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担保合同起诉状

担保合同起诉状

担保合同起诉状篇一:担保起诉状民事起诉状原告:广东洋艺建设有限公司,住所: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平地乡泗沥经济社“大尖帮”(广佛路南侧)综合楼一楼37号铺,注册号:440682000039394。

法定代表人:刘洪春。

被告一:金启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住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470号402C,注册号:440101000034017。

法定代表人:谢娟。

被告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行,住所:佛山市禅城区佛山大道中35号,注册号:440600000015867。

法定代表人:钟晓华。

诉讼请求:一、判令两被告立即向原告返还贷款保证金人民币600000元及利息12833.33(按年利率10%自2014年2月28日起暂计至2014年5月15日,2014年5月16日至实际还款日的利息另计);二、本案诉讼费用由两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原告与两被告存在借贷及从属担保关系,2012年2月,原告拟向被告二贷款人民币4000000元,应被告二要求,原告与被告一佛山分公司接洽,委托被告一对原告向被告二借贷人民币4000000元提供担保,双方于2012年2月15日签订[2012]金启委担字第[003]号《委托担保合同》,并同时签订《履约金保证协议》,约定由被告一向原告与被告二的借贷债务提供担保,由原告向被告一支付担保费人民币240000元,并约定了每日0.5%迟延履行违约金。

原告同时向被告一交付保证金人民币600000元,该保证金用于被告一提供担保时向被告二提交,不得挪为他用,原告履行完毕贷款偿还及其他义务后,上述保证金应予返还。

2012年2月23日,原告将上述保证金向被告一交付完毕。

2012年2月23日,原告与被告二签订2012年成字第19号《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合同》,同日,被告一与被告二签订2012年小企保字第62号《保证合同》,其他担保人与被告二签订2012年小企保字第63号《自然人保证合同》。

被告一同时与被告二还签订了2012年小企质字第59号《保证金质押合同》,供质押的保证金实际系由原告支付,原告履行完毕还款义务后,该笔保证金应予返还。

2014年2月26日,2012年成字第19号《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合同》到期,原告将约定的义务全部履行完毕,2014年2月27日,被告二向被告一出具《担保责任解除通知书》,声明主合同债权债务关系消灭,被告一的担保责任解除。

但截至起诉之日,两被告仍未依照合同约定将保证金返还原告,据原告了解,因被告一经营情况发生改变,被告二擅自将应返还原告的保证金予以扣划,违反了与原告之间的合同约定,侵犯了原告合法财产权利。

原告广东洋艺装饰有限公司于2013年12月4日经工商部门核准变更名称为广东洋艺建设有限公司。

原告为维护自身权利,特向贵院提起诉讼,请贵院依法裁判。

此致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具状人:广东洋艺建设有限公司年月日篇二:担保合同纠纷起诉书民事起诉状原告:乙厂住所地:广东省东莞市xx区xx路227号法定代表人:汪直职务:乙厂副厂长委托代理人:胡风江西省南昌市xx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甲贸易公司住所地: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南京路xxx号法定代表人:张宇职务:甲公司总经理案由:购销合同纠纷诉讼请求:1、请求被告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支付拖欠货款50000万元。

2、请求被告支付欠款期间所产生的利息共计8000元。

3、本案相关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2010年1月20日,被告与原告签订了一份购买1000台电风扇的购销合同。

合同规定原告应于同年6月底以前交货,原告因故至8月底才电报通知被告准备发货。

被告接到原告的电报通知后未作答复就接收了货物并发往门市部销售。

后因销售旺季已过导致电风扇滞销,被告遂以原告逾期交货未经公司同意为由拒付货款并要求退货。

被告在收到原告发出的交货通知后没有及时明确回复原告,并对原告发来的货物进行了签收。

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被告的行为已经明确表示出对原告之前违反合同规定的延期交货行为的追认并放弃了解除合同的权利。

故被告拒付货款并要求退货的要求是不合法的。

依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一条,《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要货款和利息,但被告拒不支付。

原告在多次催要无果情况下,特向贵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决并对原告的请求予以支持。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1、乙厂和甲贸易公司电风扇购销合同复印件一份此致青山湖区人民法院诉讼人:乙厂2010年12月6日附:1、本诉状副本二份。

2、证据二份。

篇二:济源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诉张小笑、田素玲、张怀武担保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济源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诉张小笑、田素玲、张怀武担保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济民二初字第35号民事判决书原告济源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住所地:济源市沁园路86号。

