SOD,VitE则可拮抗此致痛作用。臭氧局部注 射后刺激抗氧化酶的过度表达,通过清除氧自由基镇痛;
③ 炎症过程中的炎症因子能发挥致痛作用,臭氧通过抗炎作 用镇痛。
医用臭氧的发展历程 医用臭氧的理化性质 医用臭氧的生物作用 医用臭氧的治疗作用 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 医用臭氧的安全性 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展望
Van Marum, Martinus (1750-1837 )
臭氧的发展历程
♦ 1801年,Cruikschank 发现在电 解过程中有一种不知名气体产生。
♦ 1839年德国化学家Schonbein在巴 塞尔发表“电解水过程中阳极的 气味”,这种刺激性的气体被命 名为臭氧(Ozone)。 他认识到臭氧存在自然界任何角 落,且随海拔高度增加而浓度增 加。
医用臭氧的发展历程 医用臭氧的理化性质 医用臭氧的生物作用 医用臭氧的治疗作用 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 医用臭氧的安全性 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展望
氧化和氧饱和作用是臭氧生物效应的基础
臭氧比氧气的氧化性更强,水溶性更高,更易 溶于血液和组织液,提供更充足的氧化作用和氧 饱和作用。因此,氧化和氧饱和作用是臭氧生物 学效应的基础。氧具有氧化和氧饱和双重作,对 机体有重要意义:
确保进针到达病变组织---靶点注射 发挥多种技术的优势---综合治疗
应用体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