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肉鸭羽毛生长的因素

影响肉鸭羽毛生长的因素

影响肉鸭羽毛生长的因素对于商品肉鸭来说,具有整齐、光泽、丰满的羽毛极为重要,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商业价值。

肉鸭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如果肉鸭羽毛生长过慢,会推迟肉鸭上市时间,增加养鸭风险,降低养殖效益。

肉鸭营养首先是满足其增重生长需要,然后才满足羽毛生长需要,由于要满足过快的增重生长需要,羽毛生长常因营养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导致羽毛生长容易出现问题。

常见的肉鸭羽毛问题有:(1))啄毛引起羽毛不完整,严重时引起皮肤受伤流血。

()脱毛引起部分皮肤裸露.影响肉鸭外观。

(3})羽毛生长慢,当体重达到上市要求时,羽毛还没有长齐而不能上市。

肉鸭羽毛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羽毛的生长,归纳起来主要为二个方面:其一是饲料营养成分不足或营养不平衡,其二是饲养管理不当及不良的环境。

本文就影响肉鸭羽毛生长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就怎样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进行探讨。

,影晌肉鸭生长的营养因素能量肉鸭与鸡一样“为能而食”,能适应日粮中较宽的能量浓度变化范围,如北京鸭的禽代谢能适应范围为10.04一13.39MJ/kg,番鸭为10.88一较大的肉鸭能根据日粮能量浓度很好地调节采食量,因此能量对其羽毛生长的影响较小。

广东肉鸭饲料能量一般在11.09一11.921MJ/kg,在正常的采食情况下,能满足肉鸭羽毛生长的需要。

粗蛋白肉鸭对蛋白质需要量没有鸡高,一般雏鸭料为17%一19%n.中大鸭料为12%一但肉鸭对氨基酸的需求与鸡一样严格,因此日粮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各种氨基酸的平衡情况成为影响羽毛生长的主要原因。

由于肉鸭料中豆粕、鱼粉、肉骨粉等优质蛋白原料用量很少、菜粕、棉粕、玉米粕等质量较低的原料用量较多,使得粗蛋白水平达到需要标准而蛋氨酸、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却常常达不到,蛋白质的利用因而受到限制。

在实际配方中通常以总氨基酸含量作为指标,而肉鸭对氨基酸的实际需要是可利用氨基酸,因此它不能真实反映日粮氨基酸的饲用价值。

不同的饲料可被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差异很大,选用不同的饲料加工工艺也有很大的差别。

从表1可以看出,肉鸭对大豆粕、全脂大豆粉、肉骨粉、鱼粉、羽毛粉的赖氨酸消化率依次为97.2%、96.2%、、92.4%、80.2%a,蛋氨酸为97.7%、95.5%n、、91.7%、66.1%;必需氨基酸为96.7%、93.2%、。

由于肉鸭料中低质量的蛋白原料使用较多,总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的量能满足需求,但真正的可消化的部分却得不到满足。

因此在生产中出现粗蛋白水平较高,而蛋氨酸、赖氨酸含量不足,影响肉鸭羽毛正常生长,出现啄毛、掉毛和羽毛生长较慢等情况。

另外从表1可看出,对肉鸭来说,大豆粕氨基酸消化率比鱼粉还要高,可见肉鸭对不同蛋白原料利用率与鸡有差别。

为了让肉鸭能正常生长,在肉鸭蛋白质营养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正确看待肉鸭对蛋白质的要求。