法定代表人卢战国,理事长。

委托代理人张希璧,该社工作人员。

被告张小笑,女。

被告田素玲,女。

被告张怀武,男。

原告济源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信用联社)因与被告张小笑、田素玲、张怀武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原告于2010年1月15日向本院提起诉讼。

本院于同日作出受理决定,并依法向原、被告送达了受理案件通知书、起诉书、举证通知书、诉讼风险提醒书及开庭传票。

同年3月25日依法由审判员王苗苗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原告信用联社的委托代理人张希璧、到庭参加诉讼,被告张小笑、田素玲、张怀武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2006年11月28日张小笑在其的分支机构天江分社贷款15000元,贷款期限至2007年11月20日,利率为月息8.37‰,并由被告田素玲、张怀武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贷款到期后,贷款本金偿还500元及利息,利息清至2007年9月30日。

2009年8月11日其向三被告催收该笔贷款,三被告均收到该催收通知书。

现请求判令被告张小笑偿还借款14500元及利息并由被告田素玲、张怀武承担连带付款责任。

被告张小笑、田素玲、张怀武未提交书面答辩意见。

原告提供证据有:1、借款借据一份;2、保证担保借款合同一份;3、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一份;4、豫银监复[2006]419号河南监管局批复一份,证明天江分社系其的分支机构。

被告张小笑、田素玲、张怀武未提供证据。

本院认证如下:被告张小笑、田素玲、张怀武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视为自动放弃诉讼权利。

原告提供的证据经本院审查,符合证据的形式要件,具备客观真实性,本院予以确认。

根据原告起诉意见及有效证据,本院确认如下事实:2006年11月28日,被告张小笑在原告的分支机构天江分社贷款15000元,贷款利率为月利率8.37‰,贷款期至2007年11月20日,被告田素玲、张怀武为连带保证人,合同约定保证期限为借款到期后二年,如不按期归还贷款本金又未获准展期的,从逾期之日起按合同利率上浮50%计收利息。

贷款到期后,被告将利息清至2007年9月30日,2008年9月3日被告偿还本金500元及利息。

2009年8月11日原告向三被告催收该笔贷款,三被告均收到该催收通知书。

该笔贷款至今未偿还。

本院认为:被告张小笑向原告的分支机构借款,由被告田素玲、张怀武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并签订了保证担保借款合同,该合同的签订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为有效合同。

原告分支机构按合同支付借款后,被告张小笑未按期还款。

被告田素玲、张怀武作为连带保证担保人,有义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被告称已清偿原告本金500元及利息,原告认可,对该事实本院予以确认。

现原告要求被告李小井偿还借款14500元及利息,并由被告田素玲、张怀武承担连带付款责任,理由正当,本院予以支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张小笑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原告济源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14500元及利息(自2007年10月1日至2007年11月20日按合同利率8.37‰计算利息,从2007男11月21日至本判决确定的付款之日按月利率8.37‰上浮50%计算)。

二、被告田素玲、张怀武承担连带责任。

案件受理费289元,减半收取144.5元,由被告张小笑负担,被告田素玲、张怀武承担连带责任,暂由原告垫付,待执行中一并结算。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一式九份,上诉于河南省济源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王苗苗二o一?年四月十四日书记员李清霞篇三:某公司诉某公司保证合同纠纷案某公司诉某公司保证合同纠纷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长民二(商)初字第84号民事判决书原告上海**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区***路***号*号楼***室。

法定代表人苏**,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洪*,男。

委托代理人李*,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上海**钢铁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地上海市**区**镇**路****号***室**座。

法定代表人陈**,职务不详。

被告陈**,男。

原告上海**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诉被告上海**钢铁发展有限公司、被告陈**保证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09年1月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普通程序。

2009年3月30日,本院应原告的申请,裁定对被告陈**的财产进行了保全。

因两被告下落不明,同年4月25日,本院以公告方式向两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及开庭传票。

2009年6月30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李*、洪*到庭参加庭审。

被告上海**钢铁发展有限公司、被告陈**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进行缺席审理。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上海**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诉称,被告上海**钢铁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向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支行(以下称“*行”)借贷人民币400万元,借款期限为2008年9月28日至2009年9月21日,利率为在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8%。

被告“**公司”委托原告对其向“*行”的前述借款提供担保。

2008年9月28日,原告与“*行”签署了《保证合同》,对“**公司”的前述债务向“*行”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同日,被告陈**以及其他反担保人(对于其他反担保人,原告暂不在本案中一同起诉,不放弃对其进行追偿的权利)与原告订立了《反担保合同》,承诺就原告前述担保事宜向原告承担连带责任反担保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