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kla Structures 建模入门必看管理提醒: 本帖被大沛执行取消精华操作(2011-01-22)一.大楼类钢结构schedule 来控制整个项目的柱规格及断点。
2.各楼层3.整理出项目中用到的所有型钢的规格与材质。
市面上买不到的规格要及时通知业主替换规格。
4.整理出项目中用到的接合形式。
特别要注意那些同一种规格的梁在不同楼层接合不同的情况。
(碰到某些自以为高手的结构师时特别要注意)5.楼梯侧板位置及接合。
同时注意一下平台的净高是否有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及时提出问题以免后续修改图纸。
6.检讨整个工程用到的焊接形式。
焊接是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最重要的地方,好的焊接形式是节省制造成本的好途径。
自己在这方面功力不足时应请教制造部门的前辈。
7.如有用到内爬式塔吊,应注意塔吊区的位置及塔吊补强方式。
塔吊区构件要先行安装,注意出图的先后顺序。
8.注意箱形柱的内隔板及上下封板的位置及厚度的取值要求。
以及内隔板直立式电渣焊的工艺要求。
9.梁穿孔位置,大小,及补强方式。
10.外围预制幕墙与钢梁的接合铁件11.地下钢柱与RC 梁的接合的钢筋续接器的位置。
12.各楼层的植钉要求。
二.厂房类钢结构schedule 。
2.各区檐口及屋脊标高。
3.整理出项目中用到的所有型钢的规格与材质。
市面上买不到的规格要及时通知业主替换规格。
4.整理出项目中用到的接合形式。
5.天车轨顶标高及轨道中心线位置,以此推算出天车梁及牛腿高程。
6.天车背梁或天车桁架与天车梁,走道板及主柱之间的位置关系。
7.牛腿与主柱有无特殊的焊接要求。
8.各处屋面大梁或桁架与天车梁的距离是否满足天车净高的要求。
9.抗风柱位置。
一般情况下其应与主柱外缘对齐。
10.第一根墙檩与最后一根墙檩的位置。
第一根墙檩应check 其是否与基础螺栓冲突。
最后一根墙檩应陪合天沟高程。
第一根屋檩与最后一根屋檩也有类似考虑。
11.屋面及墙面斜撑的布置位置。
12.檩条拉杆及偶撑的设置。
13.彩板开孔的收边。
一般说来,彩板边都要布置角钢或檩条,不大可能让彩板悬挑。
14.门窗位置及收边。
15.主体结构是否要预留接合给各类工业设备16.爬梯的设置。
轻钢厂房一般不会太复杂。
而重型工业设备类厂房则相对复杂很多,庞大的体量及复杂的结构有时让人望而生畏。
三.桥梁类钢结构本人对桥梁的制造及安装也不在行,但就详图来说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整理平曲线和竖曲线各控制点的数据。
在进行后续工作前要验算一下各控制点的数据。
虽然一般设计图上的控制点数据不会错,但此数据关系重大,验算一下为妙,以免以后的工作白做。
2.无应力线型计算。
构造函数让它可以算出任里程位置的"N ,E"坐标,高程,方位角,纵坡,超高,预拱值。
3.运用数值方法计算箱梁或板梁的3D 形状并展成2D 图形。
复杂的曲线位置梁的真正3D 理论形状是没有办法展开成2D 图形的。
所以要用数值方法逼近。
当然逼近时要把误差控制到可制造范围内。
以上是线形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要做的工作。
4.基础螺栓架的灌浆孔及透气孔的设置。
5.各墩柱里程,"N ,E" 坐标,及底板高程。
6.墩柱内肋条的设置,内隔板与肋条有无焊接。
7.墩柱的续接或与帽梁的接合形式。
8.帽梁。
钢结构桥梁中最复杂的一个构件。
同样在线形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它的顶面理论形状根本没有半法制造出来。
