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美术_古希腊、罗马美术和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古希腊、罗马美术和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教案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古希腊美术在欧洲美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古希腊美术的主要成就表现在雕刻和神庙建筑上,对于雕刻来说,你头脑中的古希腊雕刻是哪一件呢?(学生回答)二、讲授新课:(一)古希腊雕刻:欣赏《断臂的维纳斯》提问,这件作品美在哪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1.s型曲线美。

她亭亭玉立,各部分的起伏变化富有音乐的节奏感。

不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身体的转姿有一种流畅含蓄的诗意,妩媚而又庄重,像一座纪念碑,令人有崇高之感2.残缺美。

胳膊残缺,尽管也有不少人试图给她添上双臂,但最后都发现不过是画蛇添足,所以她一直保持着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正是这残缺的断臂使她更加含蓄,似乎更能诱发出人们的美好想像,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

3、气质美她被认为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

她神态平静,不露笑容,高贵而又典雅。

4、比例美古希腊人为了雕出最完美的形象,总结出了人体美的理想比例规范:脚的长度是手掌宽度的3倍;小腿为脚长的2倍;头与身之比为1:7,后来改订为1:8。

继续欣赏《萨默斯雷斯的胜利女神》、《命运三女神》。

学习古希腊有名的俩个雕塑家菲狄亚斯和米隆,介绍分析《掷铁饼者》。

(看视频,了解古希腊雕刻题材除了以神话外还有运动员。

)古希腊建筑: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

(二)古罗美术古罗马美术继承了古希腊美术传统,在建筑、雕塑、绘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与古希腊美术的宁静、优雅及理性化的完美不同,古罗马美术更趋向于表现与世争胜的世俗气质。

欣赏雕塑:《奥利略骑马像》、《卡拉卡拉大帝》领会古罗马雕塑更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

建筑:古罗马建筑在继承古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拱券结构和混凝土工程技术。

欣赏: 《古罗马大角斗场》《凯旋门》特点:高大、坚固、实用、美观(三)文艺复兴美术14世纪下半期至16世纪末,欧洲发生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思想在肯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改变自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后,封建社会中宗教教会和神学对人们生活、思想的统治。

艺术家们从古希腊、罗马美术传统中发现了歌颂人、赞美现实生活的人文思想,将其视为典范,力图复兴这种古典文化精神。

艺坛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被誉为“巨人当中的巨人”。

他涉猎的领域非常广,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

他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

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像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

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

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蒙娜丽莎》的原型是威尼斯公爵夫人,当时威尼斯公爵请达·芬奇为其夫人画一幅肖像,而当这幅画作完成之后,达·芬奇因为太喜欢这幅画,不舍得交工,就连夜打包,和仆人一起逃跑了。

蒙娜丽莎的右手更被称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

《最后的晚餐》绘制在米兰格雷契修道院饭厅的墙壁上。

达·芬奇一改前人绘制“最后晚餐”围桌而座的布局,让所有人物坐成一排面向观众,而耶稣基督坐在最中间。

采用的是焦点透视法。

米开朗基罗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

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

代表作品:《大卫》大卫像石雕像,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01-1504年,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米开朗基罗生活在意大利社会动荡的年代,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所生活的时代产生了怀疑。

痛苦失望之余,他在艺术创作中倾注着自己的思想,同时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理想,并创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体格雄伟、坚强勇猛的英雄形象。

《大卫》就是这种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

米开朗基罗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

在这件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

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

欣赏《被俘的奴隶》、《垂死的奴隶》。

俩个奴隶像同时也是作者本身的写照。

拉斐尔拉斐尔居留在佛罗伦萨,他受当地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所影响,同时亦学习列奥那多·达芬奇的构图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表现和风格,使他的风格日渐成熟,从而迅速和两人齐名。

他所绘画的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柔以及青春健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其中最有名的是《安西帝圣母》、《草地上的圣母》和《佛利诺的圣母》。

1513年-1514年年绘画的大型油画《西斯廷圣母》,由圣母和圣徒组成的三角形构图,庄重均衡,圣母和耶稣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另外,《椅上圣母子》、《阿尔巴圣母》都是他完美无瑕的作品。

