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二学期教研计划2020年学年第二学期教研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以全省基础教研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我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落脚点,大力推进教研创新,补齐教研短板,重视课题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大教学质量监测力度,创新考试评价方式,促进教研内涵发展。
二、工作要点2、典型引领。
努力打造一批教研工作示范校,适时召开观摩会、研讨会,扎实推进教研创新。
3、认真抓好“听、评”课活动和毕业班工作。
组织好高三联考、九年级中招模拟考试。
4、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完善改进考试评价方案,做好教学质量监测工作。
5、推进网络教研。
以“xx教育”(教育科研)网为平台,开展在线交流、困惑解疑、课例展示、教改反思,推进学校及教师间相互学习和交流。
6、抓好课题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
以研促教,研教结合,让课题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
7、充分发挥“普通高中教研中心”作用,引领和强化高中阶段教学教研工作,切实加强过程管理,促使高中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9、教研重心下移,教研员蹲点包校,持续推进校本教研工作。
三、具体工作安排本学期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时间约有21个教学周,普通高中阶段教学时间约23个教学周。
除去节假日、期中、期末复习考试,义务教育阶段实际教学时间约18个周,普通高中阶段基础年级实际教学时间约20个周。
义务教育阶段期中考试安排在4月中旬,高中阶段期中考试参照省、市安排时间。
二月份:1、总结上学期教学教研工作,传达本学期教学教研计划;2、安排部署本期“集中听课月”具体事宜;3、评析上期初中、小学调研评估情况。
4、召开高三部分学科备考研讨会。
三月份:1、高三“天一”第四次联考;2、高三省第一次模拟考试;3、省教科所课题的申报及结项工作;4、组织初中、小学部分学科观摩教学研讨会;5、中招第一次模拟考试。
四月份:1、常规教学视导;2、高三“天一”第五次联考;3、义务教育阶段期中考试;4、高中基础年级期中考试;5、召开中小学群文阅读课程建设项目推进会和中小学部分学科研讨会。
6、中招第二次模拟考试。
五月份:1、县级及省教研室课题的立项及结题鉴定工作;2、高三“天一”第六次联考;4、常规教学视导;5、20xx年度县级优质课评选;6、召开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观摩研讨会;7、中招第三次模拟考试。
六月份:1、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成果评审;2、初中、小学调研考试;3、高中基础年级联考;4、小学六年级会考;5、义务教育阶段期末考试。
七月份:1、高一、高二期末考试;2、初中、小学调研考试及期末考试分析;3、本学期工作总结。
xx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一、指导思想:在学校教研室及区、市各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抓手,以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管理的创优为目标,依据本学科实际,扎扎实实开展各类教研活动,着眼学生本位,采取各种形式的交流互动,在各种互动式探究活动中,促进学生科学概念学习、情感态度培养、动手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使集团科学学科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目标: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管理不断创优;教研(备课)组建设成效明显;教师课堂教学的执行力不断提升;教研常规工作有序有效。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㈠以各类专题研究活动为载体,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结合每月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为关注点,以“课前精心设计、课中灵活处理、课后反思落实”为研究思路,开展研课活动,不断完善丰富“课前预设性研讨——课中比较性研讨——课后反思性研讨”的教研活动模式,力争使教研活动的开展达到“常态、规范、有效、创新”八字目标,并将提高“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有效性”的研究工作融入常规教研活动之中,打造出一些有效课堂示范课。
2.以师徒结对、每月教研等活动开展为契机,注重培养好教研组内4位年轻教师的课堂设计、课堂执行能力。
㈡加强教研组兼职专职互动,努力促进集团科学课“规范、合作、共享”特点的形成1.发挥专职教师作用,为兼职教师教学提供适当帮助。
⑴继续整理作业本答案和课件资料;⑵举办好兼职教师的实验培训活动;⑶在课前及时提供材料及操作技能的帮助。
2.在学校教研室的领导和部署下,对学校科学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一块做好调研工作,进一步督促全体科学教师抓好实验教学,促进规范进程。
本学期进一步关注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平时注重实验的开设和质量的提高,学期末组织相关实验调研活动。
㈢每月活动安排:2月份:1.参加越城区教研组长会议和实验教师会议。
2.科学仪器室、实验室整理,并布置规范使用。
3.各册实验开出登记表下发(全体专兼职科学教师)4.参加越城区三年内教师学习共同体活动(马、鲁、唐)3月份:1.20xx年绍兴市教学改进主题报告申报(3月10日前完成)2.参加越城区小学科学主题教研(3月21日孙端镇小)3.学校浪花杯教学比武(3月18日上午鲁、丁、唐)4.校优质课参赛选拔(分课堂展示、课堂点评、实验创新三部分)5.集团实验专题培训(龙洲3月12日,新河弄3月14日)。
6.学校主题教研活动:(同课,龙洲,诸永兴、唐银娇,六年级)8.青年教师学科教改项目初稿三月底完成。
9.微课专题研讨、录制。
10.主题论坛。
11.科技视角专场活动。
12.城乡结对联谊活动申报。
4月份:1.参加越城区小学科学主题教研(亭山小学)2.区优质课评比(分课堂展示、课堂点评、实验创新三部分)3.学校主题教研活动。
4.参加20xx学年省级教研课题立项申报5.组织参加市小学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送教送研活动(柯桥区)6.组织参加绍兴市“中小学教学改革”实践案例征集活动7.浙派名师学习活动(4月16日、17日)8.组织参加越城区小学生实验操作比赛。
9.社团建设探讨。
10.主题论坛。
11.科技视角专场活动。