只可将其用一个平面代替。
而这时其与箱梁或板梁的接合处就有较大的误差。
而箱梁或板梁的端部只好配合这个误差来调整形状。
帽梁的内部也相当的复杂,内隔板,肋条,竖向加劲板,人孔加劲板等等要弄清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贯穿或不贯穿,焊接或不焊接.9.板梁。
由上面算出的2D 图形图形再做局部编辑。
加上端部接合,纵向加劲板,横向支撑(横构架)结合,水平斜撑接合,剪力钉等。
10.箱梁。
同上条。
另要考虑肋条接合,内隔板,人孔等。
11.横构架。
要根据各路段不同的超高来放样,并考虑其其是否与管线支架有接合。
12.水平斜撑。
要用线型计算程序跑出各斜撑端点的3D 坐标,再结合其端部接合板的放样数据来确定它的长度。
13.横梁,纵梁。
大跨度箱梁之间的次结构。
14.其它杂项。
管线支架,维修爬梯等。
桥梁钢结构是最难的一个类型。
数值方法中的误差分析要惯穿计算过程的始终。
详图员的3D 观念要很强。
一、作业流程1、设置轴线;2、设置或建立工作视图;3、3a 产生初步布置图;建立主构件、次构件;4、建立节点或细部;5、执行编号;6、修改布置图,产生构件图及零件图;7、产生报表;8、输出CAD 图档或DXF 檔。
二、注意事项1、设置轴线:a、依据设计图详细正确判读每一相邻轴线距离并遵照XSTEEL 软件轴线设置,键入正确数据建立之。
b、检查动作:输出一初步之轴线平面布置图并标注轴线距离或高程,打印图面并检查数据及轴线名是否正确。
c、事前准备:详细阅读设计图,对于较不明确处要仔细推敲演算。
2、设置或建立工作视图:a、选用适当之视图属性设置,运用XSTEEL 格子线视图功能产生所有相关之主要工作视图,或自行设置条件,产生无法自动生成之工作视图。
b、检查动作:①检查视图属性设置是否合适。
(含过滤条件是否设置合理)②查看工作视图命名是否正确。
③查看视深是否正确。
④查看平面与立体设置是否恰当等。
c、事前准备:①详细阅读设计图各平立面之最大纵深以利选用适合之视深数据。
②判断平立面欲表达之构件内容以利布置图之调用。
3、建立主构件:a、详细阅读设计图所有构件规格、材质、位置、高程、工作点表面处理等重要信息,按规格大小、类别等因素排序,再设定素材代号以利模型之输入;输入时一般要须遵守构件与零件编号原则且接由左而右、由下而上之方向要求绘制。
b、检查动作:有混凝土楼板梁工作点须依,工作点如在,则工作视图上点勿关闭可随时检查该梁是否位于工作面上,其深度方向距离查阅深度方向设置即可得知。
对于同一平面参数相同时更易于控制与修改,如该平面上有特殊不之深度时操作者须特别于相阅数据予以注明并熟记以利后续修改时更能熟记差异性,避免过多的返工。
构件输入完毕后产生布置图检查,并配合各式报表抓取数据排序快速校核。
c、事前准备:详细判读设计图中各相关数据差异性,并针对差异性思考合适对策,利于日后变更修改等操作。
3a 产生初步布置图:a、依据项目特性设置相应条件之图纸属性及图纸视图属性,产生布置图;布置图产生须考虑视深之控制、图面比例、图面布局、字体大小、线条颜* 签、注解、规格表、图标签、方位符号等细节之设置是否搭配合理适当。
b、检查动作:须确实与设计图相应数据仔细核对,并依据正确校核方法将正确、不正确及须修正数据标示于图面中,如有不明确之部位须要求再产生更多的剖视图,利于视图。
c、事前准备:详阅设计图并以各别颜色予以区分,方便日后视图,对于较细微处应自行将其放大打印作为自己的工作数据保证工作能较有效率的完成。
4、建立节点或细部:a、使用XSTEEL 各节点程序将已归类之节点数据设置成节点应用参数并储存,方便点选应用;如不能一次性由程序直接完成之节点或细部,则选用较接近之节点式样处理再进一步修改或设定成自定义节点再行点选应用。