1509年,他被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教皇朱里)邀请绘画梵蒂冈壁画,位于签字厅的壁画《雅典学院》最杰出。

这些壁画分别代表了神学、哲学、诗学和法学这四个人类精神活动,作品表现与建筑装饰的充分和谐,庄重显明、丰富多彩。

三、总结从古希腊美术的和谐、典雅,到古罗马美术的世俗、尊贵,再到文艺复兴美术对人的智慧、人性情感和科学理性的崇敬,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时期美术的风格形式,体会不同时代对美术的理想的不同向往;在美术作品的形象、形式、技巧中,发现不同时代人的审美趣味与创造追求的不同。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面授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西方的古典主义美术已经有所了解。

所以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发现西方美术在不同时期人们对美的不同向往和追求。

引导学生主动搜集分析处理相关信息,创设比较的教学情境。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质疑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教学目的。

针对学生特点,加强与学生的交互性学习,高中生具有更强烈的求知欲和思辨性,切合高中生思维特点和学科特性,提高元认知级问题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效果分析作为美术教师,我始终贯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鉴赏,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要以美术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美术作品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审美意识及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有所提高。

主要体现在:第一、积极参与美术鉴赏,学生能够以自己的观点来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作品。

第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第三、学生了解了古希腊、罗马美术和文艺复兴美术,对西方古典主义美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教材分析本课出自于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中第三单元“美术的风格与创新”。

本单元以中西美术历史上最重要的风格、流派为点,串起中西美术发展的历史线索,通过学习使学生大致了解中西美术创作风格演变的主要脉络。

同时注意就历史上最重要时期的美术整体特点,给出提纲挈领的概括,以求为学生后的深入了解奠定基础。

第三单元在学习了第二单元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学习最重要的风格、流派。

以时间为主线,学习中西美术不同时间人们对于美的不同理解与追求。

不同时代人的审美趣味与创造追求的不同。

本单元是教材的重要一部分,本课是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中第三单元“美术的风格与创新”的第一节课。

因此,上好这一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了解作为西方美术重要起源的古希腊美术的基本特点,由此进而了解古罗马美术,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

西方古典美术这三的重要历史时期的创造特点,构成了西方古典美术最基本的形态。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古希腊、罗马雕塑、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了解文艺复兴美术在继承古希腊罗马美术传统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发展了什么。

怎样使学生能对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有敏锐的判断力。

例如,能在不加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直观面对经典作品,大致能认出该作品属于上述三个时代中的某一个时代所创造。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对比教学、体验教学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评测练习一、 学习摘要1、认知理解古希腊、罗马雕塑、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

2、了解文艺复兴美术在继承古希腊了、罗马美术的传统的基础上,又创造地发展了什么。

二、知识结构 神话故事:《断臂的维纳斯》、菲狄亚斯的《命运三女神》 雕塑古希腊 运动员: 米隆《掷铁饼者》 多立克 神庙建筑 爱奥尼 科林斯 雕塑:世俗尊贵的人物形象 建筑:拱券结构和混凝土工程技术 《大角斗场》、《凯旋门》达芬奇 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罗马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三、自我检测填空:1.古希腊雕刻题材以()和()为主。

希腊雕像是()和()结合的典范。

2.古希腊的三种柱式:()、()、()。

3.希腊建筑是善于将()的比例融进建筑形式的设计中。

4.古罗马美术更趋向于()气质。

5.古罗马建筑发明了()结构和()技术。

6.文艺复兴艺坛三杰()、()、()7.达芬奇有名的壁画是()。

教学反思美术鉴赏课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作为美术教师,我始终贯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鉴赏,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要以美术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美术作品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能力。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1.鼓励积极参与美术鉴赏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习惯,首先要培养起学生参与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与理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需要靠学习才能获得。

当学生的感性与知觉经常与艺术作品接触便有了兴趣,鉴于学生已将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角度,课程导入展示西方经典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以自己的观点来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作品,鼓励与他人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主动地参与。

2.融入艺术,增强学科魅力有效的教学提问可以指明学生的思考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