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李铁铮时间:2011年11月21日主题:跨越式跳高参加人员:体育组全体成员教材分析:跳跃能力游戏。
它有生动活泼、趣味性、娱乐性强的特点。
急行跳远又是集各种跳跃动作、身体素质于一身的活动,是跳跃能力的综合体现。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跳高游戏。
2、体验急行跳高的身体感受,学习和体会跳高的正确方法,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素质和弹跳力,提高学生跳跃活动能力。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在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交往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动作。
教学难点:起跳、过杆动作的连贯性。
教学突破:在起跳基础上教会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
模式方法:讲解、示范、个人练习、展示、评价作业设计:上一步踏跳、过竿、落地缓冲组内教师讨论要点:李艾东、王玉杰老师:在跳跃练习时,应首先加强协调性训练。
颜美晶老师:多进行助跑纵跳摸高练习。
苑成志老师:收腹跳练习增强学生腹肌力量。
金松老师:在练习中多进行助跑踏跳摆动过竿的连贯性动作练习。
白金荣老师:踏跳点应根据跳跃的高度,适当地进行移动,达到最佳距离。
本次备课活动总结:经过本次教研活动,全组集思广义,深入学习教材,并对教材进行拓展分析,明确了急行跳远中,存在的误区,找到了提高急行跳远的方法和策略。
集体备课抛掷轻物体教材分析:小学低年级的投掷教材,是一些自然、简单的滚、抛、掷动作。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投掷的正确姿势,发展上肢力量以及身体协调、灵敏素质。
培养学生遵守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协同合作的良好作风和勇敢、顽强、克服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教学目标:初步掌握挥臂动作自然、快速、连贯、协调性。
重点、难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体前、体侧向上、向前、向后、前上方抛出动作。
2、体验全身协调用力的感觉,初步掌握挥臂动作、自然、快速、连贯、协调性。
突破措施:1、首先让学生学会向上抛接的动作。
2、然后练习高抛出手后做一些附加动作,如拍手、下蹲、转体等,提高上抛高度。
3、变幻抛接物、美化抛接物,学生个人或结伴练习。
模式方法:讲解、示范、练习、个人展示、教师评价。
作业设计:认真听,仔细看,个人练,结伴练。
进度安排:观察模仿、小组练习、集体展示。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李艾东老师:轻物抛接动作是低年级投掷教材,动作简单,教学中注意学生左右肢体的匀称发展,避免单一的投掷内容教学。
李铁铮老师:注意发展与投掷能力相关的力量素质。
白金荣老师:引导学生体验全身协调用力的感觉,培养身体协调动作能力。
颜美晶老师:练习时,学生间的相互配合及安全意识也非常重要。
苑成志老师:学生上肢肩带力量较弱,肌肉还不能承受过多负荷。
吴卫平老师:练习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同时结束后也要做好放松练习。
本次备课活动总结:抛掷轻物体是一项较受小学生喜爱的活动。
本次课需要注意:1、做好充分准备与放松活动。
2、左右手轮流练习,练习形式多样化。
3、注意学生间的协调配合,注意安全教育。
体育教研组集体备课深化长跑运动,促锻炼发展体能教材分析:长跑是发展体能的活动与内容。
培养跑的正确姿势的手段,发展一般耐久能力。
让学生体会着地脚要柔和,体验跑的呼吸节奏,培养其不怕苦、坚持到底的精神。
教学目标:能控制速度,掌握呼吸方法,保持身体正确姿势,跑的自然放松。
教学重难点:1、学会一般耐力跑的练习方法。
2、培养坚忍性。
重难点突破:1、利用游戏法,激发兴趣。
2、练习方式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
模式方法:讲解、示范、小组练习、游戏。
作业设计:学生认真体会动作,分小组练习、游戏。
进度安排:观察模仿——小组练习——集体体验游戏讨论要点:1、练习前,要讲清耐久跑的方法要求、注意事项。
2、练习方式多样性,如结伴跑、自由跑等。
3、用鼓励的语言方法,激发斗志。
活动总结:本次教研,各位教师积极发表个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现象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为更好地开展长跑运动,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集体备课前滚翻成蹲撑主备人:白金荣时间:10月10日主题:前滚翻成蹲撑参加人员:全体体育教师教材分析:滚翻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一。
小学低年级的滚翻教学是以最基础的滚动、滚翻动作为教材,活动形式接近生活,有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
进一步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素质,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时空感,促进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掌握完整动作过程,不断提高协调、连贯性。
(2)学生能够互相帮助。
突破:(1)先让学生集体练习原地支撑、蹬地伸腿、提臀、低头的模仿练习。
(2)学生个人或结伴进行自主练习。
(3)在同伴帮助下,做完整动作练习。
模式方法:讲解、示范、练习、评价、个人展示作业设计:认真体会动作要领,分组练习,小组展示进度安排:模仿练习→在帮助下完成→独立完成组内教师讨论要点:李老师:在学生练习时,着重提示学生两腿蹬地动作。
吴老师:前滚翻时要低头含胸,用头后部着垫。
颜老师:加强教学组织,合理分组活动。
王老师:加强个别指导,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李老师:运用多种形式和教法、手段进行教学。
苑老师、金老师:看到同伴出现错误动作、给予帮助指正。
本次备课活动总结: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和教法、手段,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活动的乐趣。
本次教研活动,各位老师各抒己见,集思广义,集体研究讨论,解决问题,教研效果明显。
体育教研组集体备课主备人:苑成志主题:小球类教学参加人员:全体体育组成员教材分析:小球类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小场地和简化规则,同样具有对抗性、集体性,加上游戏活动的结合,在运动实践中能充分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吸引儿童主动、积极地参与小球类活动。
(2)学会简单动作,锻炼身体,展示自己,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重点难点突破:重难点:对球类动作技术不要作过多细化,主要对小学生的活动兴趣进行激发,熟悉球性,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