5月份:1.参加越城区小学科学主题教研活动:(城北小学)2.参加中小学科学学科新秀与中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活动3.组织参加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活动4.学校主题教研活动。
5.组织参加绍兴市小学科学“优化教研方式培养骨干教师”主题研讨活动(塔山中心校)6.组织参加越城区论文评比(小学科学学科论文-主题:让科学课更有科学味、实验论文)7.3-6年级科学实验调研。
8.学生科学学习好习惯“晒一晒、比一比”活动。
9.主题论坛。
6月份:1.组织期末学业评价(标准、测试)2.组织参加省学科教学论文评比3.学校主题教研活动。
4.主题论坛。
5.科技视角专场活动。
6.教师个人成果整理、教研组总结、反思。
一、指导思想根据象山县教育局提出的“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的思路,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数学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一个‘中心’,两项‘任务’,三个‘服务’”;在“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中,做好四方面工作:“研究、指导、服务与管理”;通过“深入课堂、接近教师、贴近学生”及“管理与引领结合、服务与合作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研方式,努力实现教研工作的“五个”转变,逐步形成“教研、科研、调研‘三研’并举,计划管理、过程管理、终端管理‘三管’齐下,教学、教研、教改‘三教’统筹,创新、求真、务实‘三点’统一,整体性、时代性、开放性‘三性’结合的教研特色。
二、基本思路高举一面旗子——继承·创新·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走向);捷呼一句口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追求,也是消除教育“空转”现象的逻辑起点);凸现一个主旋律——发展教师的教学法化知识(教师发展的基本需求);倡导一个观点——“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促进教师发展的内部动力);呈现一种样式——螺旋式加深发展的校本研修样式(改变教师“惯性”与“惰性”的有效方法);营造一种氛围——提倡“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形成良好研修文化的基本保证);构建一个体系——“科研先导成合力,骨干先行带整体,教学法化培训为载体,多边思维对撞为手段,校兴研修作保证”(促进教师发展的外部动力)。
三、主要任务1、校本教研科研含量不高且效果差具有普遍性,以教研组长培训为载体,探索有效校本教研的过程与形式是教研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
2、课堂教学定位不准也具有普遍性,通过送教下乡、说课评课、专业引领、多人“沙龙”式研课等形式来提高教师内隐素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是教研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二。
3、教师的“程序性”观念还不能满足学科内涵发展的需要,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搭建思维对撞的平台,促使教师行为跟进,是教研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三。
4、“课题学习”认识不足,走过场的现象更具有普遍性,加强“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内容的培训,是教研工作的基本任务之四。
5、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还是停留在口号上,以积极的考试来引导积极的教学,是教研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五。
6、学生学习方式单一与教师教学方法故态化也具有普遍性,通过“面对面”指导来冲破教师教学行为的“惯性”和“惰性”,是教研工作的基本任务之六。
7、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是个突出的问题,下乡蹲点指导是教研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七。
四、主要工作1、研究——教学的热点、难点与冰点问题(1)有效校本教研的过程及操作样式的实践研究;(2)如何“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实践研究;(3)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质性研究;(4)初中数学预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5)“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内容的价值及教学操作的研究;(6)转化“数学慢生”的实践研究。
2、指导——教法与学法的指导(1)“难点问题”开展多人“共享式”观课——名师示范。
(2)“行为问题”进行一人“同课多轮”式的“磨课”——现场指导。
(3)“观念问题”开展多人“沙龙”式研课——观念冲突。
(4)“热点问题”开展多人“同课异构”式设计——思维对撞。
3、服务——为教师和教学服务(1)传递信息▲传递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动态及其走向的信息。
▲传递国内外教育改革科研成果的信息。
▲传达教研、科研、培训等部门教研活动与培训活动的信息。
(2)提供资源▲提供有价值的与新课程配套的外显素材性资源。
▲提供有价值的各地中考试卷。
▲提供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及经验。
(3)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观念轰炸、行为研讨、模式探究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教学比武、论文评比、学科竞赛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送教下乡、校间交流、网络教研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教学论坛、教学设计、资料编写等。
(4)接受指导▲帮助教师策划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提炼教学活动的经验。
▲帮助教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帮助学校设计校本教研的过程与形式。
▲帮助学校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校总结办学经验、提炼科研成果。
4、管理——行政性管理和业务性管理(1)行政性教学管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