虽然肉鸭对粗蛋白的‘’质”和“量”都没有鸡严格,但是同样要注意肉鸭饲料的能蛋比、可利用蛋白质水平、蛋氨酸及含硫氨酸水平、赖氨酸水平。

肉鸭按日粮中的能量调节其采食量,如能蛋比过高,会引起啄毛;如能蛋比过低,也会引起脱毛。

含硫氨基酸为羽毛的组成成分,但其必须满足一般机体生长需要后,才能用于羽毛生长,所以当肉鸭吸收含硫氨基酸不足时,会严重影响羽毛生长发育。

赖氨酸不足,也会造成羽毛生长不良。

②尽可能以有效氨基酸为指标进行配方,如果按总氨基酸为指标进行配方,需要考虑蛋白质原料的品质。

由于肉鸭方面研究资料目前较少,用可利用氨基酸为指标配合饲料推广到生产中去目前仍比较困难。

在实际中用总氨基酸数据时,考虑两者利用率的差异,调整赖氨酸与蛋氨酸的含量。

③合理选用蛋白质原料,各种蛋白质原料要搭配使用,有些蛋白质原料要限量使用。

羽毛粉胧氨酸含量为一5.0%,其中约60%具有可消化性,是胧氨酸良好来源。

肉骨粉赖氨酸含量为3.47一2.60%,其消化率约90%a,是赖氨酸的很好来源。

在配合鸭料时可将消化率高的大豆粕与羽毛粉、菜籽粕、棉籽粕合理搭配使用。

在使用棉籽粕时用量不宜超过因棉籽粕中棉酚含量高,饲料中棉酚过高时会引起肉鸭啄毛。

粗纤维鸭对纤维的消化能力高于鸡,日粮中含有适量的纤维对肉鸭羽毛生长是有好处的。

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不足可导致啄羽癖,而高纤维含量则可有效预防该病,这可能与提高日粮粗纤维含量后增加了饲料消耗量和采食所需时间或高纤维日粮会提高的利用率有关。

雏鸭料含有3一5%a粗纤维、大鸭料含有5一8%粗纤维有利于羽毛生长。

在配制肉鸭日粮时添加含粗纤维较高的原料如米糠、啤酒渣、麦数等10%左右,可以减少啄羽的发生,但是当这类原料过多时会使生长性能下降,此外加工时还较难制粒,会引起较大的饲料浪费。

维生素维生素A,B。

、泛酸、烟酸等对肉鸭羽毛生长极为重要。

维生素A能保护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全,维生素A不足会引起上皮组织干燥和过度角化。

泛酸与皮肤和豁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毛发的色泽、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免疫效应)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泛酸的缺乏可使皮肤、私膜及羽毛发生病变、发炎。

烟酸或烟酸胺在机体的细胞中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的功能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参与细胞的氧化,并且有扩张末梢血管、保持皮肤(保护皮肤中的胶原纤维)和消化器官正常功能之功效。

烟酸不足可破坏糖的酵解、柠檬酸循环、呼吸链以及脂肪酸的合成,使机体出现皮肤病变。

维生素B武磷酸毗哆醛和磷酸毗哆胺)既是氨基酸转氨酶和某些氨基酸脱竣酶的辅酶,也可促进半胧氨酸脱硫酶的酶促反应,维生素B。

缺乏时被羽不佳,羽毛粗糙、脱落、稀疏。

在配合饲料中一般都添加了上述维生素.不会出现典型缺乏症状。

但由于它们都是易失活的成分,r存时间过长、贮存环境恶劣等都会影响它们的有效含量;另外肉鸭在应激、生病等特殊生理情况下对它们的需要量会增大,因此实际中也会出现因上述维生素不足而引起羽毛生长问题。

养番鸭时在剪嘴的前后一、二天补充多维,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矿物质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调可引发肉鸭啄羽癖。

钙、磷过量时也会不利于肉鸭羽毛生长,实际中钙、磷过量常有发生,由于它们比较便宜,一般饲料中它们的含量都比需要量高。

锌参与一系列生理过程、是多种酶的成分。

缺锌会使肉鸭羽毛发育不正常,羽毛末端有磨损。

过多的钙和磷会降低锌的利用率,肉鸭缺锌引起背部羽毛脱落。

硒是谷胧甘肤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能防止细胞线粒体的脂类过氧化,保护细胞膜。

缺硒会引起羽毛生长不佳,饲粮中含硒0.1一0.2mglkg就能够克服这些症状。

硒又是有毒元素,含量超过将产生羽毛蓬松。

钠和氯是维持体内渗透压、酸碱平衡、离子平衡的主要元素,如果缺乏会导致羽毛生长不良,特别是引起啄毛现象。

硫酸铜含量过高会引起肉鸭对含硫氨基酸(JR氨酸)的需求增加,而它们是羽毛生长的主要氨基酸,因此会引起羽毛生长不良。

在生产中如果出现因矿物质而引起的羽毛间题,通过对症下药可以解决。

当缺少食盐时可在天内饲料中添加0.5%一 1.0%食盐,给予充足饮水,而后降到0.3%一0.5%。

当缺少硫时,可在饲料中添加1%一2%石膏粉,石膏粉中含有较多的钙,使用时要注意这一点;也可添加蛋氨酸,饮水时添加量为一0.3%,拌料时添加量为饲养管理及环境因素饲养密度和群体一般而言,饲养密度过高容易造成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差、死亡率高及羽毛生长不良的现象。