通过课堂以游戏的形式与小球类技能相结合,通过各种游戏的方式,对球性进行熟悉,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体能,有效地增进健康。
模式方法:讲解、练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业设计:通过课上学习,使学习的动作方法运用于实际活动中。
进度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10课时)组内教师讨论要点:李爱东老师:要突出游戏特点,对球类动作技术不要做过多的细化。
王玉杰老师:加强教法研究,利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更加充满兴趣。
王伟老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颜美晶老师:突出游戏的兴趣性,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
李铁铮老师:要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李殿帅老师:要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合作学习中,发展社会交往的能力。
本次备课活动总结:通过集体讨论,明确了小球类教学的方法及重难点的突破,使学生通过球类学习,掌握动作方法,促进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双重发展。
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主备:李艾东时间:2010-12-27 主题:双手胸前传球(水平三)参见人员:全体体育教师教材分析:传球是篮球比赛中进攻队有目的地转移球的方法,也是队员之间互相配合和组成进攻战术的纽带。
本课本着“快乐体育”的理念,使学生在游戏中,在欢笑声中学习传球。
教学目标: 1.学习双手胸前传球的技术2.进步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为人后的品质。
3.增强学生的判断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球的出手角度和接球的方法。
重难点突破: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指导多少种传球的方法?最简单、最实用?”2.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机型分解动作练习①.双手胸前向空中推球。
②.面向水泥立柱,双手胸前推球至立柱弹会,体验用力顺序和手指推拨球的感觉。
③.三人一组进行三角短传练习。
模式方法:讲解、示范、练习、学生分组展示,讲评作业设计:三人或四人互相练习,互相评价进度安排:3课时组内教师讨论要点:白金荣老师:解决好本课的重难点,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篮球基本功,从而加深对篮球运动的喜爱,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铁铮老师:在做空手练习时,一定注意上肢与下肢的协调用力,以及手型的动作变化。
王玉杰老师:高年级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在互动、积极尝试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苑成志老师:首先要持好球,持好球是关键。
然后再学传接球。
颜美晶老师:分组练习时,教师要求学生互相观察,相互纠正,教师及时指导。
王伟老师:让学生多思考,多观察,联系方法应多样化,才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本次备课活动总结:篮球运动中的运、传球是最基本的,高年级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能力和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快乐体育”的理念贯穿于课堂,使学生明确体育课堂不仅仅是身体活动的场所,也是智力扩展的加油站。
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主备王伟时间 10月25日主题中年级耐力跑参加人员体育组全体教师教材分析本科多以“趣味性,娱乐性和竞争性”的游戏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1.形成正确的跑步方法,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速度与耐力2.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的能力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重点难点突破依据教学目标,家和三年级学生的身体条件和技能水平,确定本课重难点为:1.根据不同的身体条件,采取多种游戏手段,强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练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3.逐步带领学生养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4.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协作的精神。
模式方法自主练习,讲解示范,结合游戏作业设计自主练习,相互配合进度安排4课时组内教师讨论要点李艾东老师: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采用多变的游戏方式进行,在游戏中体会与掌握。
苑成志老师:在练习中适当加入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李铁铮老师:讲解示范挣的身体姿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颜美晶老师:课堂应多鼓励学生,让学生自信心增强。
吴老师:练习过程注意细节,照顾到每位学生的感受。
白老师:根据年纪特点,练习强度不宜多大,渐渐提升。
王老师:在发展耐力的同时应适当提高速度的练习体育组集体备课时间:2013年4月23日主备人:白金荣参加人员:体育组全体教师教研内容:队列和队形教材分析:队列队形是我们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也是小学体育课的一项常规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加强组织纪律性。
有利于提高注意力、观察力和动作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队列队形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突破: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利用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以及有趣的肢体语言。
3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切合实际因材施教。
4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规律。
讨论要点:1教师应姿态端正精神振作,严肃认真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