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岸溢洪道水力计算

河岸溢洪道水力计算


r 0.53 0.106 e 5.0
则:
k
0.4 2.718160.106
0.4 2.7181.7
0.073
设一系列库水位,计算一系列堰流曲线
孔流曲线
库水位(米)
溢洪道流量Q(米3/秒) 图 17.9
按表17.8及表17.9的数据绘制库水位与溢洪道流量关 系曲线于图17.9.
R 115 2.82米 40.76
C 1 R1 6 1 2.821 6 85.0米0.5 秒 n 0.014
K C R 85115 2.82 16400米3 秒
水力指数
x 2 lg K lg K0 2 lg16400 lg11500
lg h lg h0
lg 3.38 lg 2.67
38.0
32.5
防渗帷幕灌浆
19.6
R=70 33.0
闸底板
40.5 38.0
第一斜坡段
32.0
第二斜坡段
单位:米
• 图17.7
R=90
25.0 22.0
18.0
14.0
•二、绘制库水位与溢洪道流量关系曲线 (一)确定堰流和孔流的分界水位 宽顶堰上堰流和孔流的界限为: e 0.65 H 闸门全开时,闸孔高度:e 38.0 33.0 5.0米 则堰流和孔流分界时的相应水头为:
Q mB 2gH03 2
式中溢流宽度 B nb 310 30米
因溢洪道上游为水库,v0 0 ,则 H0 H
溢洪道进口为上游面倾斜的宽顶堰,上游堰高
a 33.0 32.5 0.5米
斜面坡度为1:5,则ctg 5(为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宽顶堰流量系数m可按 a 及由表9.4查得
H
求得hk=5.04(米) 。
因h0<hk ,故底坡为陡坡(i>ik)。
2.用水力指数法计算水面曲线
因第一斜坡段控制断面水深(即闸后水平段
末端水深),则 h1 4.1米
h h0 h1 2.67 4.1 3.38米
2
2
h B1 3.38 34 115 米2
B1 2h 34 2 3.38 40.76米
水库设计洪水位为42.07米,校核洪水位为42.40米, 溢洪道下游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见图17.8。当溢洪道 闸门全开,要求:
1.绘制库水位与溢洪道流量关系曲线; 2.绘制库水位为设计洪水位时的溢洪道水面曲线;
3.计算溢洪道下游最大冲刷坑深度及相应的挑距。
设计洪水位442.07
42.5
45.0
胸墙 弧形闸门
K0
Q i
1150 0.01
11500
米缓3坡秒(i<ik)-B-12h.607>hk,N3-N42在.67K-K线之76上.7 nK0 0.01411500
由附录图解Ⅱ查得 h0 0.0785 ,则
B1
H0=0.0785B=0.0785×34=2.67(米) 再求临界水深hk :
q Q 1150 33.8米2 秒 B1 34
三、绘制库水位为设计洪水位时的溢洪道水面曲线
水库设计洪水位为42.07,由表17.9知相应闸上水 头为9.07米及相应设计流量为1150米3/秒。
溢洪道水面曲线:
闸门后水平段 第一斜坡段
第二斜坡段
现分别计算各段的水面曲线
十二条水面曲线
十二条水面曲线
十二条水面曲线
十二条水面曲线
十二条水面曲线
侧收缩系数ε按式(9.12)计算:
1 0.2n
1 0
k
H0
nb
其中孔数n=3 ;对尖圆形闸墩墩头, 0 0.25 ;
对八字形翼墙, k 0.7
设一系列库水位,计算相应的H,m ,ε和 Q,计算 成果列于表8。
(三)孔流流量计算
因胸墙底缘为圆弧形,闸孔流量可按具 有圆弧底缘的平面闸门下自由孔流流量公式 计算:
水面曲线 计算方法
分段求和法 水力指数法 数值积分法
(一)闸门后水平段
1、判断水面曲线形式 由图17.7知闸门后水平段长度为14.1米。
当库水位为设计洪水位时,由表17.9知垂向收缩 系数 ε′=0.815
故闸门后收缩断面水深 hc 'e 0.815 5.0 4.08米
闸孔单宽流量 q Q 1150 38.3米2 秒
B 30
临界水深
hk
3
aq 2 g
3
1.1 38.32 9.8
5.48米
因 hk hc ,闸后水平段水面曲线为 c0 型壅水曲线。
(一)闸门后水平段
收缩断面至闸门的水平距离约为2.5e 2.5 5.0 12.5米
已接近水平段末端, 曲线长仅1.6米 ,不必计算。
参照 hc 值,取水平段末端水深为4.1米。
3.01 3.0
i aiC 2 B 1 0.01 85 2 34 6.15
g
9.8 40.76
1 i 5.15
H e 5.0 7.7米 0.65 0.65
所以,堰流和孔流的分界水位 38.0 7.7 40.7米 即:库水位在40.7米以下按堰流计算;库水位在 40.7米以上按孔流计算。
(二)堰流流量计算 因闸后为陡坡段,下游水位较低,不致影响堰
的过水能力,其流量可按宽顶堰自由出流流量公式 (9.1)计算:
(二)第一斜坡段
1.判别底坡类型 底坡的类型:正坡(i>0)
平坡(i=0)
先求正常水深 h0 :底坡i1=0.01 ,负底坡宽(Bi<10=)34米 ,矩形断
面边坡系正数坡m的=0类,型糙:率陡坡n=(0i.>01ik)4,--h均0<匀hk流,N流-N量在模K-K数线之下
临界坡(i=ik)-- h0=hk,N-N与K-K线重合
Q eB 2g H0 'e
已知 e 5.0米 ;B 30米 ;H 0 H
自由孔流流量系数 ‘ , 由表9.14取
闸孔流速系数 0.95 ,垂向收缩系数 ‘ 按
式计算:
'
1
1
k
1
e
2
H
其中系数
k 0.4 16 r 2.718 e
而门底(即胸墙底)圆弧半径 r 0.53米
闸后接第一斜坡段,底坡i1=0.01,长度为 100米。
第一斜坡段后接第二斜坡段,底坡i2=1/6, 水平长度为60米。
第二斜坡段末端设连续式挑流坎,挑射角。 上述两斜坡段的断面均为具有铅直边墙,底
宽的矩形断面。其余尺寸见图7。溢洪道用 混凝土浇筑,糙率n=0.014 。
溢洪道地基为岩石,在闸底板前端设帷幕灌 浆以防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