番鸭在3周龄以前饲养密度比较大,通常第周龄40一45只Im2,第2周龄30一35只Im2,第3周龄一30只ImZ,第4周龄20一22只Im2,第5周龄只/m气以后则平均为5只ImZ,快大肉鸭以7一只/。

2为宜。

大群鸭只比小群鸭只易发生啄羽现象,鸭群以300一500只为宜。

选料和换料选择适当的饲料和换料时期极其重要。

在实际生产中有许多做法不科学,如不按期换料、选择不适当的料,饲料厂设计的鸭料一般都有针对性,而不是通用的,养殖户应了解这点再选择饲料。

若换料太早,选择了不适当的饲料,会导致营养成分不足产生鸭只啄羽和互啄。

部分养殖户选择饲料时以饲料的价格为主要衡量标准,其实是不科学的,应该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

通常高档鸭料营养水平能较好地满足肉鸭体增重和羽毛生长的需要,出现羽毛问题也很少。

饲养场地在广东养殖肉鸭一般采用地面和网上放养两种。

地面养殖时如果地面潮湿,肉鸭腹部羽毛极易脱掉,此时应在地面上铺上清洁干燥的稻草或木屑,一周左右更换一次。

网上养殖的要注意周围场地是否有沙粒和小石子,如果肉鸭不能采食到这些会使饲料消化率降低,营养不足而导致羽毛生长不良。

运动场要宽敞,最好是室内的l.5一2倍的面积,还要有适当的清洁水面,使鸭群能自由活动。

品种各种肉鸭羽毛生长发生的问题不一样,如快大肉鸭较易出现羽毛生长发育慢的情况,而慢大的肉鸭如番鸭则易发生啄毛和脱毛的现象。

可见不同品种肉鸭对饲料的营养需求不同,养殖户最好根据肉鸭品种来选择适当的配合饲料,如果用快大肉鸭料来喂番鸭,则更容易产生啄羽和脱毛的问题。

环境湿度。

环境和垫料太干燥或太潮湿,肉鸭会因不适而互啄。

第一周相对湿度应控制在,第二周湿度应控制在500!o一60%。

如果湿度过低,鸭只会出现脚趾干瘪;湿度过高,高温高湿使体热散失受阻同时霉菌容易繁殖,低温高湿使体热散失过快而易着凉。

温度。

于太闷热或光线太强之情况下,肉鸭较易互啄。

室温控制标准为:第一周27℃左右,第二周25℃左右,第三周22℃左右,第四周20℃左右,第五周18一20℃。

温度偏低鸭会挤成一堆,温度过高鸭张口喘气、张开翅膀,温度适宜时鸭散开活动、姿势自然。

平时要仔细观察鸭的活动情况,根据鸭行为和分布情况具体施温。

光照强度。

光线太强烈,肉鸭会过度兴奋造成互啄。

只要将其控制于昏暗环境下,此现象就可改善。

第1周需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501x。

1周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直到采用自然光照,光照强度采用1 Olx,以便于鸭子采食和饮水为宜。

通风。

通风不良容易导致肉鸭烦躁不安、应激增加及采食量下降。

应激增加使肉鸭对某些营养成分的需要增加,再加上采食量减少,势必造成营养成分的缺乏,影响羽毛生长。

随着肉鸭排泄物增多,舍内有害气体逐渐增加,舍内应保持清洁和良好的通风。

感染慢性或亚临床疾病很多疾病会阻碍营养成分的吸收,尤其是消化道疾病,当营养成分吸收受阻时会导致鸭只啄羽。

如果平时做好小鸭病毒性肝炎和鸭瘟疫苗接种,鸭一般不会出现烈性传染病,但是在饲喂过程要注意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感染而出现慢性或亚临床疾病。

如果发现有啄羽而伤的鸭只,应及时将其隔离出来,用高锰酸钾水清洗患部之后,再涂上紫药水。

参考:牧康网中国兽药电子商务专业平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