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习惯培养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习惯培养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0年6月刊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157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吴静海(茂名市第十六小学广东茂名525000)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进行能力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素质教育体现了学生以人为本,注重情感教育的思想。

但我们现行的教育思想却忽视了这一点,以至我们的学生仍旧是拼命读书,听从老师教诲,其他都不重要。

因此,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听老师话;在家里,听父母话。

不管什么事,只要老师说了才肯做,只有老师讲了才肯听,没有主动性,没有自觉性。

许多学生在学校里常常犯错,违反纪律,还有些同学没有卫生习惯,随地乱扔垃圾,如此种种现象,每个学校都有。

而只有当老师提出来了,批评了,教育了,他们才会意识到,才会改正。

然而一转身,他们又会照旧。

我们不能只怪学生,不能等到学生违反了,才去教育。

但老师也不可能每天对着学生苦口婆心的教育,或者采用惩罚的手段,毕竟这是治标不治本的。

如何能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不需要老师教育,就能自律呢?在几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发现小学生主动性,自觉性较差。

一开始,我常采用惩罚措施,如罚抄书,罚扫地,罚跑步等,但效果总是不好,违反纪律的同学还是照样违反纪律;乱扔垃圾的同学还是乱扔垃圾。

怎么办呢?难道我们教育就是靠老师来看管,靠办干部监督吗?那样我们的学生不是成了犯人。

我想到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应该多采用鼓励、肯定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

根据每个学龄阶段,小学生的特点,我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

一、低年级学生,通过各种竞赛,通过得小五角星,初步养成。

低段的学生,最缺乏自觉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

作业时常不做或忘记带回家;废纸到处乱扔,自己的课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么,没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闹,今天你头出血,明天他手擦破皮。

当班主任的最头痛,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上课讲了,下课就又在教室跑了。

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有好胜心理,也爱挑别人的毛病。

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让他们形成自律。

有一次,我买来一包小红星,又在墙上最显眼的地方布置了一块"比比谁最棒"的荣誉角。

课堂上,我把要求告诉给学生听:小朋友们,你们都很棒!但老师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是最棒的。

不如我们来比比看,究竟是谁最棒。

老师这里有一些小红星,你们想要吗?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只有达到老师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红星。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你可以布置任务和要求。

但刚开始,要求不能过高,从浅入深,逐步提高。

同时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帮助别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

每次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们一周来的表现情况,指出缺点,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分发小红星。

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也不要吝啬小红星,只要有肯定之处,都可以得到,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小红星可以让学生自己贴到荣誉角上去,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小学生的行为都有明显提高,很多事情无需老师督促,学生之间便会相互指出,然后加以改正。

二、中年级学生,利用天天行为规范,形成自律。

中段年级小学生渐渐的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

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们的大脑里开始会比较,但出发点大多考虑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

他们所想到的还比较片面,有时还不够成熟,自律能力还不够强。

此时应当加强他们的行为规范。

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需要,利用班会课通过学生提议,老师完善,共同制订了二十条"天天行为规范",同时开展"给自己打分"活动。

每个学生都有一张,要求每个同学每天看一边,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为规范"要求努力做到。

教室的门上贴着"给自己打分"表,每个同学每天放学时根据"天天行为规范",给自己打分(违反一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使本校的教学管理与教育改革的步伐保持一致。

2.3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高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也是人才云集、知识密集、信息流通的场所。

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具备高度政治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职业道德、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思想水平。

高校教学管理者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要树立教育新理念,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作风正派,廉洁自律,立足于平凡岗位,热情服务于师生。

在工作中,应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高校教学管理者在工作中,只有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奉公守法、敬业奉献,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成熟度以及敏感性,才能真正把握教学管理者应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1)。

2.4要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工作要有预见性和创造性。

所谓预见性指的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时间观念上应具有超前意识。

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超前意识,在实施计划管理和质量管理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教学与发展的统一。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学校领导决策的参谋,要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提出新思路,并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工作要有创新性。

作为高校管理者,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用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找到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道路。

比如增设选修课,既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感兴趣的选修课程,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还要在工作中讲究实效,避免空洞,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1)。

在全国高校大幅度地扩招的形势下,如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高校普遍关心和思考的重大问题。

做好教学实习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意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所以管理是服务,只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才能更好管理,才能在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质量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1]李春燕.浅谈高校管理人员的素质〔J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7(4):50-51.[2]现代高等教育对教学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几点思考〔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126-128[3]颉栋栋.浅谈教务工作中的服务意识〔J 〕.甘肃科技,2004,(9):198-199[4]周琼.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10):596-597.理论研究商品与质量2010年6月刊158条行为扣5分,做了一件好事可以另加10分)。

每周班会课反馈,算出一周得分情况,进行表扬。

打分表同时也是期末评三好生和各项积极的重要依据。

这样,学生每天都有了行为准则,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便提高。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许多学生每天都能达到100分,而且经常超过100分。

每位学生都能自觉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看到水龙头没拧紧,他们便会主动上前拧紧;看到地面上有纸屑,他们能主动拾起来;看到小同学摔倒了,他们会主动上前将他扶起。

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

三、高年级学生,利用荣誉,增强自身使命感。

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

此时,老师会发现他们越来越难管,也越来越难沟通。

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学校的条条框框,习惯于老师的唠叨不休。

对于行为习惯,他们很少违反,但也不会主动,看到不好的现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挂起。

对于高段学生,一味说教不行,采用比赛也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怎么办呢?我采用多种方法结合。

学校的四项竞赛,积极争先,拿出榜样作用。

同时班级里开展"班级荣誉,我的责任"活动,以加强每个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同时把所有责任,让每个学生承担。

中国有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这种思想,让人觉得仿佛好坏是所有人的责任,就可以减轻自身的责任,恰恰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了。

所以我们班级奉行"班级荣誉,我的责任",谁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一切责任。

班级得到了荣誉,也是你的荣誉。

有了责任,才有动力,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能只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下面我就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做个总结。

(一)、训练法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

因此我认为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

训练法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一些大道理一时半会儿很难被他们理解,但是,在训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慢慢就理解了。

这时的习惯已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因此他们会受益终身。

训练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中心环节,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在训练中我做到三个结合:(1)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

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矫正就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形成,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

如: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要经过多次严格训练,反反复复,循环往复。

听到口令,教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

慢了,提出问题,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

如有小动作专门训练1分钟无小动作。

不过光"苦练"还不行,要把"苦练"与"趣练"结合起来,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毕竟年龄还小,如果一味单调训练他们就烦了,因此在训练中把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如在训练学生正确的五姿(坐姿、立姿、写字姿势、举手姿势、读书姿势)时,我采取趣味训练,在班上找小榜样,开展"请你象他这样做"的有趣活动,在课前或课中适当的时间,请小榜样做出一个正确的姿势并说:"请你象我这样做,"同学们立刻学做,并说:"我就象您这样做,"反反复复经常不断,学生很有兴趣。

为了进一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及时更换小榜样,使学生进一步在有趣的活动中强化训练,养成姿势端正的好习惯。

(2)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对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导过细,而对小学生则不行,必须做到"明确要求,指导具体"。

如学生的作业习惯,首先制定了四条要求:一、书写规范、二、格式正确、三、正确率高、四、按时完成,及时订正。

相关主题