操作时须保证相同的接头能运用同一节点参数,提高正确性,并利于变更修改。
b、检查动作:①产生节点布置图校对主结构之节点编号是否设置正确;另须保证相应之节点编号之设定与设计图一致,所有同编号之节点参数全部一致。
②执行碰撞校核。
③零件图面检查。
④报表检查。
c、事前准备:①对于各式节点设定代码并结合素材编号设定节点号。
②节点号之参数须建档并校核保证内容百分百正确才可使用。
③另对于节点交互影响者,须更加分析其变化将产生的各种变化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节点调整之可行性。
5、执行编号:a、编号方式于建模准备前已先定案,但在编号之前仍可调整,但所有作法须配套否则图纸会体系混乱,须慎重执行。
①以XSTEEL内定编号方式执行编号,多物可同一号,一物数量可不只一件,但编号位置较无次序性,其控制流程较为单纯。
②以名称字段设定为构件编号者,编号执行时名称参数不作判断与编号比对,可一物一号,相应使用之图纸模板;报表模板须配合使用,其余条件与ASSEMBLY POISION 字段设定为构件编号方法相同。
③对于设置并修改时之编号较为复杂,须整体考虑。
有时编号须先部份取消编号重编,构件图会随此作法相应变更,故不可草率处理。
b、检查动作:随时有备份观念及良好档案管理之能力,对于前后版本变化要全面掌握;变化后亦要对变化之部份加以整理,作成数据或提供给业主控管相对应之工作。
c、事前准备:①严谨了解编号体系及其相应作法。
②对于设计变更须有正确了解后方可修正。
③对于修改后之结果要具备预判之能力,如结果差距甚大须检讨是否方法错误,宁可重改也不应冒然进行下一步骤。
6、修改布置图,产生构件图及零件图:a、使用XSTEEL 软件,2D 处理之图面须充分运用其属性设置功能,将需要使用之属性规划保存或有效运用克隆功能产生构件图。
处理调整编号尺寸、线型、颜色、记号等须有整体性;对于个别内容须在满足基本条件下尽快设定完成,切忌于单一向上打转,造成时程延误。
b、检查动作:①个人部份仍须按校核要求落实自校的动作,自校须掌握要领及进度;对于复杂构件须百分百校核。
②CHECK 组人员作二次校核,期能检查出图者不易发现之问题。
③主管重点局部检查及个别抽检,零件图须全面检查可保证显而易见之问题不会发生,确保项目达到百分百质量c、事前准备:①运用报表统计相似构件或掌握各项信息严谨理解工作内容。
②作好各项图纸设定,事前工作会议对于作业事项统一要求。
③作成首份样本图面供他人参考。
7、产生报表:a、①报表之产生须运用正确之模板及精确之过滤选择,各式报表相互有关联性者须校核,可进一步确保提出数据之正确性。
②依据业主要求产生相应报表文件,并妥善保管。
b、检查动作:①模型选择之内容数量须清楚了解莫过于自信依赖软件而忽略该注意的事项,如构件总数、总重量、分段、分区与总合抓取之数须一致。
②不同之过滤方式得出之结果相互比较保证万无一失。
c、事前准备:①将先前步骤所得数据准备好与之比对。
②对已知之条件重复校核。
③充分了解各式报表之产生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8、输出DWG 、DXF及PRN 檔:a、设定或运用适合的驱动程序产生相应数据。
b、检查动作:各式图样至少抽样检查一次。
c、事前准备:对于相应转换方法能事先演练至熟练程度,对于不同程序转换充分了解作业流程及操作动作,以期能迅速成功转换或修正。
钢结构建筑是用机械加工的方式,生产一个建筑商品。
生产已经基本没有土建过程,建造只是加工制造与安装的过程。
设计应该满足和提供加工制造与安装(施工)过程的全部技术文件,既然是建筑商品,还应配有养护、使用、安全的说明书(本论坛我提供过说明书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