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名称: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学生姓名:***目录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1、客观性2、全面性3、不确定性4、共存性5、激励性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1、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1、防范企业风险的主要措施。
2、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前言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以财务决策为例,企业的财务决策几乎都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的,离开了风险,就无法正确评价企业报酬的高低。
因此,对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以其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产生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归纳起来,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客观性,即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
企业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客观存在。
2、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
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
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3、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虽然可以事前加以控制和估计,但由于影响财务活动的结果的各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事前不能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
4、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并存且成正比关系,一般来说,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收益也越高。
如风险投资存在较大风险,同时也会因投资而取得风险报酬。
5、激励性,即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
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
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
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
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
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
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
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困难。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映滞后,措施不力。
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
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
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
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例如,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由于其与上级企业猴王集团之间存在着混乱的财务关系,致使上市公司因猴王集团破产而出现严重财务危机。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及缺乏风险意识等原因造成财务风险,具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于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
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
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
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
在固定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
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第三、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
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
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
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第四、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
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
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
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赞成应收账款失控。
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
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第五、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
存货周转率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
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
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慎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1、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防范并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
本人认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工作:(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所作为。
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
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3)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4)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
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
对各种可行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例如:对固定资产投资,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各种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在考虑其他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
又如,在筹资决策过程中,企业首先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
按照以上方法做出的决策,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避免财务决策失误而带来的财务风险。
(5)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
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权责分明,各负其责。
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种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2、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分配法。
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它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为分散风险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
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以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资,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
一般来说,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的风险,证券投资组合投资可以分散有价证券的非系统性风险,其投资风险低于单项证券投资的风险。
当然,风险越大,可能产生的收益也越大。
对外投资多元化可以在分散投资风险的情况下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
(2)回避法。
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目的。
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能够使企业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应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债权性投资风险大大低于股权投资的风险。
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
当然,采用回避法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